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35599814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第一节 变应性鼻炎【诊断流程】病史和临床检查怀疑变应性鼻炎鼻内窥镜检查+皮肤点刺试验强阳性且与病史吻合弱阳性(+)或阴性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阴性阳性暂不确诊,随访观察确诊避免接触变应原对症治疗免疫治疗图3-1 变异性鼻炎的诊疗流程【治疗】治疗原则是尽量避免变应原,正确使用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有条件可行变应原减敏疗法以及患者教育。1.避免接触变应原对已明确的变应原,应尽量避免与之接触。2.药物治疗(1) 抗组胺药: 给药方式包括鼻腔局部应用和口服。1)口服抗组胺药:常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以及依巴斯汀等。2)鼻用抗组胺药 鼻用剂型将抗组胺药用于鼻

2、腔可使高浓度的药物有效地到达靶组织,目前用于临床的鼻内抗组胺药主要有氮卓斯汀、左卡巴斯汀鼻喷剂。(2)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3)肥大细胞稳定剂 :常用药物有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主要其预防作用。该类药物药效持续时间短且不如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4)减充血剂 主要用于缓解鼻塞,给药方式主要为鼻内局部应用。(5)抗白三烯药 包括两类药物:1)白三烯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扎鲁斯特、普鲁斯特等。2)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如齐留通。白三烯抗体拮抗剂的疗效与口服抗组胺药相当,但疗效反应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临床上一般作为AR的二线药物。3.手术治疗外科手术不能治疗变应性疾病本身,

3、仅作为AR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是用于下列情况:(1)下鼻甲肥大引起鼻塞,药物治疗无效;(2)鼻中隔解剖异常,并有功能障碍;(3)伴有慢性鼻窦炎。目的在于改变解剖学的异常,降低鼻黏膜的自主神经的反应性。【预后】AR目前尚不能彻底根治,但通过长期、正规的综合治疗,AR的症状可得到良好的控制,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人认为预防或早期治疗AR有助于防止哮喘的发生或减轻下呼吸道症状的严重程度。第二节 先天性耳前瘘管【诊断】1.自幼耳前一瘘口,瘘管口常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开口于屏间切迹至口角的联线上,或耳廓、耳垂的其他部位。2.一般无症状。挤压时可有少许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窦口溢出,微臭,局部微感 搔

4、痒不适。如继发感染,则局部发生红肿、疼痛、溢脓,可反复发作。如长期感染者,瘘管附近皮肤可发生溃烂、结痂,创面可长期不愈合。【治疗】1.如无感染,通常不需处理。2.耳前瘘管切除术:对反复发生感染的瘘管,或因感染引起皮肤溃烂者,宜予以手术切除,但需先行控制急性炎症。局部有脓肿者,予以切开排脓,待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方法如下:(1)瘘管周围以1%普鲁卡因作皮下浸润。以钝头弯针插入瘘品,注入2%美蓝溶液少许。(2)在瘘口周围作一梭形切口(如瘘管复杂有分支者,术中可延长切口或另加切口),切开皮肤。沿蓝染的瘘管向深处分离,注意勿将瘘管分破、分断,以免内容物溢出污染术野,或切除不彻底。分享中可用组织钳提起已

5、分离出的窦道,再循此分离,直达盲端。如有分支,也须全部予以分离切除。对可疑的凹陷或上皮,均须作为瘘管予以切除,然后间断缝合切口,必要时加压包扎。3.如术中发现瘘管的另一端通向鼓室或外耳道深部,刚须循窦道延长切口,将耳廓向下翻转,方能合手术野得以暴露。4.如皮肤已溃烂,但溃烂面积不大,可在急性炎症控制后,将瘘管及皮肤溃烂面一并切除,然后缝合皮肤。5.术后处理 根据情况考虑是否加压包扎,使用抗生素1周,1周后拆线。第三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OSAHS 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PSG 监测结果。完整的 OSAHS 诊断应包括OSAHS 严重程度的分级和 OSAHS 合并症

