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二章复习题.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5727703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第二章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毛概第二章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毛概第二章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毛概第二章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毛概第二章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第二章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第二章复习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01|02.01|1|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国人民面对的最凶恶敌人是(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贫穷和落后A01|02.03|1|1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的是A、劳动者之间的联盟B、工农联盟C、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D、进步势力和中间势力的联盟B01|02.03|1|1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土地革命、党的建设、D、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D01|02.01|1|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2、统一战线农村革命根据地A、B、C、D、B01|02.03|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伟大历史事件A、19世纪B、20世纪C、21世纪D、18世纪B01|02.01|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资产阶级。A、B、C、D、A01|02.02|1|1在经济上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采取()的政策A、又联合又斗争B、联合C、斗争D、团结A01|02.03|1|1()是革命的战略阵地A、农村革命根据地B、农村C、城市D、首都A01|02.02|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A、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B、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买办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农民阶

3、级、官僚资产阶级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D01|02.01|1|1须知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是()上提出的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大A01|02.01|1|1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B01|02.03|1|1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非常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宗派主义A、B、C、D、D01|02.01|1|1毛泽东提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A、群众工作B、统一战线工作C、武装斗争D、思想政治工作D0

4、1|02.01|1|1实践证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A、无产阶级领导B、农民阶级领导C、知识分子领导D、各革命阶级联合领导A01|02.01|1|1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A、B、C、D、B01|02.01|1|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主要依据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大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敌强我弱的形势,广大农村是敌人统

5、治的薄弱环节 ; 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A、B、C、D、B01|02.02|1|1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在于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人数虽少,但比较集中A、B、C、D、C01|02.02|1|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封官的革命B、无产阶级领导的C、人民大众的D、反帝A01|02.01|1|1毛泽东指出,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指的是无产阶级 地主大资产阶级 农民 城市小资产阶级 其它中间阶级A、B、C、D、B01|02.01|1|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

6、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B01|02.01|1|1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完整的论述C、人民战争思想的形成D、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的形成B01|02.01|1|1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是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必须以城市为中心C、既要夺取城市,D、抗日战争时期是夺取城市A01|02.01|1|1从1840年到1920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的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从中国内部分析,

7、其根本原因是A、军事战略错误B、社会制度的腐败C、经济技术的落后D、思想观念的保守B01|02.02|1|1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A、无产阶级专政B、人民民主专政C、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D、资产阶级专政C01|02.03|1|1在同顽固派斗争时,坚持( )。A、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B、有利C、有节D、有理A01|02.03|1|1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是( )。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A01|02.02|1|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归()。A、国家所有B、农民所有C、资本家所有D、工人所有B01|02.01|1|1鸦

8、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消灭资产阶级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A、B、C、D、B01|02.01|1|1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是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B、着重于从组织上建设党C、着重于从制度上建设党D、着重于从政治上建设党A01|02.01|1|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A01|02.03|1|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必须坚持()

9、的原则A、自力更生B、独立自主C、一边倒D、一致对外B01|02.01|1|1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是()A、封建制度B、资本主义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奴隶制度A01|02.03|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是统一战线群众路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A、B、C、D、D01|02.03|1|1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湘鄂西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海陆丰革命根据地D、陕北革命根据地B01|02.01|1|1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是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C、无产阶级的领导权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01|02.03|1|1毛泽东强调,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基础

10、是A、组织建设B、政治建设C、思想建设D、制度建设C01|02.01|1|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重要理论成果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D、科学发展观A01|02.01|1|1( )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纪元A、辛亥革命B、鸦片战争C、十月革命D、五四运动C01|02.01|1|1近代中国革命以()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太平天国起义D、广州起义B01|02.03|1|1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A、工人B、城市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农民D01|02.01|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A、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1、B、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D、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B01|02.01|1|1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A、推翻帝国主义B、推翻封建主义C、推翻官僚资本主义D、推翻帝封官的统治D01|02.02|1|1新民主主义文化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B、无产阶级领导的C、人民大众的D、反帝反封建的A01|02.01|1|1近代中国是落后的()A、工业国B、农业国C、现代化国家D、发达国家B01|02.02|1|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所建立的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A、B、C、D、A01

12、|02.03|1|1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 )。A、毛泽东思想的精髓B、毛泽东思想活灵魂的三个基本面C、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D、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B01|02.03|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亲英美派地方实力派亲日派A、B、C、D、B01|02.01|1|1官僚资本主义具有A、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B、买办性C、封建性D、垄断性A01|02.01|1|1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A01|02.02|1|1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A、国民党B、北洋军阀C、国民党反动派D、军阀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