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师大附中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5533824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河南省师大附中中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河南省师大附中中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河南省师大附中中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河南省师大附中中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年河南省师大附中中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河南省师大附中中考历史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南省师大附中中考历史模拟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19.0分)1. 对如图三幅图所反映主题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灿烂的唐朝文化B. 强大的秦汉时期C. 古代中外交流D. 中日贸易往来2. 这是一件记载商王疑似得了疫疾的文物,卜辞原文是:“乍(疫),父乙,妣壬豚,兄乙豚,化口”意思是疫情突发,为众人御除病疫举行了一系列祭祀先人的行事。这件文物可能是()A. 司母戊鼎B. 甲骨文C. 竹简D. 史记3. 在西北、中原乃至长江流域发现的唐代墓葬有很多胡人、骏马、骆驼等陶塑,这在隋唐以前不多见,宋代以后几乎绝迹。这体现了()A. 唐朝对外交流兴盛B. 丝绸之路在唐朝开通C.

2、隋唐时期无对外交流D. 阿拉伯人是沟通桥梁4. 近现代文白之争及其反思中指出:“民智才能国强,而文言造成的言文分离使一些粗通文字的中国人即使识字也无法读懂文章,无法掌握相关的知识”。为此,近代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了()A. 洋务运动B. 变法维新C. 武昌起义D. 新文化运动5. 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出:“它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特决定自1933年起,每年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它指的是()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八七会议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6. 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写道:“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友军的协作是

3、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争;没有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这段话说明了()A. 八路军在解放战争中的巨大作用B.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C. 友军指的是国民革命军D. 军阀割据局面结束的重要原因7. 最早于1926年,由大兴车行开始聘请2名日籍技工,购入进口钢管和接头,正式进行自行车架的组合、焊接和油漆,配以部分进口零部件组装成红马,白马牌自行车销向市场,这是最早的国产自行车。材料体现了()A.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依赖外国技术B. 中国交通运输近代化起步很晚C. 中国第一辆自行车出现在1926年D. 抗日战争冲击了中国近代企业8

4、. 如表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历年发展情况,对该表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单位:个、户(1953)。千个、千户(1954-1956)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社数15068114634994其中高级社150.20.5312初级社15058114633682参加的户数274852229716921111713其中高级社2059124076874初级社27279322851688134839A. 1954年比1953年入社户数少B. 表格反映了三大改造的成果C. 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积极性D. 人民公社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9. 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这

5、样写着:“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他们是六亿人民的共同意志的表达者。”袁水拍描述的是()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10. 1979年,习仲勋说:“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这方面,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为此,国家决定()A. 设立经济特区B. 开放沿海城市C. 设经济开放区D. 设特别行政区11. 拜占庭文明立足于东方希腊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

6、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材料体现了拜占庭文化的突出特点是()A. 基督文明B. 兼收并蓄C. 影响深远D. 民主先河12. “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天皇成为最高的土地有所有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得到提高。”这说明()A. 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B. 农民是这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C. 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D. 这次改革限制了天皇的权力13. 拿破仑说:大革命是法国的爱国志上同欧洲暴君间的殊死搏斗。这体现了拿破仑()A. 反抗封建君主的态度B. 推翻了欧洲封建制度C. 损害了欧洲人民利益D. 将大革命推向了高潮14. 独立运动未能扭转拉丁美

7、洲的民族分裂之势,甚至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分裂的拉丁美洲民族无法抵御欧美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未能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这段话说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A. 没有取得民族独立B. 导致民族分裂C. 遗留有分裂的问题D. 没有推翻殖民统治15. 美国内战中提到这样一段话:“假如我一个奴隶都不解放,就能挽救联邦,我会这样做;如果为了挽救联邦,我们必须解放所有奴隶,我也会这么做。”这段材料体现了解放黑奴的根本目的是()A. 实现美国独立B. 实现黑奴自由C. 防止国家分裂D. 扭转战争局势16. 斯大林认为,重工业是工业化的基础,轻工业、农业是次要的、处于从属地位,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

