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信永益公司核心能力分析

上传人:寂**** 文档编号:135670392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信永益公司核心能力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联信永益公司核心能力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联信永益公司核心能力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联信永益公司核心能力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联信永益公司核心能力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信永益公司核心能力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信永益公司核心能力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联信永益公司核心能力分析作者:zhoupin 【摘要】: 本文从企业核心能力概念入手,阐述核心能力在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以联信永益公司的成长发展过程为例,分析系统集成能力逐步成为联信永益公司第一个核心能力的外部环境、内在原因以及发挥的巨大作用。对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主要功能、运营效果的介绍,更加突出了促进联信永益公司不断壮大的第二个核心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在企业内部运营中的价值。 【关键词】:联信永益 核心能力、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长期以来,面对企业的兴衰更迭、大小变化,以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企业经济学和管理学必须回答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常盛不衰、持续发展和壮

2、大,而有的企业却在竞争中逐渐衰败和消亡。也就是说,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背后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竞争为前提的,其可以具体化为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和决定因素问题。企业在竞争中如何确立优势?这种优势是否能够保持?这正是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产生的重大背景。 一、企业核心能力概述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能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标志着核心能力理论的正式提出,该理论较目前其他企业理论更好地

3、解释了成功企业竞争优势长期存在的原因,因此它成为近年来企业理论研究的热点。 企业能力是企业拥有的为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虽然广义的资源包括企业能力,但能力理论认为,能力与资源不同,能力是以人为载体的,是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主体能力。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企业能力的差异,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深层次因素。在核心能力理论看来,能力是决定企业异质性的根本,企业是一个能力系统或能力的特殊集合。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更进一步,企业所有能力中核心和根本的部分,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他各种能力

4、,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挥和效果,这部分被界定为核心能力。在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Hamel)看来,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一般说来,核心能力具有如下特征:(1)稀缺性,是企业所特有的。(2)可延展性,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3)价值性,核心能力能够使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4)难以模仿性,核心能力应当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一)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所谓核心能力根据首创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Hamel)的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

5、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企业核心能力的要点:第一,核心能力的载体是企业整体,而不是企业的某个业务部门、某个行业领域;核心能力是从企业过去的成长历程中积累而产生的,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可获得的;关键在于“协调”和“有机结合”,而不是某种可分散的技术和技能;存在形态基本上是结构性的、隐性的,而非要素性的、显性的。第二,核心能力不是资产,它不会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不是局限于个别产品,而是可以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大门的能力;不是企业可以用来生产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另一种资源;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充分条件;不是已经普及的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在某阶段的核心能力到后阶段可能成为一般

6、能力;不是易为某个人或某小组完全掌握。第三,核心能力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从企业战略角度看,核心能力是战略形成中层次最高、最持久的,从而是企业战略的中心主题,它决定了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从企业未来成长角度看,核心能力具有打开多种潜在市场、拓展新行业领域的能力;从企业竞争角度看,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企业独树一帜的能力;从企业用户角度看,核心能力有助于实现用户最为看重的核心的、基本的和根本的利益,而不是那些一般性的、短期限的好处。 (二)、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 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来自于企业组织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

7、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积累与整合,使企业具备了独特的、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知识理论也认为,隐藏在核心能力背后并决定核心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企业核心能力也表现为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通过不断的组织学习而得到和更新的。如果把组织中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成为能力“基因”,那么企业组织中一个团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构成了单项核心能力,而整个组织的学习则整合单项核心能力,构成了一个能力体系,形成了企业整体核心能力(谢恩、李垣,2001)。也就是说,学习是使企业的个体能力向组织能力转化、最终形成核心能力的必要手段。知识的共享、经验技能和失败教训的共享,是

8、企业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使个人的能力、知识转化为企业集体的组织能力和知识。 企业家创新精神是组织学习的动力源泉。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建立、生存和发展的原始动力。企业家的角色是制定创新决策,并进一步执行创新决策、产生所谓的新组合,从而保证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获得经济利润。具体而言,一方面,企业家创新决策需要建立在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和未来发展的预见基础之上,从而实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另一方面,企业家的创新决策还同时实现了对已有的竞争优势来源的破坏。从总体动态上看,由于众多企业家创新决策的存在,已有的竞争优势源泉的不断被破坏、新竞争优势源泉的不断出现,这意味着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基

9、础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一个具体企业而言,企业组织必须通过组织学习适应这种变化,支持自己企业创新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不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源泉。因此,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在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创新获得超额利润。这是企业组织学习的原始动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三)、企业核心能力的运用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能力是对企业分析的基本单元,而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永恒目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类管理职能都应该围绕企业核心能力而展开,生产、营销、财务等各个管理领域都应该

