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写作第八课教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5610392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写作第八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汉语写作第八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汉语写作第八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汉语写作第八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汉语写作第八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语写作第八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写作第八课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 记叙文分析一、教学对象:初中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两年制”培训物理专业学员二、教学目的:结合例文分析讲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表达方式,使学员熟悉掌握记叙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指导记叙文写作练习,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能。三、教学要求: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熟悉记叙文的常用表达方式,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能。四、重点:掌握记叙文基本要素、表达方法。五、难点: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能。六、课时安排:4学时1课七、教学过程(一)复习1、回顾客观题的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2、进行客观题的自测训练。(二)导入新课记是记载、记录;叙是叙说、抒发。简单来说,凡是记叙人、事、物的存在性质、状态、效用、变动、发展的文章,就称

2、为记叙文。一般将记叙文分为两类,记述文及叙述文:1.记事文:记述文,也称记事文,是依据作者所见所闻或想象的情形,将人地或事物的形色、状态、情景、性质、效用、方法或社会状况记载下来的文章,属于静态的、空间的记述。2.叙述文:叙述文,也称叙事文,是叙述人或事物的动作、变化,而使人晓得事实经过的文章,属于动态的、时间的叙述。就如播放电影般,随着时间的流动,一幕幕的影像呈现在读者眼前。(三)讲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方法。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表达方式。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

3、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写作记叙文的目的,简单来说,即告诉、明白,欲告诉他人某些事情,以使他人明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表现思想。作者藉由人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某些思想。2.介绍知识。有的记叙文,目的在灌输读者某些知识。3.引起兴趣。对某些事物,以轻松的笔调写出来,可使读者觉得很有趣味,达到调节身心的功用。4.激发情感。透过某些现象的表达,抒发出内心的情感,以激起读者的共鸣。5.给予教训。在记叙人事物时,常含有训诫的作用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

4、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透过某些现象的表达,抒发出内心的情感,以激起读者的共鸣是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必须具备六大基本要素:即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的起因(why)、经过(what)和结果(how)。第一要

5、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叙述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时间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叙述有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之分。第一人称叙述有“我”和“我们”,好处是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利之处是受到局限,特别是他人的心理不好表达。第三人称叙述有“他(她)”和“他们”,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叙述他人,这就自由客观,但缺乏

6、可信度和亲切感。分析例文(1)、(),找到记叙文的要素和文章的中心。写记叙文,总得有个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使文章产生最佳的表达效果。记叙的的主要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的顺序来叙述。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完全忠于事情的实际。顺叙的方法能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从头到尾讲清楚,反映事物的发展程序,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后来发生的事情提到前边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顺序叙述事物的起因和发展。使用倒叙法或是为了突出、强调那有特殊意义的结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寻根究底的兴趣。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

7、过程中,暂时停顿,插进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并在插入的故事结束后,再回到原来事件上继续叙述。插叙灵活多样,表现力强,可以使主题开掘得更加深刻,内容表达得更加充实,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丰满。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叙述是对人物经历、行为做一般性的介绍或把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达出来,使读者对人物有个全面的了解,对事物有个整体的影响。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事物的性质,形态,景物

8、的状貌,色彩等做具体刻画和生动描写。抒情是指作者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倾诉自己的内心语言,是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有效手段。记叙文中的议论,是在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记叙文的说明,主要是补充介绍有关背景材料数字,史料等。记叙文的描写: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面容、神态、表情、姿态、身材(身影)、衣饰、风度乃至言谈举止、或哭或笑的描写。1,根据写作目的选重点。外貌描写,内容甚多。写作时必须根据作文的内容、写作目的,有重点地选择某一方面来描写,应该突出描写最能体现人物特征的部分,好的外貌描写着墨不必过多,甚至只有一两个

9、词,就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2,同中求异抓特征。作者一定要注意观察,善于区别,能抓住特征,写出不同点。同样写人物眼睛也有大小、形状、色泽等等的不同,更有眼中流露的喜悦、好奇、惊恐、疑惑、关切各种不同的感情色彩。3,前后照应写变化。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物的成长,人们的外貌也总是发生着变化;即使时间相差并不远,但由于外部事物的变化,当人感受到这些之后,必定会在外部表露出来。如果我们能恰当地注意到文章的前后照应,写出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变化,就能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记叙文的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说话,从内容到词汇、句法腔调、声音等的描写。它采取独白和对话两种手法。独白是人

10、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之间的交谈,它是语言描写中运用最多与最普遍的一种手法。记叙文的动作描写,又叫行动描写,即对人物的动作、行为、活动的描写。这种方法对刻画人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回顾描摹。作文所写的人物,既然值得我们写,就应该是我们脑中留下过较为深刻印象的。写作前,我们要竭力回顾他们的音容笑貌、所作所为。特别是那些令人难以忘却的动作举止,在某件事全过程中的一举一动抓住几个主要环节,细细描摹。精选动词。写人物动作,离不开动词,平时注意积累,写作时善于精选。如表示“看”这一个动作,就有远眺、近察、俯瞰、顾后、窥探、端详、瞻仰、参观、瞥见、浏

11、览、观察、注视、盯住、瞄准、青睐细细体会,每个词语都有它不同的用处。刻划人物动作时,要注意精选动词,力求描写得准确,以突出主题。记叙文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心理状态、思想活动的描写,以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要对所要写的人物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要让心理描写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状况和特定环境,要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记叙文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染气氛; 三是

12、烘托人物性格。写记叙文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中心要突出,选择好事例,写自己最熟悉、最有体会的事或者最熟悉、最有感情的人。第三,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关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四,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第五,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它

13、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四)分析例文例文1男子汉:成年的男子被称为“男子汉”。“男子汉”用得更多的是指那些为正义而英勇无畏、不怕死、不计名利、甚至不惜生命的男人。调皮:爱玩爱闹,不听劝导滑溜溜:很光滑的样子例文2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故作神秘:假装很神秘的样子例文3羡慕: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甜头:1.甜美的味道。2.好处,利益。例文5荣誉:光荣的名誉。名义上的。活泼大方:举止自然不俗气,不呆板,无拘束例文6乖巧:机灵,合人心意;讨人喜欢凄凉:孤寂冷落悲凉例文7心灵相通: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例文8爽:舒服例文9倒霉:遇事不利;遭遇不好例文10慌慌张张: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恐惧、不沉着而急切忙乱例文11挫折:遭到失败阻碍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例文12姜是老的辣:比喻工作、生活中,能够很快解决问题的还是那些年纪大的人有经验一些、利索一些、做得好一些,即是说人成熟了,经验也丰富了天昏地暗:昏:天黑。天地昏黑无光。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比喻情况复杂,斗争激烈。(五)巩固练习找出例文中的基本要素和中心思想,分析例文的表达方法。根据课后练习的作文题目,分小组构思写作提纲。(六)布置作业完成48练习二、模拟练习:按照给出的题目,写议论文。八、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