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离线考核青少年心理学参考答案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135666322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考核青少年心理学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考核青少年心理学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师范大学离线考核青少年心理学参考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1个案研究法的结果容易相互比较。答:错 个案研究法的结果不容易相互比较。2离差智商是由斯腾伯格提出来的。答:错 离差智商是由韦克斯勒提出来的。3高级情感是指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答:错 高级情感是指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4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力是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答:错 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力是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5系统脱敏法是诱导个体缓慢地暴露出导致心理紧张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消除紧张的目的。答:对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青少年

2、心理研究应注意的原则有哪些?答:(1)客观性原则; (2)教育性原则; (3)矛盾性原则;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早熟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答:早熟对于不同性别的男孩和女孩的影响是不同的。早熟的男孩的心理体验比同龄的男孩要丰富,与正常成熟的同龄女生更接近。因而,他们更喜欢、愿意与同龄女生交往。由于他们身体上成熟,体魄健壮,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色,很容易得到同伴的敬佩、羡慕、尊重;也容易得到家长、老师的青睐,成为受欢迎的人物或当上班级干部。 早熟的女孩与早熟男孩相比,早熟女孩体会到了更多的麻烦、苦恼。对这种在时间上早成熟34年的女孩来说,会品尝到周围同伴都未曾有过的体验、感受

3、与变化,会产生与同龄人“不同步”的感觉,因而易使她们心理焦虑、紧张与负担过重,造成自信心方面的障碍,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3简述青少年动机的特点。答:随着青少年生理的发育成熟、社会生活领域及交往范围的扩大,新的需要大量出现,而由这些需要所引起的动机成为青少年行为的动力,并表现出以下特点: 1多样性2冲突性3隐蔽性4发展性 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答:(1)过渡性:青少年保留儿童的某些心理特点,又具有成人的一些心理品质; (2)闭锁性: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含蓄、内隐的特点; (3)矛盾动荡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造成青少年心理的不稳定,表现出各种矛盾的心理现象; (4)社会性:在社会环境

4、中与人、事、物的交互作用,由单纯的自然人变成具有社会性。 5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性生理知识 2。性心里知识 3。性伦理知识4。性法律知识5。性病防治知识 6。人格教育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我们如何认识青少年的早恋危机?答:(1)早恋的表现早恋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地由性意识觉醒导致以结婚为目标建立恋爱关系的倾向和行为。他们的年龄偏小;盲目性;交往的对象不稳定。(2)早恋的成因 生理因素逆反心理社会因素(3)早恋的引导对策学习必要的性知识增强理智锻炼意志培养广泛的兴趣,及时转移情感正视异性交往2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答:(1)青少年道

5、德认识的形成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反映在: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评价的发展;道德信念的确立。(2)道德认识的培养营造向善的道德氛围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加强道德实践(3)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寓教于乐,积极开展校园文体活动。这是校园文化建设、活跃生活、陶冶情操 、全面发展的需要。组织学雷锋,开展上街便民服务活动,这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向社会价值转化的需要。组织学生义务植树和生产劳动活动,这是增强劳动观念,进行爱劳动教育的需要。组织社会调查活动,了解民情和国情,这是爱人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以下内容可以删除:(一)非标准劳动关系产

6、生的原因非标准劳动关系是从标准劳动关系发展而来。标准劳动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契约关系,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并一直延续至今。自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要求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灵活就业、弹性就业需求增大。因为,在工业、机械制造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下,固定用工制度、长期就业合同是主流的用工和就业形式,但随着商业、服务业的不断扩大,简单、统一的传统就业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的自身需求,取而代之的应是形式灵活、富于弹性的就业形式,非标准劳动关系也就应运而生。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通过灵活多

7、样的用工形式来雇佣非核心员工,弹性用工能够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追逐利益最大化。“企业想要更好的迎接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人力资源的运用必须要有弹性,也就是劳动弹性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多的人认为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人们不再愿意从事那种传统的束缚于单位的就业形式,而更愿意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意愿的、满足自己爱好的、更加自由的就业方式,从而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实现个人的价值,近年来兴起的SOHO一族就是典型例证。SOHO是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小办公室、

8、居家办公室)的缩写,它是指个人以自己的家或小型场所为办公室而从事工作的小型事业体(个体户)。SOHO代表了一种自由的新型就业方式,其工作场所不固定,工作时间自由,收入高低也不确定,特别适合与高新科技、信息技术相关工作的劳动者,如软件程序员、网络工程师、记者、编辑、自由撰稿人、音乐制作人、广告工作者、咨询师等。 (二)非标准劳动关系面对的挑战我国的非标准劳动关系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更多的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产物。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我国的城镇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传统的僵化的固定就业模式刚性太大,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非标准劳动关系对于降低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

9、、方便劳动者自由选择劳动时间、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就业机会等作用越来越突出,正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使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格局。非标准劳动关系突破了标准劳动关系的内涵,对原有的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非标准劳动关系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标准劳动关系法律调整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非标准劳动关系调整的需求。非标准劳动关系对传统法律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法律适用和劳动主体方面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主要以标准劳动关系为主,很多非标准劳动关系被排斥在基本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外。 此外,我国劳动法主要覆盖的是传统行业的劳动者,范围狭窄。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人员中有些是在劳动法或者劳动合

10、同法调整范围之内,如劳动者派遣关系中的劳动者等,但还有很多人被排斥在这两部法律的调整之外,如家政人员等。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调整的现状要求劳动主体适用范围必须扩大。 2.劳动关系的建立方面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只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才能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体经营者,但不能是个人。但是在非标准劳动关系领域,用人的一方有可能是个人、家庭和自营经济实体等。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因此这种法律关系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因此,很长时间以来,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人员与用人方之间仅被视为具有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民事权益问题,按民事诉讼的程序处理。实际上,无论是标准劳动关系就业

11、还是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都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从事为国家和社会承认的社会工作,并以此获得用以维持本人及家庭生活的劳动报酬或者经营收入。因此,将非标准劳动关系放在劳动关系调整之外不符合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也容易导致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人员丧失本该享有的劳动权利。 3.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处理劳动关系中对劳动者的保护比较全面,它包括了劳动过程中的各项权利,除法定的劳动标准外,还包括无过错责任的工伤保护原则和接触劳动关系的补偿原则等。而雇佣关系中的劳动者的权利仅受私法的调整,按照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来处理,如出现劳动中的人身伤害,只能根据过错程度来分担责任。但实际上,雇佣关系跟劳动关系

12、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为两种关系中间的劳动者都不拥有生产资料且劳动的目的都是生产过程和获得劳动报酬,而且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一样,具有从属性,雇员接受雇主的指挥、管理和监督,雇主为雇员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和安全保障。因此,如果直接用雇佣关系的原则来调整一些非标准劳动关系不符合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这一劳动法宗旨。 4.社会保障方面在我国,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保护的核心所在,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项宪法权利。但是,目前我国法律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的规范,都是按照标准就业的特点设计运作的,包括计费年限、缴费办法和待遇标准等。这种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就业的稳定性和缴费的连续性为基础,而这种制度不完全适合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的特点。比如社会保险的转移由于各地社会保险的缴费标准、待遇标准等不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