8、关系可以不予顾及。他的这种想法导致了()A. 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者B.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C.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D. 国家轻重工业比例失衡17. 这是一场极为深刻的改革,它使联邦政府的职和权都空前集中。与前任政府相比,此时的联邦政府保证人民免于匮乏,提供社会保障,政府成为调整劳资关系的中介者。这场改革指()A. 经济大危机B. 罗斯福新政C. “新经济”D.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18. 一对中年夫妇拉住铁丝网那边一个男孩的手他是他们的儿子,昨晚去西柏林的朋友家聚会,第二天一早回家,竟不能成行。年轻的保罗一直想着西柏林的恋人英格,清晨当他跑到通向西柏林的街口时惊呆了,那里多了一道铁丝网。“铁丝网”出现的

9、原因是()A. 美苏冷战B. 二战胜利C. 欧洲联合D. 马歇尔计划19. 人应当像基督教要求的那样“轻视自己”,还是像古代哲学家所说的那样充当“万物的尺度”?这是这个时期人们思想的根本问题,而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体现该时期思想的作品是()A. 物种起源B. 共产党宣言C. 向日葵D. 神曲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0. 根据下列图片,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自拟题目,史实正确,体现事件之间的联系。)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一幅镶嵌画,查士丁尼大帝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描绘了查士丁

10、尼皇帝及其随从手捧圣餐杯盘和祭品向基督献祭的场景。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主持编辑一个新法典。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成义法,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时期至查士丁尼为止所有的法律和法学著作。它标志着罗马法本身已发展到极其发达、完备阶段,对以后欧洲各国的法学和法律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材料二:如图是在中国法院博物馆的“古代审判”展厅陈列的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朕匜(音yingyi)。匜是先秦时代礼器之一,用于“沃盏(

11、浇水洗手)”之礼,其功用与瓢相似,“卓匜沃盏”是先秦祭祀典礼中的重要礼仪。该青铜器内刻有铭文,记叙了西周时期一起奴隶买卖纠纷的经过。亻朕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奴隶制社会施用罚金的实例。奴隶主用意在于增加奴隶制国家的财富,也包含了一定的防止错杀滥形的因素。朕匜判例反映的法律制度主要有:量刑在殷商基础上有所发展,出现刑等,趋于严酷。国家设专职掌管刑狱。判决书已有一定格式,内容也较全面,这说明西周肯定存在着成文法。 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东罗马帝国和西周时期在法律方面的相同点;并再找出一处其他方面的相同之处。材料二所涉及的史料属于什么史料?请举一例世界上其他国家留下的同类型法律史料。22. 阅读下列材料,

12、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于1911年10月4日颁行国歌;巩金瓯(u),承天帱(do),民物欣凫(f)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ho),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巩即巩固的意思,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整,亦用以指国土,所以巩金瓯有巩固国土的意思。意思是国土如金瓯巩固,受天覆庇。民众万物如野鸭嬉于水藻般欣悦。喜见同袍,有幸遇着太平时世,真是和乐自得。帝国蒙上苍保佑。青天高高在上,大海翻腾不息。 材料二: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教育部于1912年2月发布征集国歌的广告,于2月25日刊登一份应征作品: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蒙光,锦绣河

13、山普照。吾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随后教育部又得到章炳麟、张褰、汪荣宝等人的回复。其中正荣宝的卿云歌在国会中演奏: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材料三:1915年,袁世凯已经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裁,负责制定国歌的政事堂对以前歌颂辛亥革命礼赞民主共和的作品都不满意,只好重新创作出中华雄立宇宙间,其中有两句歌词是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这首歌也引来众多批评质疑,主要问题是尧为先代君主,禅让制是私相授受,百姓没有主权,与“五族共和”相矛盾,再加上“亿万年”,更充满复辟帝制的味道。歌词反映了清政府怎样的政治思想?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

14、否相符合?根据材料二和相关史实,指出当时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中对国歌的批评质疑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思想观念,并分析这种思想观念出现的原因。综合以上探究,你对一个国歌的存在意义有何认识?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七十年科技大事年表 194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 1953年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座汽车制造厂 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1958年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1960年第一批国产脊髓灰质炎病毒活疫苗第一枚探空火箭 1966年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1969年第一座卫星地面接收站第一台磁带录像机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自

15、行研制大运载火箭 1978年制定星火、863、火炬、攀登计划 1983年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钕铁硼永磁材料 1984年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首创准晶体研究重要成果 2003年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2015年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诺贝尔医学奖 2019年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材料二: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中科院院士王方定老人描述曾经的经历:“房间里摆满了床,连厨房里放着一个上下铺那里的海拔高,水最高只能烧到80摄氏度,馒头都蒸不啊到西北去会害怕?不会啊,那是我们的光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