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5668920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1藤野先生。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体常识: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心内容: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要是本仙台学医时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断,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他的深切怀念。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文章叙事线索:明线,以作者与藤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来贯穿。2我的母亲。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了一定的贡献。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

2、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主要著作有:胡适文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我的母亲文体常识:传记及自传:传记指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分自传和他传。自述生平的叫自传;由别人撰写的叫他传。自传的写作应注意真实、完整、突出重点。文题理解:中心内容:本文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通过饱含深情地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切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品质,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著有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等文题理解:“我的的第一本书”是指作者童年时代用过的有特殊意义的小

3、学教科书,也是指作者人生的第一课。作者以此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代苦难的读书生活。中心内容:本文记述了“我”第一本书的故事,它有着不寻常的经历,是“我”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本书。作者通过这第一本书讴歌了人间真情,表达了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4列夫托尔斯泰。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其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创作方面。小说感觉的混乱享誉国际,高尔基称他为“第一流的艺术家”。文题理解: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本文选自三作家。中心内容:本文是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

4、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展示了他灵魂的高贵不凡。5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一个盲聋哑女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曾获总统自由勋章。)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文题理解:“再塑生命”在文中指“爱的光明照到我身上”意指莎莉文小姐给了“我”新的生活道路,使“我”走出黑暗,获得新知,认识了自然,认识了社会,对生活充满热爱。中心内容: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叙述了

5、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6雪。鲁迅,原名周树人,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文体常识: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篇,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具有散文的一般特点,但比散文语言更凝练,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中心内容:本文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通过比较,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感:江南的雪,美得平和恬静,固然让人喜欢;但是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使生命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7雷电颂。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

6、川乐山人。现代杰出文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文题理解:本文是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的第五幕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中心内容:本文通过描写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只的内心独白,塑造了一个具有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政治家兼诗人的形象,借以表现出了作者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本诗将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形象。)8短文两篇。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主

7、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复仇将军神鬼人等小说集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文题理解:“日”“月”自古者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作者以“日”“月”为题,借物抒情,表现了为追求光明、改变世界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中心内容:日用飞蛾、夸父追求光和热象征为追求光明不惜牺牲生命和美好人格,赞美了那些为了追求光明而英雄献身的人。月通过对冰冷的月光的描写和姮娥奔月的传说,赞扬了为追求理想而甘愿放弃一切的精神。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日”多有热情洋溢;“月”则细腻幽静见长。9海燕。高尔基,俄国作家,

8、代表作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本文是“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文体常识:象征:是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能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情感,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中心内容:作者通过对海燕搏击风浪及其勇敢乐观、坚强的精神的描写,赞扬了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鞭挞了“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的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以“乌云”“狂风”这代表的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仰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

9、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10组歌。纪哈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二首。文题理解:“组歌”就是把几首诗组合在一起,这是以体裁为题,“歌”是体裁标志。中心内容:浪之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海浪和海岸写成一对恋人,借它们难舍难分发生昼夜守护的恋情来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恋和保卫的决心,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雨之歌也用拟人的手法,写雨对天地万物的滋润爱护,歌颂了那些无私的奉献者和友谊的使者。11敬畏自然。严春友,著有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臻合著)及西方哲学新论等。文体常识: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主要使用议论

10、这种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通篇有论述的中心,有论点、论证,但它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运用文学语言,有浓郁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文题理解:人类应该敬重自然界的万物,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力量,尊重一切生命的权利,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心内容:本文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作者反对人类宣称的征服自然,认为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岗,当代报告文学家。本文选自作者的报告文学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文体常识: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

11、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象征、抒发情性。文题理解: “仙湖”这是对罗布泊过去的肯定和赞美。可是现在仙湖已经“消逝”了,这是对罗布泊今天的概括和否定。标题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伤感和惋惜,具有警示意义。中心内容:本文借罗布泊的今昔对比,经强烈的呼声、忧愤的感情警示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13旅鼠之谜。位梦华,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之梦北极的呼唤等。文体常识:科学小品:是科学和文学相结合的一种介绍科学知识的散文小品。篇幅短小,上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文学性的特点,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中心内容:本文以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

12、并从旅鼠身上反思我们人类也应该像旅鼠那样,主动控制繁衍速度。14大雁归来。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奠基者。著有沙乡年鉴。文题理解:“归来”在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雁又飞回来了;二是呼唤大雁,表达一种喜爱、期盼之情。中心内容:本文对大雁进行了拟人化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诗意和欢乐,人类应该珍爱有益的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去伤害它们。15喂出来。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家,在日本被称为“微型小说的鼻祖”。文体常识:本文是一篇科学幻想小说,又称“科幻小说”,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在未来

13、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文题理解:“喂出来”是文中一位年青人的喊叫,他想根据回声来判断洞的深浅。本文意在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标题也是一个窗口、一次警告,十分生动传神。中心内容:本文以环境污染为题材,记叙了发现一个深洞,被扔进洞的东西飞出来的经过,意在告诫人们,破坏大自然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警示人们应该保护环境。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和湘西、论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文体常识:云南

14、民歌: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目的欢乐。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中心内容: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生动的描绘了三个不同场合的演唱情境,表达了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之情。17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大淖纪事受戒等。中心内容:端午的鸭蛋一文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淡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18吆喝。萧乾,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

15、译家。萧乾和夫人文洁若着手翻译了英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文题理解:“吆喝”就是大声的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本文主要指旧北京大街小巷的各种叫卖的声音,反映了北京的风俗习惯。中心内容: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的怀恋。19春酒。琦君,原名潘希真,台湾女作家。浙江永嘉人。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等,包括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等。文题理解:“春酒”就是春天的喝的酒。在浙江一带新年期间家家都邀请亲朋邻居来品尝自家酿的酒,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俗。琦君借对“春酒”的叙述,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中心内容:这篇散文通过对“春酒”“会酒”等风俗的深情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也表达了游子殷殷的思乡之情。20俗世奇人。冯骥才,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岐路啊!,短篇小说雕花烟斗。文题理解:“俗世”是指民间社会,多指下层百姓生活的民间,“奇人”是指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或工匠,在本文中是专指“泥人张”和“好嘴杨巴”。标题含有评价和称颂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