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全)教学教材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5658830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全)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全)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全)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全)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全)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全)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全)教学教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美术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3、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

2、应按时完成。 5、爱护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5、进行手工制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四、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

3、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两次,要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美术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美术国画兴趣小组活动记录2国画的印象活动时间1、引导学生认识国画。2、认识宣纸、墨汁、颜料、毛笔以及毛笔的握姿。3、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活动准备各种国画欣赏图,以及一些国画用具(毛笔,宣纸,墨汁,颜料)介绍。活动过程:一、出示水墨画,认识绘画工具

4、。1、 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激发他们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2、 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学生了解。(1)理解熟宣与生宣的不同,请学生比较。(尝试用各种方法比较:触觉,视觉)(2)指导国画的需要的特殊颜料墨汁。(3)绘画的主要工具是毛笔,知道细的地方用笔尖画,粗的地方用笔身画。3、重点指导毛笔的握姿。学生人手一支毛笔,教师讲授毛笔的握姿并演示。学生跟着教师做。教师并去下面逐一指导。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大胆使用毛笔,使学生敢画敢涂。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中间及时纠正握笔姿势有错误的幼儿。三、学生自己试验。知道拿笔用墨的方式,跟着老师画线条。自由画线条。四、学生相

5、互欣赏作品。活动反思、建议这是国画的第一节课,前一段时间一直在为工具做准备。像这种传授技能的课一定要多练,让他们慢慢熟悉毛笔的握姿,慢慢能运用到跟用铅笔一样得娴熟。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毛笔的握姿,我发现只能一对一的个别指导才能有所成效,而且学生不敢很自由的在那里涂鸦,显得很拘谨,所进度很慢。因为学生的手的灵活性还欠缺,握笔的姿势很僵硬,所以要多练。 优点在于学生对国画兴趣较浓厚,能够积极的去学习,去练习,当然,一开始的难度较大!但是,经过学习一段时间后应该会有所进步! 美术小组活动记录 内容:素描 2007_2008学年度上学期中学美术第二课堂活动分为两项内容:第一项:面向全体学生,美术第二课堂

6、活动;每学期办一次校级展览,内容为反映校园积极向上的生活及学生的所想、所见、所闻。第二项:是第二课堂美术小组活动;美术小组成员为对美术兴趣浓厚并愿意参加美术专业训练的学生,小组人员数额应按学生人数及各校具体情况约为520人美术第二课堂活动有计划、有活动记录。美术小组活活动内容:硬笔书法目的:学习色彩知识、练习硬笔书法效果:成员稳定,练习效果满意名单:地点:美术教室1 二 认识原色 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知道三原色可以调配其它任何颜色(白色除外)。-间色 任何两种原色调配的新色叫做间色。并作间色调配练习。2 -复色 任何两种间色调配的新色叫做副色。并做副色调色练习。-类似色 邻接色3 -补色 色

7、环上直径两端相对的色-暖色(相对而言) 红黄系统的色彩为暖色4 -冷色 兰色- 冷色总复习8 彩笔画认识工具材料 彩笔、图画纸、铅笔- 的涂色方法 9 -勾线、平涂、勾线平涂、重叠画法的基本技法 - 画法步骤 勾轮廓、彩色定稿、涂色10 - 例图 欣赏总复习 11认识铅笔淡彩画材料 铅笔、水彩笔、颜料、图画纸铅笔淡彩画基本技法 12 - 写生步骤 起稿、涂大体明暗、涂主体物、涂背景- 例图 欣赏13总复习 14 认识水彩画材料 铅笔、水彩笔、颜料、图画纸四 水彩画的涂色方法 从浅到深色15 - 基本技法 干画法、湿画法- 写生步骤 起稿、涂大体明暗、涂主体物、涂背景16 - 例图 总复习 17

8、创作画 18创作画 一、课程开发背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学校认识到要发展必须进行创新,必须努力探索符合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和育人途径。我们学校确立的培养目标是以艺术为抓手,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给学生有足够的时空去选择和创新,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在学校领导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之后,学校一致决定根据“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原则开发儿童画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原因有以下两点:1、学生好动、爱玩,特别喜欢动手。学生喜欢用自己的作品反映童年的生活,用自己的作品反映对客观世界、自身生活的认识,用自己

