技能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5741965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技能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技能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技能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技能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能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能管理制度.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能管理制度1 总则1.1 目的规范公司各级职务管理,使每位员工获得与其目前承担的职责、自身拥有的能力相匹配的职务待遇,并使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员工均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途径。2 职务分类分级2.1 根据公司各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将职务划分为管理类职务和专业技术类职务两个系列。具体请参见岗位序列表。2.2 管理类职务:适用于公司正式任命的各职能部门主管及以上。2.3 专业技术类职务:适用于公司从事生产、技术、研发、会计等各类技术工作的员工,及其他从事职能支持工作的员工(包括各类职能部门内员工,技术、工程、研发、生产部门内从事事务性工作的员工等)。2.4 各系列职务采取分级管理方式,管理职务由公

2、司统一任免,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进行。2.5 专业技术类职务均须按照相应的评审方法、评审程序,由公司负责职务评审的组织统一评议,通过后才可实行。2.6 职务评审与薪酬、培训等人力资源工作保持协调一致,且有机结合。3 职务评审的组织和管理3.1 职务评审的组织3.1.1 职务评审根据需要进行,一般每年一次。9月份进行申报,10月份组织评审。3.1.2 公司职务评审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并由各部门协助开展。人力资源部负责汇集各部门上报资料,组织职务评议会等工作;各部门相关人员协助人力资源部完成上报参评者名单、收集各类职务评审所需资料等工作。3.1.3 公司设立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委员由人力资

3、源部负责选聘公司各类资深人士出任。3.1.4 职务评审委员会职责是负责有关评审制度的制定及参与各类职务的评审工作。3.1.5 公司中、初级职务晋升、降级时间以评审通过时间为准,高级以上职务的晋升、降级时间以公司发文时间为准。3.2 员工流动的职务管理3.2.1 管理类职务的员工,即公司正式任免的担任主管及其以上职务的,不再同时参与专业技术类职务系列评审。3.2.2 主管以下管理人员,如组长,可同时参与专业技术类职务系列评审,最终职务级别确认遵守就高原则。3.2.3 担任专业技术类职务的员工,改任主管及其以上管理职务的,不再考虑其专业技术类职务。3.3 新进员工职务的确定员工转正定级时,部门负责

4、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并结合其所在岗位工作性质提出待评职务且预定级,并上报人力资源部备案。正式职务级别确认需在公司年度统一评审后得以任免。4 职务的晋升与降级4.1 晋升条件4.1.1 需担任本系列低一级职务,或其他系列同级职务满一年以上。4.1.2 全年月度绩效考核结果中至少有三次为“优秀”。4.1.3 员工须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方可晋升。4.2 降职条件全年月度绩效考核结果中至少有二次为“不合格”。5 职务评审实施细则5.1 评审程序5.1.1 每年职务评审期间,公司职务评审委员会通过对各位参评者的素质、能力、近期贡献进行综合评议,确定参评者职务级别的晋升和降级。5.1.2 参评者填写职务评审

5、申请表,并提供有关证明文件,如发表论文的证明文件、学历证明文件、近年内工作业绩总结等,报部门负责人。5.1.3 部门负责人组织审核参评者申报材料、考评参评者各项资格,签署部门意见,并在审核意见中说明申报材料的真实情况和参评者的各项工作活动中担任的角色,连同申报材料报人力资源部。5.1.4 人力资源部审核、汇总各部门申报材料,对所有申报人进行技能分类分级排序,填写专业技术类职务推荐表。5.1.5 人力资源部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委员会对各职务系列参评者所需评审项目分别评议,确定各项目最终得分。评审结果以专业技术类职务评审意见表的形式报送总裁办公会审核。5.2 评审的项目5.2.1 评审的项

