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培训课件

上传人:NU****AN 文档编号:135657210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医院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医院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医院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医院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培训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 主要内容 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卫办医发 2015 42号 2015年8月27日附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一 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法规要求 二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综合管理 三 切实作好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 四 完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五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六 加大检查指导和公示力度 2015年 通知 重点 1 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法规要求 A 要求各地 各医疗机构强化有关法规制度要求的落实 对抗菌药物品种品规遴选 采购 处方 调剂

2、 临床应用和评价等进行全流程监管 B 鼓励地方借鉴 负面清单 管理方式 提高法规要求的可操作性 2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综合管理 A 要求落实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年版 等技术规范 B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完善相应绩效分配 奖惩制度 提高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积极性 主动性 C 修订完善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品种品规数量 抗菌药物使用率 使用强度 I类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例及合理性 静脉输液抗菌药物占比 每床日静脉输液袋 瓶 数 应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以及处方点评比例等指标 要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相关评价指标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评价

3、和考核 2015年 通知 重点 3 切实作好处方点评工作 要求医疗机构组织各学科 各部门技术 管理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 医嘱 实施专项抽查和点评 并将点评结果作为抗菌药物处方权授予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4 完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包括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 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和检测水平 加强药学部门建设 发挥药师队伍作用 加大科普宣教力度等 5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细菌耐药监测要求有关医疗机构完善监测方案 对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有关信息进行监测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积极参加国家监测网络的相关监测 6 加大检查指导和公示力度 要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加强监督指导 各医疗机构

4、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情况 要在行业内进行公示 对工作不力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并存在严重问题的医疗机构 对其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2015年 通知 重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 起草背景2004年 国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中医药管理和总后勤部卫生部发布实施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对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的监测显示 我国各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组成与耐药性发生了变化 为此 我们成立了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修订工作组 根据细菌耐药变化趋势和相关学科发展情况 经深入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 形成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年版 修订过程 2012年2

5、月在广州启动 钟南山院士担任组长 各部分牵头人 第一部分 原则 张婴元 胡必杰第二部分 管理 颜青第三部分 药物 王明贵第四部分 疾病 刘又宁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 两个版本的差别 更重视循证依据 文字表达更加严谨第一部分 预防用药 内容变化较大 增加了具体预防用药方案 第二部分考虑了管理办法要求 总结了今年实践经验 变动较多 第三部分增加了部分新的抗菌药物 第四部分疾病部分更多参考了国内外最新指南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 如何定位 指导原则 是抗菌治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纲领性文件 帮助临床医师 药师等专业人员理解 抗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 思路 各类抗菌药物的定位

6、 具体基本的治疗 更应根据各部位或各种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指南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 解读一 非手术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老版仅仅提出了预防用药的原则 而新版进一步明确了其目的 预防特定病原菌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 这样新版 更加明确预防用药需要针对性 譬如清洁手术通常是针对金葡菌等G 菌选择预防用药 而不需要覆盖G 菌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 解读二 非手术预防用药指征旧版仅提出了心衰 昏迷和休克等患者 不宜常规使用 预防类抗菌药物 而新版明确了这些患者 不应用 的预防类抗菌药物种类 即心衰 昏迷 休克的患者在排除合并感染的情况下 并不具有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并将

7、不适应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留置导尿管 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 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 患者 所以说新版对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预防用药指征 方案提出了明确的预防对象和推荐预防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 解读三 手术预防用药目的旧版包括了术后可能出现的全身性感染 而新版则并不将其囊括其中 可以说术后可能出现的全身性感染并不是预防用药能够避免的 从某种程度上 这可以理解为对医生的一种保护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 解读四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旧版仅提出了 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 但未给出详细具体的推荐 而新版在其基础上将手术类型全面细化 而且

8、对于同一个外科系统手术类型进行更为详细的区分 如脑外科手术进一步区分为是 类切口 清洁 无植入物 和 类切口 经鼻窦 鼻腔 口咽部手术 并推荐选用不同的预防方案 如 类切口选择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 而 类切口尚可 甲硝唑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 解读五 抗菌药物经验用药治疗原则新版根据新的临床指南等循证医学证据 更加细化初始经验治疗的用药选择 如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推荐用药方案是来自于呼吸病学分会最新的2013版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 解读六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由于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及泛耐药菌如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和MRSA 多数循

9、证医学指南和专家共识都推荐联合用药以确保疗效 新版同时也将2004年版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这一联合用药的指标删除 代之以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2种及2种以上复数菌感染 以及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简介第四部分各类主要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 支原体 衣原体 立克次体 螺旋体 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 不包括治疗结核病

10、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 基于以下两方面 有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 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适宜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征 根据患者的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或放射 超声等影像学结果 诊断为细菌 真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由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 诊断不能成立者 以及病毒性感染者 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 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对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应在开始抗菌治疗前 及

11、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 尤其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 送病原学检测 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 并据此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临床诊断 感染 容易 病原诊断难 具体是哪种菌感染 微生物专家在抗感染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需要提高标本送检质量 提高血培养送检率 药敏试验提示敏感的抗菌药物是否都一样 有首选 次选之分 如化脓性链球菌 首选青霉素 次选头孢菌素 有主打和联合之分 如 内酰胺类多为主打药 氨基糖苷类多为联合用药 有静脉和口服之分 如大肠埃希菌 头孢曲松 呋喃妥因 有杀菌 抑菌之分 如MRSA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一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细菌性感染 取标本培养 无法取标

12、本 经验治疗 阳性结果 治疗反应 阴性结果 调整方案 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既往抗菌药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 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经验治疗不是无目标的用药经验治疗中 隐含 着病原治疗 是针对某部位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治疗经验治疗 广覆盖治疗 大万能 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 而非覆盖所有病原菌治疗3 5天后随访 疗效评估 看是否需要根据治疗反应 病原菌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正确流程 先取标本 再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后根据药敏调整用药 22 一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品种选择有病原学检查结果 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 窄谱 安全 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 经

13、验治疗者 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当地耐药状况选用抗菌药物 一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给药途径对于轻 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 应予口服治疗 仅在下列情况下可先予以注射给药 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病情影响口服吸收抗菌谱合适但无口服剂型需在感染组织或体液迅速达到高药物浓度感染严重 病情进展迅速 需紧急治疗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 一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给药剂量一般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治疗重症感染 如血流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 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 治疗剂量范围高限 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 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

14、 则可应用较小剂量 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 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 很少被吸收 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 反而易导致耐药菌产生 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 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时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 如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 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等 眼部及耳部感染的局部用药等 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 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 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 不易吸收 不易导致耐药性和过敏反应的抗

15、菌药物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等较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 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 给药次数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和其他 内酰胺类 红霉素 克林霉素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应一日多次给药 门诊用药频次需引起注意 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可一日给药一次 头孢曲松 厄他培南半衰期长 一天一次给药 二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适应证和药物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 预防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细菌 不宜盲目选用广谱或多药联合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限于针对某

16、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 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纠正者 药物预防效果有限 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 二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常见误区 病毒性疾病有发热者 普通感冒 麻疹 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昏迷 休克 中毒 心力衰竭 肿瘤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留置导尿管 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 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 患者 专科领域 自发性气胸 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 普通流产 消化道出血 吸收热可达38 等上述患者常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既缺乏指征 也无效果 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 如果临床难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须做外周血象及CRP等检测 二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附录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 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 0 1 109 L 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高危患者和实体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在某些情况下也有预防用抗菌药的指征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预防用药目的 预防手术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