6、的诊断一、症状:1、睡眠中打鼾或他人目击的呼吸暂停2、白天嗜睡3、晨起咽部干燥,异物感4、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急躁,学习成绩下降5、夜尿次数增多,6、胸廓发育畸形,生长发育差二、体征1、一般征象:肥胖、颌面部发育异常2、上气道征象:口咽腔狭窄,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鼻息肉,鼻甲肥大、舌根肥厚三辅助检查1. 多导睡眠监测:(1)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是诊断OSAHS的金标准,可全面了解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呼吸、心脏和血氧情况。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呼吸暂停和 / 或低通气,是否符合诊断标准及严重程度。(2). OSAHS 病情分级表3-1 OSAHS 病情分级表主

7、要指标轻度中度重度AHI(次/小时)(以往分级)520204040AHI(次/小时)(新的分级)515163030夜间最低SaO2()8589808480SaO2252、颈侧位片:了解腺样体肥大情况3、纤维鼻咽镜检查【治疗】1 一般治疗:减肥、侧卧位睡眠2.外科治疗:(1)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2)鼻中隔偏曲治疗(3)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及鼻窦开放术(4)颌面部畸形者转口腔科治疗(5)气管切开和气管造口术:严重的OSAHS 患者,睡眠中氧饱合度低于 5 0 、伴严重的心律失常、肺感染并发心衰者。3.内科治疗:(1)变应性鼻炎治疗(2)儿童鼻窦炎、急性腺样体炎、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3)持续气道正

8、压通气(CPAP):手术失败者的非手术治疗第四节 儿童鼻窦炎儿童鼻窦炎是儿童的常见疾病,表现形式在许多方面都与成人不同,因此临床诊断和治疗程序有其特殊性。【临床定义】 是指由非单一因素引起的儿童鼻腔和鼻窦粘膜的炎症状态。 【分类】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急性鼻-鼻窦炎和慢性鼻-鼻窦炎。急性:症状持续时间12周。如果属于疾病复发,在间歇期症状完全消失。慢性:症状持续存在12周以上。【诊断】1临床症状:1.1 急性鼻窦炎:早期症状与急性鼻炎或感冒相似,但全身症状明显。除鼻塞、流脓涕,还可有发热、脱水、精神萎靡等表现,常同时伴有咽痛、咳嗽等症状。1.2.慢性鼻窦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常伴有鼻出血,

9、此外,慢性鼻窦炎常伴有慢性咳嗽、睡眠障碍及耳部症状。2 体征鼻腔粘膜充血、肿胀,中鼻道及嗅裂区可见不同粘度的脓性分泌物;鼻前庭常有结痂,上唇及鼻翼附着处可有皮肤脱皮或皴裂。可酌情行鼻内镜检查。3 影像学检查CT扫描为影像学首选,不推荐X线平片检查(敏感性低,对诊断和手术导航的作用有限,且与CT扫描的一致性很差)。但有资料显示以往(2周前)鼻窦CT不透光并不能说明现在鼻窦炎的存在,且无症状儿童CT异常的发生率很高。因此对儿童鼻窦炎的诊断不宜仅凭CT扫描来判定,而要根据症状和体征作综合分析。同时鼻窦CT不透光也不能成为手术适应证的唯一依据。在儿童鼻-鼻窦炎的诊断中,鼻窦CT不作为必须检查项目。必须

10、强调,儿童鼻窦炎常常不是一个孤立的疾病,当发现3个重要临床表现时,应高度怀疑鼻-鼻窦炎可能:1.感冒的症状和体征持续超过10天2.感冒较平时严重(高热,大量鼻腔脓性分泌物,眶周水肿和疼痛)3.感冒改善几天后再次加重【治疗】1 保守治疗1.1抗生素:参照美国儿科学会的临床指引,应选择抗-内酰胺酶的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第二及三代头孢)。大环内脂类耐药性很强,其主要作用不是抗菌而是抗炎,临床采用较少;喹诺酮类则不推荐在儿童中使用,同时不推荐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使用时间:急性鼻窦炎2周,或者在脓性引流消退后继续用药一周;慢性鼻窦炎:目前尚没有关于慢性鼻窦炎抗生素长期疗效的相关文献报道,唯一一项