9、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儿童画正好利用了这一特点满足了学生的需要。2、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要能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从1999年起,学校利用美术教师的资源,开设了学生美术兴趣小组。学生兴趣浓厚,绘画水平日渐提高。学生绘画作品先后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获奖,具有一定的基础,内部条件十分成熟。二、教学活动目标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不断获得多元的艺术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欣赏与评述、表现与创造、设计与应用,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生活情趣,形成乐学、求美、创新、等品质;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基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及学校改革的目

10、标,“儿童画”课程总的设计理念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课程目标设置如下:1.使学生掌握儿童画绘画的相关知识。2.掌握儿童画绘画的基本技法。3.通过一系列活动了解、认识儿童画,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提升审美、观察等综合能力。三、教学活动内容:根据我们的总目标,儿童画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绘画的基本技法的训练。2、对色彩的认识,以及色感的培养。3、围绕以儿童画创作为形式开展一系列活动:(1)、收集有关儿童画的资料,了解儿童画的绘画方法、技巧。(2)、参观各种展览,利用网络资

11、源进行儿童画的艺术欣赏、评价。(3)、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生活、自然,用自己的双手绘制出各式各样的作品,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4)、学生绘画作品进行展览。四、教学活动重点:1、儿童画绘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2、儿童画绘画的基本技法的掌握。五、教学活动难点:1、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2、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张扬。六、教学活动时数:每周两课时七、教学活动过程:学校在抓好美术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儿童画教学向课处延伸,学校每星期二、星期四下午放学后为在这方面有爱好和能力的同学创造更多的时机,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1、学科渗透。每门学科根据儿童画课程的内容,结合自身学

12、科特点,增加有绘画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中。2、围绕儿童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性学习。3、开设儿童画教学课。4、开展绘画兴趣小组活动。(1)、面向全体学生。在各年级开展儿童画教学。(2)、校级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报名参加,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儿童画,选拔优秀苗子,进一步训练提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儿童画的基本知识,并进行简笔画的训练。第二阶段:陶冶学生性情,教给方法,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技巧以及一色彩知识。第三阶段:了解各大流派,掌握各种儿童画的绘画方式、方法,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生活、体验自然,激起学生创作的火花,大胆创新。

13、八、课程评价:(评价分两部分)(一)、作品展览点评。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作品展及校内作品展览,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同学间互评。(二)、建立个人的成长记录袋。1.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儿童画学习情况(兴趣、技能、态度等方面)。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2.作品集:每个阶段学生的优秀作品,获奖作品,荣誉证书等。3.小评论:针对某一作品进行的同学、老师及自己的评价。4.期末评语:记录家长说、老师说、同学说、自己说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美术课程已不能满足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

14、补充和拓展。有益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了解和学习美术,更健康地发展和成长。美术兴趣小组计划徐州二十四中学课外美术活动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绘画能力适应课改要求,活跃学校的美术活动,以及培养爱好者打好基础。美术兴趣小组计划如下:一、兴趣小组一小组成员凭学生自愿参加。二、教育学生要热爱集体,保护好公物。不乱涂乱画,保持教室的清洁,干净卫生。遵守课堂纪律。有事要举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适当结合一些手工来提高他们动手制作能力。三、依据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绘画方向。有了一定绘画基础后,再以想象为辅。引导学生如何将自己所想象的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他们好动,思维跳跃性强,善于模仿的特点。养成对听到、看到,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的习惯。先定好想象主题,然后用自己的想法用艺术语言线条、色彩等表达出来。由于决大多数同学基础不是很扎实,在上课时让其先临摩,自己喜欢的作品。而后培养学生记忆画,想象画等。开设一些手工游戏相结合课。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深厚的兴趣四、做好点评工作。对每位学生每周作的画进行点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中使学生对美妙的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感知美术与生活的联系美术对生活的描绘、对生活的美化。五、学生作品画到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