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35661246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v 人类行为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关系v 老人:生态学、增权、毕生认知和道德发展、符号互动、行为、超个人v 健康:系统、增权、心理动力、认知和道德发展、符号互动、行为、超个人v 心理健康:系统、增权、心理动力、认知和道德发展、符号互动、行为v 救助站:系统、增权、认知和道德发展、符号互动、行为、交换、超个人v 学校社工:系统、增权、认知和道德发展、符号互动、行为v 矫正社工:系统、认知和道德发展、符号互动、行为、交换v 行政社工:系统、增权、符号互动、交换v 政策分析:系统、增权、交换v 国际社工:系统、增权、符号互动、交换、超个人第五节 人类行为理论整合的实践案例v 美国医疗康复中

2、心的案例(课本)v CF囊肿性纤维化疾病v 一、个人问题取向v 生理层面,医学常识;社会关系层面,社会支持;心理层面,抵抗压力;精神层面,精神支撑v 二、环境问题取向v 物质层面,经济支持;宇宙论层面,社会环境重要性;意识形态,制度公正;本体论层面,支持。v 三、个人与环境整合v 明确优势v 和资源,探讨需求和环境,选择合适的平衡理论第二章系统影响模式强调,社会工作者必须代表他们的案主,经常与现行的机构和组织协同工作,其目标常常是去改变或改进服务的提供和资源的分配方式。这种改变或改进的目标也包括在一个社区改善条件和服务第三节 基本理论观点v 结构主义者v 早期结构派(有机体、实体)v 孔德:社

3、会是一种有规律的结构,与生物有机体相似,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整体。v 斯宾塞:社会是由“支持”、“分配”和“调节”三大系统组成的结构。v 涂尔干: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v 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社会结构,AGIL模型)v 总体社会系统:社会结构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面的次系统所形成的总体社会系统。v 子系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系统执行适应环境的功能,政治系统执行目标达成的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的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模式维护的功能。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节和相互支持的系统,结构的各个部分都对整体发挥作用。v 列维斯特劳斯(社会关系与心灵深处

4、):用社会的“深层结构与心理结构”来取代帕森斯的宏观社会结构。结构是指决定历史、社会和文化中的各种具体事件和行为的基本的规则整体。规则整体意指深层结构,深层结构决定表面秩序。语法结构、经济基础结构和无意识机制决定表面秩序。人心灵深处的意识决定了社会行动。v 一般系统理论v 系统的整体观(把研究和处理对象看做整体,分析其结构与功能,研究系统、要素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与规律) v 总体大于部分之和v 强调系统、要素、环境间的互动v n生态系统理论v 生态系统的流行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回应了社会工作致力于改善案主心理与环境状况的传统;提出了整合的框架;以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为干预焦点;认为案主所经历的困

5、境为生活中的问题。v 布朗芬布伦纳v 个体发展是个体与周围系统密切联系的结果,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人发展出独特的个性。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分为微系统(与个体最接近的系统,家庭、学校、社区)、中系统(微系统中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互助,家庭学校组织,社区义务工作服务队伍)、外系统(与个体没有直接联系的外系统,父母的社会网络,社区街道委员会)、宏系统(组织层面影响个体的社会制度,文化、和价值观)v 梅耶生活模式v 强调应该聚焦在个人所处的生活空间,关注个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和资源分布等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品质和适合程度三方面的互动来指导社会工作的实施。v 家庭图、生

6、态图(以符号的形式展示家庭及案主的生态系统)v 总之,生态系统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的考察人与环境的视角,重视人与环境的交换,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关注系统外的压力和平衡,从而把社会工作者的注意力重新指向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而不是把二者分离开来。v 第四节 当代议题v 权力与社会变革:越轨行为与社会变革会威胁社会的稳定,被视为不良致因或失调致因。功能主义对权力和社会变革的忽视。v 生态议题 :忽视背景因素与结构性差异。v 动态平衡 :如何在不稳定、科技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寻求平衡,地区的社会福利与全球福利。v 多元理论:建立统一的理论是否是可取的。v 第五节 实务应用v 要求:注重社会结构的转变

7、,强调转变所需的资源供应。假如在系统或者系统间存在一种不平衡或缺乏和谐运作的因素,则意味着出现了问题,问题出现在社会层面上,就是社会问题。v 助人情境:问题、危机、增长和社会问题v 评估、实践策略和方法(整体信息,包括家庭、学校、工作环境、社会关系等各种信息)v 第六节 批判性分析v 一、生物、心理和精神因素v 二、社会、文化和经济力量v 三、与个人、团体、家庭、组织、机构和社区的相关性v 第七节 社工价值观一致性v 基本假设:人的天性、周围的环境和变迁都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和福祉。(系统维持和动态变迁)v 社会工作价值观v 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v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将服务对象看作是一个与自己有

