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理想》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3562385 上传时间:2017-10-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理想》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理想》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理想》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理想》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理想》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理想》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理想》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 6 课:理想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文是一首结构工整而意蕴深远的哲理诗。诗歌用形象化的语言及丰富的意象诠释了什么是理想;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人生意义等内容。诗歌用充满韵律的语言展示了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内涵深刻。【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形象化的语言,理解诗歌的主旨。3、结合个人经历,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诠释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语言。【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及其优秀事迹教师:1、流沙河个人简介,图片。2、准备课文朗读的录

2、音磁带。【设计思路】本文是一首诠释理想的哲理诗,内容深刻。在内容上与第一单元的在山的那边一以贯之,在授课时,结合在山的那边引入新课教学;抓住诗歌教学的主要特点,突出朗读训练;同时采用让学生自立学习,小组合作探讨,教师加以点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指导其从社会生活及人生体验中找出例证,理解,赏析诗歌形象化的语言,有助于诗文的思想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意识。【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感受的是课文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那么,什么才能造就我们美好的人生,点亮你的一生呢?列夫。托尔斯泰这样告诉我们“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

3、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 ,相信他一定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设计这一导入语,是按照奥苏伯尔的学习的同化理论,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即已学过的,同样谈理想的现代诗在山的那一边 ,与今天所学的新知识相联系,易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求知欲,好奇心,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的学习)二、形式朗读,整体感知1、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要求:认真听,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在诗中作好标记。2、自由朗读,带着问题思考:(1)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2)围绕这一主旨,诗歌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3、集体朗读,

4、合作探究:课堂交流,明确:诗歌主旨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这样设计,目的是抓住诗歌教学的主要特点,以诵读为切入点,突出朗读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研讨赏析打下了基础。 )三、读探究,品味语言学生分成 56 个小组,确定小组主持人,采用脑风暴法,针对问题,合作探究。1、师出示小组学习要求:逐段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品味语言。2、师进行学法指导:(1)各人畅所欲言自己的阅读体验。(2)理解诗句时注意课前搜集到的名人事迹。并联系社会生活及个人经历,这些实例将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诗歌。3、师针对各段内容,分别列出思考题以引导学生的探讨思路,视交流情况适时知道。第 1 小节在语言表达

5、上有什么特点?你能仿照本节的结构,写几句话吗?提示:、比喻,顶针。、仿写。提示学生注意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第 2、3 小节这两小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提示:、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想,正是这些不断提升的理想推动了人类的不断进步。 (“饥寒”中思“温饱” , “温饱”后求“文明” )举例难度不大、分析“珍珠链” , “脊梁骨”的作用。第 4 小节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提示: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第 5 小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意义。提示:理想给人力量。第 6、7 小节“获得”与“牺牲”分别指什么?“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

6、酸辛“?提示:两个诗节在内容上相联系, “获得“是为理想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伴随而来的个人荣誉只是“副产品” ;“牺牲”的是个人利益,觉得“酸辛”的是不为人理解,独自呐喊,奋斗的孤独。典型实例:鲁迅。第 8 小节你能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遭不辛;理想使不辛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师提示举例,如“江姐“。然后引导学生再举例,加深理解。第 9 小节与第 8 小节相联系,第 8 小节正面写理想的人生意义,而第小节则从反面切入,连“罪人“, ”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更何况一般人呢。第 10、11 小节在内容上,两个诗节有何不同?提示:第 10 小节从被动方

7、面理想被曲解,玷污,该怎么办;第 11小节写有些人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第 12 小节总结全诗,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这一环节的设计,重点突出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注意在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有法可循,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成功的喜悦。同时实例的运用也使课文的思想观念转化为了学生可以理解的情感意识,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轻松的交流中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四、拓展延伸,注重自身体验1、阅读体验:读完流沙河颇富哲理的理想 ,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2、修辞训练: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

8、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试模仿课文也写几句,看准表达得形象生动(这一过程的设计,体现了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学习体会的及时交流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五、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朗读,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的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让我们牢记托尔斯泰的名言,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以此为航标灯,为实现他而努力奋斗,愿大家都能成为一个有理想的,高尚的人。六、作业设计1、完成“研讨与联系” 。2、将学习体会整理成字的随笔。合作探究、解读诗歌 17 节内容1指名学生个别朗读。思考:(1)第 1 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2)第 2 节诗是说,不同时

