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之酸烧伤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666972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伤保险》之酸烧伤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伤保险》之酸烧伤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伤保险》之酸烧伤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工伤保险》之酸烧伤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伤保险》之酸烧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伤保险》之酸烧伤(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酸烧伤 酸烧伤(acid burn)特点是酸性化学物质与皮肤接触后引起细胞脱水及蛋白质凝固变性,并伴有热力烧伤。酸烧伤很少有水泡产生,其创面干燥,边缘分界清楚,肿胀较轻。由于蛋白质凝固,除氢氟酸外,病变常不侵犯深层。 (一)硫酸、盐酸、硝酸烧伤 三酸在液态时可引起皮肤烧伤,气态时可造成吸入性损伤。 【诊断】 1. 有硫酸或盐酸或硝酸接触史。特别应询问酸的种类,接触时间,烧伤急救及有否酸雾吸入史;局部创面用pH试纸测试显强酸性。 2. 烧伤创面特点:硫酸烧伤创面一般呈黑色或棕黑色;盐酸烧伤创面则呈黄蓝色;硝酸烧创面呈黄色或黄褐色。创面柔软、潮湿,颜色较淡者为浅度烧伤;烧伤皮肤呈皮革状,颜色深为深

2、度烧伤。酸烧伤痂皮干燥,故痂皮下感染一般较少。 3. 往往伴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喉水肿、胸闷,甚至可出现肺水肿。 【急救处理】 1. 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少于20min,然后可用3%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中和。没有条件时也可用肥皂洗涤中和。 2. 创面用暴露疗法:度烧伤者宜早期行焦痂切除、自体取皮和植皮术,以早期消灭创面。 3. 大面积酸烧伤应进行抗休克治疗。 4. 早期给普鲁卡因青霉素160万u/d肌肉注射,以抗感染,用35d后根据创面及患者全身情况决定停用或改用敏感抗生素。 (二)氢氟酸烧伤 除酸烧伤特点外,还具有强烈腐蚀作用,可溶解脂肪和脱钙,造成较持久的局部组织坏死。重者溃疡长期不愈

3、,如不及时处理,损害可达骨膜,引起骨质无菌性坏死。 【诊断】 1. 有氢氟酸接触史。 2. 局部创面:早期可无症状,18h后出现剧痛。初期皮肤潮红,然后逐渐转暗红、干燥,继之创面苍白、坏死,最后呈紫黑色或黑色。也有局部水泡形成者,水泡液为咖啡色,创面不易愈合。 3. 氢氟酸烟雾吸入者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及肺水肿,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4. 按烧伤程度不同,患者有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抽搐、昏迷、循环衰竭及肾脏损害等氟中毒病状。 【急救处理】 1.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 2. 用3%10%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或浸泡1h,然后再用50%硫酸镁浸泡1h。 3. 轻度灼伤局部和其周围用10%

4、葡萄糖酸钙封闭注射或用5%10%氯化钙作直流钙离子透入疗法,后者止痛快,后遗症少。 4. 重者可行局部手术切除至正常组织,然后用植皮或皮瓣消灭创面。 5. 大面积氢氟酸烧伤者应补充钙,用10%葡萄糖酸钙10ml或5%氯化钙20ml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并每日测定患者的血钙离子浓度及肾脏功能变化,有呼吸道损伤者应作血气分析。 6. 范围广泛的氢氟酸灼伤应进行抗烧伤休克治疗(2%面积的氢氟酸烧伤即可导致休克)。有蒸气吸入者,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严重者应作气管切开。 7. 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三)铬酸烧伤 接触皮肤引起局部组织腐蚀作用,使蛋白质凝固。如果处理不当,

5、铬离子可以从创面吸收,引起中毒。 【诊断】 1. 铬酸接触史。 2. 局部创面溃烂,有水疱,表面呈黄色。创面可达骨膜,不易愈合。 3. 长期接触铬酸雾可导致鼻中隔溃烂及穿孔。 4. 创面面积较大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缺氧、肾功能损伤及各种管型与血红蛋白尿。 【急救处理】 1.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2030min。 2. 用5%10%硫代硫酸钠或磷酸缓冲液冲洗或湿敷。亦可用10%EDTA溶液冲洗以减少创面铬离子吸收。 3. 可考虑早期切削痂。 4. 出现中毒时早期予以血液透析或换血。 (四)草酸烧伤 【诊断】 1. 有草酸接触史。 2. 局部创面皮肤产生粉白色顽固性溃烂。 3. 烧伤面积较大可出现低钙血症、抽搐及肾损害。 【急救处理】 1.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 创面局部用葡萄糖酸钙液湿敷。 3. 适当补钙,并补液、利尿,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