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郎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5536919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郎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郎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郎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郎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郎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郎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郎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文献通考对古代农业生产有过如下一段描述:“圩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来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这说明()A.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 B.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C.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开发 D.宋代政和年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水患灾害2.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南宋以后()A.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经济重心基本转移至南方C.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 D.中原成为棉花种植

2、的中心3.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A耧车B翻车C曲辕犁D筒车4.“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 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 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 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 小农经济的停滞性5.宋代范成大有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该诗描绘了中国古代经济()A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注

3、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D人们生活美满幸福6.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该材料反映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D.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7.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在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 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C. 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8.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

4、六日商贾,阜通货贿。”材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A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B重视和鼓励商业发展 C提倡“工商皆本” D强调耕战以加强中央集权9.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A.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D.社会主流观念改变10.唐朝时广东地区“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明清时,出现了“惟知贪财重利,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

5、. 农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农作物产品逐步商品化 C. 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D.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11.盐引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明朝政府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盐商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盐,再把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反映了明朝()A.食盐业被政府严格控制 B.政府对盐商采取扶植政策 C.食盐市场出现官商勾结 D.食盐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12广东新语所载诗曰:“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首诗说明()A明清“海禁”政策导致白银大量内流 B闭关锁国政策下官营贸易的兴盛C官营丝织品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D清初行商制度是官商结

6、合的产物13.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4.有历史学家指出:“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此变化源于()A 西欧发生的“商业革命” B “海上马车夫”荷兰沟通世界C 蒸汽轮船用于远洋航行 D

7、 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海上探险15.17、18世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封建国家推行了两种甚至截然相反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重商主义。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 都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都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C. 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都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16.到了15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穆斯林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的商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C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 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17.“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

8、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 B C D 18.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的价格达1至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这反映了( )A. 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商要道被阻断 B. 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因素C. 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香料 D. 价格革命导致欧洲商品价格暴涨19.下图反映

9、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动植物及贵金属的流动方向。按移民、黑奴、玉米、白银的流动方向,顺序对应正确的是()A B C D20.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第二次工业革命21.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则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

10、永远一去不返了。”这主要反映了( )A. 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B. 铁路运输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废除C. 铁路运输消除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D. 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22.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 手工工场生产形式 B.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 机器大工业生产 D. 城市化生活方式23.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

11、石油公司。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A. 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 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了变化C. 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 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24.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A 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B 资本积累的完成C 科学技术的进步 D 市场的需求25.下列几幅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图片,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12、 B C D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30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相对应于16-18世纪的欧洲商业革命,一些学者认为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其主要表现为全国五大经济区域的形成以及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而我们如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这一时期也恰恰是欧洲人因美洲白银的获得和日本人因本国银矿的开采对中国产品需求急剧增加的时期。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明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和清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就是白银货币化的具体体现。凭借着白银,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被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材料二 由于商

13、业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富庶地区有着较高的生活水准,然而,明清时候的中国,技术创新并没有鼓励性的回报,理论极不发达;最重要的是,新儒家意识形态没有面临重大的挑战,而商人无法利用他们的财富来获取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权力从而抗衡国家的权力。与欧洲情况不同的是,晚期中华帝国维持灿烂的商业的原因不是新儒家世界的衰弱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而是帝国庞大的领土和人口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和王朝中期特有的长期政治稳定。材料三 顺治末年(1660年左右),清政府下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庄(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记(1)根

1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8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因。(6分)(3)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政府采取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2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徽商遍布天下,以致世有“无徽不成镇”之谚。徽商是一支很有影响力的商人集团,其资产之盛、足迹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