10、以企业核心能力为中心。 当今的竞争是一场全方位的竞争,当今乃至今后的竞争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一家企业很难在每个环节上都拥有独特技能,因此企业只需集中资源于有助于形成并强化核心能力的关键方面。比如说,过去企业过份关注市场份额,今后则应关注服务份额,即保持关键服务活动能力超过竞争对手;过去我们强调垂直一体化,任何环节都亲自操劳,形成“大而全”、“小而全”局面,导致效率低下,风险增大,今后则强调研发与营销的内部化,生产的外部化“外包”,即借助合同制造网络而生存发展;过去,企业的竞争集中在最终产品市场份额上,今后则转入核心产品(介于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市场份额之争,比如说国外电子厂商向

11、中国VCD厂家出售核心产品芯片而不是追求整机市场份额。拥有视窗操作系绕的微软和拥有中央处理芯片的英特尔公司之所以拥有计算机行业的最高利润和最大影响力,源于它们对两大关键技术的垄断。 二、联信永益公司核心能力的形成 (一)联信永益公司的起步与市场定位 2002年12月20日,由联想投资公司和北京通信投资公司共同注资成立的联信永益科技有限公司在北航科技园内有“软件出口基地”之称的柏彦大厦挂牌成立,通过八年的潜心努力,2009年实现营收额7.02亿元,员工总数达到700人,拥有北京联通、诺基亚等电信类企业等稳固的客户群,将电信行业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作为企业的优势领域,把成为国内上市的一流专业IT服务

12、连锁企业集团作为奋斗目标。成立八年,联信永益一直发展良好,在强敌如云的中国电信业IT服务领域, 跻身电信IT服务商10强之列。2010年公司实现了在深圳成功上市,目前公司在广东、湖南、四川、福建、浙江等地建立了11个分公司和办事处,网络及服务能力已覆盖全国110多个城市。 联信永益刚成立的时候,公司的发起人和最大的自然人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俭将公司定位在IT服务方面打造一个连锁服务品牌,用陈俭自己的话讲,这个理念实际上借助了家电行业,餐饮行业连锁的思想,或者是一些商业思路用于公司在IT服务行业发展。陈俭心中有一个追求,要像卖可口可乐一样的卖IT服务。虽然联信永益也一直把应用软件规模化、产业化

13、作为整体团队追求的道路,希望探索一条中国应用软件的发展道路,但是他们遇到的首要困难,就是企业生存问题。现在联信永益在IT服务连锁企业定位下主要发展三种业务,一是软件开发和维护,二是网络主机的维护和集成,三是 IT维护。 (二)联信永益公司的发展 联信永益公司从成立之初,就拥有一批业界认可的、具有成功创业与管理经验的高管团队;优秀的市场、技术与职能管理中层骨干队伍。从以下公司的年营业收入数据可以看出,经过企业长期坚持的市场拓展、项目管理、技术积累三大板块的合力,近5年公司的业绩每年都取得了持续性的增长。 根据计世资讯2008-2009年中国ICT服务市场研究报告,其中对国内企业ICT服务综合实力

14、进行排名: 市场排名 企业名称 1 中国电信系统集成公司 2 中国网通系统集成公司 3 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4 北京联信永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上海理想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联信永益公司排在第四,前三位分别是中国电信系统集成公司、中国网通系统集成公司、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他们都是电信运营商独资的企业,都有足够大的“内需”市场,但它们提供的主要是电信类的维护业务,IT服务并不是它们的强项。可以说,这3家公司把IT当做提供CT服务的手段;相反,联信永益的电信业务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提供IT服务,主次之分是不一样的。 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商业经验以及优秀的人才队伍和管理体制,使联信永益在短时间内就

15、得到了政府、行业主管单位和国际著名IT厂商的认可,获得许多令业界瞩目的重要资质与荣誉。从公司成立至今,已成功获得以下资质和荣誉: 序号 资质与荣誉 1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2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甲级资质 3 软件企业CMM3认证 4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5 ICT服务满意度第一 6 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7 中国软件收入前100家企业 8 2008中国电信业信息化建设服务商50强 9 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100强 10 中关村信誉良好企业 同时也是世界各大知名厂商的重要合作伙伴,例如思科中国金牌认证合作伙伴、IBM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惠普核心增值业务合作伙伴等,已经步入国内软件与IT服务一流企业的行列。在电信应用软件(以BOSS为主)市场中与排名第一的亚信和第二的联创相比(2009年12月亚信和联创已宣布合并),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