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568112 上传时间:2017-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过程。2.说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3.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参与探究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有重要意义,反思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树立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的观念。二、教学重点: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探究呼吸作用的三个实验。难点: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有机物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三、教学设计思路:

2、 围绕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实验为依托,以生活和环境事件为载体,从分析实验现象入手,推测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以及有机物分解和释放能量的实质,揭示呼吸作用的实质与普适性。然后从生物圈的角度探讨碳-氧平衡,反思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四、教学准备:准备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器材。提前一周黄豆,装在玻璃瓶中的白菜。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设境激趣引言:冬天到了,妈妈买来几盆绿色植物,想美化儿子的房间,同时,天冷了不用开窗也可以净化空气,一家人都很高兴,可时间久了,儿子感到夜晚睡觉时室内很闷,心里十分奇怪。 。学生回答:缺少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出问题:“把花草放入卧

3、室内是否科学?”提问:知道人的呼吸作用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吗?植物的呼吸是否与人一样,也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气全体同学都能回答出: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实验一:观察盛有煮熟种子和萌发的种子的保温杯内温度计示数提问:甲瓶温度升高的原因是什么?热量从何而来?分析: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的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了。提出问题:萌发的种子中的有机物最终转变成了什么物质?在转变的过程中还需要哪些物质的参与呢?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度数,得出萌发的种子温度升高。学生得出呼吸过程放出热量实验二: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

4、碳1、邀请一名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1、一名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并叙述认同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验证二氧化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本实验,突破学生因化学知识缺乏而难以理解的特点。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碳气体的存在。2、用注射器抽取萌发种子瓶中的气体和煮熟种子瓶中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进行对比学生得出: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三: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1、放映多媒体课件,介绍实验准备情况。强调指出:甲瓶中装有等量的萌发的黄豆种子,乙瓶内装有煮熟的黄豆种子。2、先用火柴点燃蜡烛,然后提出:为什么蜡烛会在空气中燃烧?

5、3、让学生把燃烧的蜡烛放入甲、乙两瓶内,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原因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有助燃作用。两名学生把燃烧的蜡烛放入甲、乙两瓶内,观察实验现象,作好记录。观察现象:甲瓶中的蜡烛会熄灭,乙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吸收氧气。再次探究,知识升华引导学生提出:植物除了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其他器官是否也进行呼吸作用?出示分别装有一株白菜的玻璃罐,其中一只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了一昼夜,我们再把燃着的蜡烛分别伸入瓶内。提问:为什么把一只装有白菜的玻璃罐用“黑袋子”罩着而不用透明塑料袋?讨论设计方案观察罩着黑色塑料袋的那只熄灭,而另一只正常燃烧。归纳得出呼吸作用的概念(板书)

6、有机物+ 氧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实践应用,知识迁移通过多媒体展示呼吸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如: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大篷蔬菜、种子的保存、水果的保鲜等分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开阔学生视野,重塑“生活实践”“生物知识”“服务生活”的目标过程,升华思维前后联系,知识提炼出示草原生态系统引导学生分析食物链 出示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示意图提问:物圈中哪些过程是需要消耗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些过程又是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的?板书: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我们要善待植物,爱护和保护植物,大量植树造林,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巨大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倡导低碳生活、

7、节能减排、为维护我们美好的家园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板书: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碳-氧气平衡分析讨论有机物通过食物链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参与构建其他生物知识提炼: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学生理解,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不断地吸收并向大气中释放氧气巩固新知,课堂 1.白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小结 热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B.蒸腾作用产生了热量C.呼吸作用产生了热量D.都有可能2.在农业生产上,为了利于植物呼吸,常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使用有机肥料B.大量使用无机肥料C.

8、大量浇水D.中耕松土3.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绿色部分B.叶片C.种子D.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4、讨论: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储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你知道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行对知识进行梳理习题的选择重在对呼吸作用实质的检测,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掌握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第三单元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 水+ 能量(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

9、征3、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学案自主学习一、植物的呼吸作用1.概念:细胞内有机物在的参与下被分解成和,同时释放的过程。2.反应公式:。3.观察种子呼吸现象的演示实验。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蜡烛熄灭说明呼吸作用吸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4.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一部分以的形式散失,其余主要用于维持。二、呼吸作用的应用1.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2.粮食、蔬菜、水果贮藏需要抑制呼吸作用。课堂练习1.白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 B.蒸腾作用产生了热量C.呼吸作用产生了热量 D.都有可能2.在农业生产上,为了利于植物呼吸,常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使用有机肥料B.大量使用无机肥料C.大量浇水D.中耕松土3.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绿色部分B.叶片C.种子D.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4、讨论: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储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你知道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