11、相关研究,结果是阴性的 鼻内镜鼻窦手术后2周。对青霉素过敏的患儿,可更换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他们都可作为一线治疗用药。1.2 糖皮质激素:推荐鼻用糖皮质激素,大量研究显示局部激素治疗儿童鼻-鼻窦炎是安全有效的。使用时间 急性鼻窦炎2-3周慢性鼻窦炎和鼻内镜鼻窦手术后3-6个月。不推荐常规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1.3 黏液促排剂:有助于鼻腔和鼻窦分泌物的稀化、溶解和排出,可用于鼻-鼻窦炎的辅助治疗。手术后给予黏液促排剂对改善黏液纤毛传输功能,促进术后恢复有一定作用。1.4 抗组胺药:推荐口服第二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流涕、鼻痒、喷嚏及咳嗽等症状,多用于急性鼻窦炎,疗程一般不少于2周。1.

12、5 血管收缩剂。可缓解鼻塞症状,以低浓度麻黄素(0.5)或盐酸羟甲唑啉为主,连续应用时间不超过7天。1.6 辅助治疗。负压置换术和鼻腔冲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生理盐水和高渗盐水(3.5%)冲洗鼻腔均有效,且高渗盐水的效果好于生理盐水。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经证实无效,不推荐使用。1.7 针对全身伴随性疾病的处理。如胃食管反流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治疗。大多数儿童对恰当的药物和保守治疗较敏感。有资料显示40的儿童急性鼻窦炎可以不治而愈,而且儿童慢性鼻窦炎在成年后可能有自然痊愈倾向。2 外科治疗2.1 下鼻道鼻窦造口术经证实无效,不推荐使用;不提倡Caldwell-Luc手术,因其会损伤未萌出的牙齿。2.2

13、腺样体切除术对治疗儿童鼻-鼻窦炎有良好效果。系统药物治疗无效且伴有腺样体肥大时,可考虑行腺样体切除术。2.3 儿科FESS手术适应证:a 绝对适应症:1. 囊性纤维化患者因巨大鼻息肉或鼻腔外侧壁内移引起完全鼻阻塞2. 眶脓肿3. 颅内并发症4.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5. 粘液囊肿或粘液脓性囊肿6. 真菌性鼻-鼻窦炎b. 相对适应症:经合理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鼻-鼻窦炎,在排除全身疾病后,可采取鼻窦内镜手术。手术仅限于筛窦部分切除术:切除钩突,伴或不伴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开放筛泡,一般来说已足够。手术后随访和术腔处理:术后清理可在23周后,清洗术腔,去除坏死组织、血痂和干痂,分离粘连,取出中鼻道支撑物

14、。术后的鼻腔冲洗和局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应持续3个月以上。第五节 中耳炎一、急性中耳炎【诊断】必须满足三个标准:迅速发生的病史,中耳渗液的存在,中耳感染的症状和体征1、临床表现:(1)耳痛:不能表达的婴幼儿表现为搔耳、摇头、哭闹不安,易激惹(2)发热(3)耳漏:部分患儿鼓膜穿孔后有流脓或者流血、流脓血(4) 听力减退及耳鸣:部分患者病程初期有耳闷、耳鸣、听力检查退、甚至眩晕(5)全身症状:表现不一,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身症状较重,可伴消化道中毒症状 2.查体:(1)鼓膜:充血、水肿、膨隆,穿孔时可见鼓膜穿孔处有博动性亮点甚至溢脓,少见大穿孔;(2)触诊:部分患者乳突部可有压痛3.辅助检查:

15、(1)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耳聋,程度为气导下降轻、中度不等。(2)血常规:部分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治疗】1.全身治疗: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全身症状重者可给予补液等支持治疗。用药时间不可过短,一般以7-10天为一疗程,切不可仅用药2-3天,患儿临床症状减轻即停药。这种易致急性中耳炎复发和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如患儿就诊时病情较重或已用过青霉素类药物无效,则可选用广谱的头孢类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后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敏感药物。2.局部治疗:1)局部滴耳(1)鼓膜未穿孔:a.2%酚甘油减轻局部充血、止痛或者使用水溶性抗生素滴耳剂滴耳;(2)鼓膜穿孔后:a.3%双氧水清洗耳道脓液或者吸引器将脓液吸净;b. 水溶性抗生素滴耳剂滴耳,禁止使用粉剂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