9、代有不同理想,理想有时代性,对吗?除此之外,还包含什么意思?(3)第 3 节的意思怎样理解?跟第 2 节有什么联系?(4)第 4 节诗意的重点是什么?(5)第 5 节的大意怎样概括为好?(6)第 6 节中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的含义?(7)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逐节研讨、交流,教师点拨:(1)第 1 节中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即用前一句的结尾部分(词语或句子)作后一句的开头部分,使语句递接连贯下去,紧凑生动而

10、畅达。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 “黎明”指理想境界。这一节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2)理想有时代性、层次性。这一节中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号,句号只有两个,两个句子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的。饥寒、温饱、文明,是从生活状况来说,离乱、安定是从社会秩序来说的。(3)第 3 节的意思概括地说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第 2 节讲,人类的理解步步提高,从温暖到文明,从安定到繁荣,具有历史性;第 3 节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理想,把理想比作珍珠,人类理想有如珍珠链。第 3 节是在第 2 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深化,点出了理想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4)诗意的

11、重点在后两句。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是说理想使人明确方向。第 1 节第四句说“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黎明是必然到来的,这种理想是必然能实现的。第 4 节说了另一种情况,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或者不像预期那样切近,起初对长期性估计不足,越到后来越是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5)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这就是说,理想使人乐观。“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这是说,理想使人充满斗志,顽强不屈地奋斗。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就是说理想使老年人充满活力。这节诗的大意,可以概括为“理想给人力量” 。(6)诗人所说的“理想” ,是崇高的社会

12、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7)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而不是个人荣誉。理想实现了,社会给你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怀有崇高理想的人被人误解,历史上往往有这种情况。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这在尚未觉悟的人看来就是大逆不道,躲避、反对,奋斗者的处境就陷入寂寥。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 。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小结

13、:诗歌的 2、3 两节大意相近,可以用“理想的历史意义”来概括。4、5、6、7 节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格意义”来概括。2学生熟读背诵前 7 节。五、话说理想、拓展延伸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花季少年对未来充满憧憬,多彩的理想画笔绘出壮美的人生蓝图。请同学们模仿诗作,用很美的话来概括、赞美理想。教师示例:理想是茫茫大海上那灯塔雪亮的眼光。理想是十字道口那路标醒目的手臂。理想是驱逐寒夜那火种熊熊的烈焰。(1)第 8 节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第 9 节是什么意思?跟上一节有什么关系?(3)第 10 节所说的“理想被玷污” “理想被扒窃”究竟是指什么?(4)第 11 节与上面有

14、什么联系?“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为什么说“可厌”?“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为什么说“可笑”?(5)第 12 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 ,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逐节研讨、交流,教师点拨:(1)第 8 节分两个大句,每个大句上下两个小句之间都用分号。这一节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所谓“大写的人” ,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2)第 9 节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树立理想,即使是罪人,一旦树立了理想,他也可以获得新生;即使是浪子,一旦树立了理想, “浪子回头金不换” 。点出了理想对人的灵魂起着巨大的作用

15、。 “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是说罪人树立了理想,就恢复了良知,恢复了正常人的灵魂,就能重新做人。 “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是说理想能引导着浪子走上正轨。(3)对理想“被玷污” “被扒窃”的理解应联系的历史背景。 “四人帮”歪曲马列主义,推行他们那套假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被他们糟蹋了,玷污了。因为他们的糟蹋、玷污,有些人的信念动摇了,也就是理想被扒窃了。理想之所以会被扒窃。在自己一面,也因为不够执著,所以说一要找回来,二要提起警戒, “以后要当心” ,要把理想视为生命。(4)上一节说“被扒窃” ,这一节说“失去” ,前者是被动的,后者则是主动抛弃的,有层进关系。与第 8 节又构成正反对照, “

16、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而“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二者是逆向的,对比非常鲜明。正反对比,更突出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夸耀自己当年的功勋,不再立新功,是吃老本,躺在功劳簿上争名夺利,当然可厌。 “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却不愿为改变眼前的环境而奋斗,当然可笑。(5) “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郁,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小结:诗歌 8、9、10、11 节大意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生意义”来概括。可见,全诗主要赞扬理想的意义,从历史意义到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开头一节总说理想的意义,最后一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3学生集体诵读全诗并背诵。4仿照例句,完成句子。例(1):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