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之蟑螂危害及防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685397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常识之蟑螂危害及防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安全常识之蟑螂危害及防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常识之蟑螂危害及防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常识之蟑螂危害及防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蟑螂危害及防制 一、蟑螂的危害及生态习性 (一)蟑螂的危害传播疾病- 蟑螂体表和体内肠道能携带40多种致病菌(鼠疫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霉菌(青霉,黄曲霉菌等),病毒(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寄生虫卵(蛔虫卵、蛲虫卵等)。一只蟑螂的触角、足和消化道可分离出上万个细菌。很多细菌能在蟑螂的消化道中保存几天到几十天不等。人接触蟑螂的分泌、排泄物、呕吐物及体表的致病菌等,会产生过敏性反应,引起过敏性皮炎或鼻炎。污染环境 -由于蟑螂具有臭腺,能分泌臭液,因而蟑螂的栖息地或爬经的食物和物品都会留下极难闻的异味,污染环境。 危害电器设备-蟑螂钻进电视机、通讯器材和电脑等电子设备中栖息藏身,使电

2、子设备容易因短路而发生故障。据报道,某著名家电维修中心每年维修的电器中因蟑螂侵害受损的达50%之多。某证券公司的职员曾反映蟑螂已危害他们的笔记本电脑。国外有人称蟑螂为”电脑害虫”。 其他危害 -蟑螂无孔不入,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年已有几起关于蟑螂入耳的报道,蟑螂入耳令患者极为痛苦。(二)蟑螂的习性 -繁殖速度快、数量多。-蟑螂食性杂,”食谱”广泛。-卵荚不易被发现,目前无药物可以杀灭。 -蟑螂为夜行虫,夜出觅食,白天则藏匿于各处缝隙中。-蟑螂栖息范围广泛。 -蟑螂体形扁平,可通过墙洞和门窗缝隙扩散。二、北京市蟑螂侵害现状 -八十年代以前,我市的染蟑率极低,甚至为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

3、高速发展带来了商品大流通,蟑螂也伴随着商品流入到我市。-几年来,在市领导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些社会单位以及餐饮服务行业单位蟑螂密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近年来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蟑螂分布出现新的动向,由特殊行业向家庭转移,危害程度日益增长,群众反映强烈,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一)部分特殊行业染蟑情况调查 调查宾馆(饭店)共32家,染蟑32家,染蟑率100%。调查医院共17家,染蟑15家,染蟑率88% 。调查中小餐馆共29家,染蟑21家,染蟑率72% 。市疾控中心组织有关单位对部分社区染蟑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朝阳区 望京小区、华威北里、 花家地、安慧里等 海淀区

4、 育新小区、卧龙小区等 宣武区 西便门小区等 丰台区 方庄小区、马家堡小区等 共调居民8644户。 其中染蟑家庭6483户,染蟑比例达75%以上 三 、防制措施 只有采取综合防制措施(IPM),才有可能将蟑螂的危害降低到不足为害的水平,单靠一种方法和一种杀虫剂是达不到杀灭效果的,而防治方法的不当,不仅会导致人、财、物的浪费,还会因抗性等问题加大今后的防治难度。 (一)环境治理-预防是防治蟑螂的关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可能阻止蟑螂从外界侵入到室内。-消除蟑螂赖以滋生的室内环境条件。 (二)物理防制 -物理方法无毒害,不污染环境 。(三)化学防制 -目前控制蟑螂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化学杀虫剂,但要

5、注意药物剂型的合理搭配与施药方法的正确应用。化学防制方法有毒饵、胶饵、粉剂、喷洒剂和熏蒸技术 。毒饵、胶饵: 毒饵、胶饵的特点 投放毒饵应采取量少、点多和面广的方法,每点放毒饵少一些(克毒饵约放个点),以增加蟑螂取食机会。毒饵应布放在蟑螂栖息和活动的场所,尽量放在隐蔽处,以减少人为干扰。投饵时,还要注意收藏好食物,以提高毒饵的诱杀效果。粉剂:粉剂的特点:性能 稳定,持效期长,具有良好的击倒作用 ,较好的飘逸性能 。 喷洒剂:喷洒剂的特点蟑蟑螂密度较高时,必须用滞留喷洒剂进行处理。熏蒸技术: 熏蒸技术的原理熏蒸法灭蟑是一种对人安全、效率高、效果好的施药方法,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将蟑螂密度降低。熏蒸技术的应用动态:目前,北京已开发出具国际领先水平的熏蒸剂及配套施药器械。该器械对人安全,灭蟑效率高,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的灭蟑新技术。 (摘自中国安全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