6、目有考核评分、职务评分、论文评分、学历及资历评分、外语水平评分、文字能力评分和业务能力评分七项。5.2.2 考核评分:考核评分参照参评者当年月度考核结果,考核评分加分标准见附录。5.2.3 职务评分本项所指时间段为参评者在评审前12个月内连续担任某种职务的时间。职务评审加分标准见附录。5.2.4 论文评分参评者发表的论文从发表之日起两年内有效。论文评审加分标准见附录。5.2.5 学历及资历评分,标准见附录。5.2.6 外语水平评分,标准见附录。5.2.7 文字能力评分,标准见附录。5.2.8 业务能力评分业务能力评分适用于公司从事各类生产、技术、工程、研发、会计等专业技术类工作及各类事务性工作

7、的员工。其中:(1)从事各类生产、技术、工程、研发、会计等技术类工作的员工业务能力具体评分办法参见6.1。(2)从事会计类工作的员工业务能力具体评分办法参见6.2。(3)从事事务性工作的员工业务能力(包括各类职能部门内员工,技术、工程、研发、生产部门内从事事务性工作的员工等)具体评分办法惨见6.3。5.3 评分对照标准5.3.1 评分结果计算各类人员职务评分结果=考核评分+职务评分+论文评分+学历及资历评分+外语水平评分+文字能力评分+业务能力评分。评分结果对照不同系列职务积分要求,根据个人得分对照评审标准评议参评者是否有资格获得相应的职务。5.3.2 生产、技术与研发人员职务基本任职资格生产

8、、技术、工程与研发人员适用职务范围:专业技术类职务系列5.3.3 会计类人员职务基本任职资格会计类人员适用职务范围:专业技术类职务系列。5.3.4 事务性人员职务基本任职资格事务性人员适用职务范围:专业技术类职务系列。5.3.5 专业技术类职务系列年度积分职务评审等级适用于从事生产、技术、研发与会计等技术人员以及各类职能人员,具体参见专业技术类职务系列年度积分标准表。6 业务能力评分细则6.1 生产、技术与研发人员业务能力评分细则6.1.1 根据参评者近两年内的业绩综合评议其业务能力,而不作具体项目的计算和累加。具体包括:责任能力、经验要求、组织能力和知识水平。责任能力:承担责任的能力和应该胜

9、任的工作经验要求:以往技术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组织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知识水平:知识广度和专业知识水平6.1.2 责任能力参见附录生产、技术与研发人员责任能力标准评分表。6.1.3 经验要求参见附录生产、技术与研发人员经验要求标准评分表。6.1.4 组织能力参见附录生产、技术与研发人员组织能力标准评分表。6.1.5 知识水平参见附录生产、技术与研发人员知识水平标准评分表。6.2 从事会计类工作员工业务能力评分细则6.2.1 根据参评者近两年内的业绩综合评议其业务能力,而不作具体项目的计算和累加。具体包括:经验要求和知识水平。经验要求:以往技术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知识水平:知识广度和专业知识

10、水平6.2.2 经验要求参见附录会计人员经验要求标准评分表。6.2.3 知识水平参见附录会计人员知识水平标准评分表。6.3 从事事务性工作员工业务能力评分细则6.3.1 从事事务性员工业绩主要看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的能力。6.3.2 能力评分:A=Ai具体参见附录事务性人员能力标准评分表。7 附录7.1 职务评审申请表7.2专业技术类职务推荐表7.3专业技术类职务评审意见表7.4 考核评分加分标准表7.5 职务评审加分标准表7.6 论文评审加分标准表7.7 学历及资历评审加分标准表7.8 外语水平评审加分标准表7.9 文字能力评审加分标准表7.10生产、技术与研发人员职务基本任职资格表7.11会计类人员职务基本任职资格表7.12职能人员职务基本任职资格表7.13专业技术类职务系列年度积分标准表7.14 生产、技术与研发人员责任能力标准评分表7.15 生产、技术与研发人员经验要求标准评分表7.16 生产、技术与研发人员组织能力标准评分表7.17 生产、技术与研发人员知识水平标准评分表7.18 会计人员经验要求标准评分表7.19 会计人员知识水平标准评分表7.20 事务性人员能力标准评分表8 参照文件8.1 岗位管理制度8.2 薪酬管理制度8.3 岗位序列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