8、平等价值的人,是有潜力改变且有能动性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要充分相信服务对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将他们视为合作伙伴,确立与服务对象的工作关系。v 对专业实践的看法 v 社会工作者应坚持专业的立场,在实践中努力提高专业服务的质量,不断学习和充实专业理论、实践、技巧和知识,提高专业实践的效率和改善服务的效果,强化专业服务的标准。以达到为他人服务的目的。v 对服务机构的看法 v 社会工作者应维护服务机构的政策、立场和管理规则,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尽力做到公正合理地处理个人与机构的关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量避免在外部对服务机构进行批评。v 对公共福利的看法 v 在实践中,社

9、会工作者应不断改进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增进总的社会福利的水平。在社会福利资源分配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注重公平正义原则,对最不利的弱势人群的需要给予优先满足。v 对社会发展的看法 v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前途和远景始终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相信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并愿意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通过专业实践和服务推动社会进步的进程。v 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的重要性v 心理动力理论是社会工作心理社会、问题解决、危机干预等实务模式的重要理论源头,是临床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v 二、关键概念v (一)驱力与本能v 驱力:行动的驱动力,人类两大基本驱动力,一是与自我保护有关的驱力,

10、包括饥饿、渴与其它生存有关的生理需要。二是与性欲望和种系繁衍关系有关的驱动力。v (二)意识与无意识v 意识: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v 无意识:深层次存在不被人意识到的,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欲望。由于无意识与社会道德、风俗习惯、法律等不相容,被排挤到意识外,被压抑的或尚未变成意识的本能欲望会继续活动以追求满足,这就构成人类行为的在驱动力 。v (三)人格结构v 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是最难接近并且最强有力的部分。受快乐原则支配,完全无视外在世界,以立即满足本能的需要为主。本能的需要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死本

11、能的较量,生的本能强于死的本能,才可以保证人继续生存下去。v 自我是本我的表层部分,由本我与现实的接触中划分出来的一部分,是有意识的。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即自我必须遏制本我不合理的要求,寻求比较现实的方式来满足本能的需要。v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自我的典,人格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主要是指人性中的高级本性,如良心、理性、自我理想等。超我的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是本我和自我的监督者,引导自我以社会规为目标,督促自我追求理想,完善人格。 v (四)自我防御机制v 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罪恶感时,将无意识的激活一系列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己,避免冲突。如:否认

12、、移植、隔离等。v (五)人格发展v 人格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个人会经历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与生殖器期,任何一个阶段自我、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在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会出现焦虑、压抑或者压力,都会影响本阶段人格的发展和后续各个阶段的发展。v 三、基本理论观点v 人类行为由非理性的力量、无意识、本能驱力所决定,这样的因素贯穿于心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v 第二节 自我心理学v 一、历史脉络v 源于精神分析学说,代表人物安娜,哈特曼与埃里克森。v 安娜:重视自我作用,自我对本我可以起到约束和指导作用,将自我作为分析有精神问题的起点。v 哈特曼:试图建立精神分析与学院心理学之间的关系,重

13、视环境对自我适应的作用。v 埃里克森:关注外部世界,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三个维度考察自我发展,提出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v 二、关键概念v 自我功能:人们适应和应对世界的手段,自我承载着能量和动机。对自我功能的评估可以了解自我的优势何在,这是促使个人与他人或环境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v 自我控制感: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每一个危机的解决都导致某种自我同一感并构成自我感觉的核心组成部分。 v 三、基本理论观点v 哈特曼:精神分析的任务是揭示自我的各种没有冲突的活动,自我能够在经验上存在于心理冲突之外,非自我和本我冲突的结果。v 埃里克森:自我是独立力量,非压迫产物,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

14、验的综合体。自我能把部发展和外部发展两种力量结合起来。健康的自我必须保持一种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获取满意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支持。v 第三节 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v M.Klein梅兰妮.克莱茵(18821960),客体关系理论的奠基者,被称为精神分析之母。v 将心理分析理论中以器官为基础的发展阶段转移到强调个体在人际关系发展中早期幻想角色的重要性。 v 一、历史脉络v 客体关系理论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 研究人际关系以及在的精神结构是如何从过去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一种理论。v 1.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和人际取向的心理治疗理论。v 2.客体关系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 (1

15、)性格偏差的病理解析v (2)人际困扰诊断与治疗v (3)亲密关系危机咨询与辅导v 二、基本概念v 客体(Object):是与主体(Subject)相对应的概念。弗洛伊德最先在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子关系时引用了这个概念,他认为客体是本能需要满足的对象,这个客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v 在客体关系理论框架里,客体是个体愿望或行为所指向的人,而不是非人化的物。包括婴儿、儿童和成人,母亲是最初的客体。v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 客体关系是指人际关系以及塑造个体当前人际互动特征的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心世界的残迹。v 2. 自身客体:客体关系的经验本质,只有当和体验中的人有关联时才有意义。v 3.自身客体移情:双生移情关系、理想化移情关系与夸大移情关系,从别人身上得到需要的以维持自我整合。v 4.蜕变性化:成长性的过程机制,在自体和客体之间有基本的同理联结,也要有同理失败。v 三、基本论点v 1.客体关系理论主: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在于寻求关系的建立。而非如Freud所强调的快乐的寻求 v 2.个体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