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5533779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经此一战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建立的新王朝培育了后世中华民族的文明基础”。这段话中的“它”指的战争是()A. 涿鹿之战B. 阪泉之战C. 牧野之战D. “国人暴动”2.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A. 分封制B. 世袭制C. 禅让制D. 宗法制3.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

2、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如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A. 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B.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 洋务运动破产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4. “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仅向本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秦朝的哪一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5. 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 统一国家的建立C. 繁荣与开放D.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6.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3、A. 台湾府B. 宣政院C. 澎湖巡检司D. 西域都护7. 中国扩展自己的海上力量,是受最内在的动机所激发,而绝非一次探险。作为一个新建王朝,明朝需要威望,而威望的实现则是需要外国访客带着货物到中国,然后中国人把它们作为象征性的“贡品”接收下来。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尽管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但他们还是在追求一种外交上的认可。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张骞通西城B. 玄奘西游C. 鉴真东渡D. 郑和下两洋8. 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折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日见增昂中外均无裨益。”他的奏折最

4、能说明()A. 清朝的官僚体制日益腐败B. 文字狱阻碍了社会的发展C. 闭关锁国政策危害颇多D. 西方殖民势力己经侵入沿海地区9. 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这表达了贫苦农民希望()A. 发展资本主义B. 实现君主立宪C. 平均分配土地D. 集中社会财富10. 从设置西域都护,从文成公主入藏到宣政院的设置,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伊犁将军。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A. 政治的成熟与稳定B. 开放与革新C.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11. 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民主共和

5、的真正敌人,藏匿于几千年来的思想传统,因此必须从思想文化上冲破封建禁锢。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A. 辛亥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B.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补课D. 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指导12. 19241927年间,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的爆发。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有可能遇到的事情是()A. 参加五四运动,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B. 在报纸上看到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新闻,了解国共开始合作C. 从新闻媒体得知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D. 从东北来的客人带来消息:沈阳的日军进攻中国东北军13. “自我纠正”指在发现自己的错误之后,主动调整,

6、纠正错误。以下体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自我纠正”的历史事件是()A. 中共一大B. 古田会议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14. 2019 年春晚分会场之一的长春,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被誉为“中国汽车城”。这一美誉主要是源于()A. 土地改革的开展B. “一五”计划的实施C. 三大改造的完成D. 市场经济的建立15. 1971年10月的一天,毛泽东十分高兴地作出决定:“派一个代表团去联大,让乔老爷(乔冠华)做团长。”“乔老爷”此行的最大收获是()A.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 中日建立了外交关系16.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

7、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又称贱籍制度,下列有关种姓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 高种姓和低种姓几乎都隔离而居B. 婆罗门不会从首陀罗手中接过食物和酒水C. 各种姓实行内部通婚D. 下一等级能从事上一等级所从事的职业17. 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A. 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B. 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C.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D. 莫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18. 等级身份制违背了其民族崇尚平等的特性,资产阶级、农民等承担着全部税收负担,

8、却受到贵族阶层鄙视。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力量增长,这种经济地位和身份地位极不对称加速了革命的爆发。这场革命是()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C. 法国大革命D. 俄国二月革命19.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我们不应把这两场革命(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A. 法国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B. 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C.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D. 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20.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推进,苏联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的问题。斯大林认为,这说明了两

9、个问题:一是小农个体经济已无法满足工业化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二是农村资本主义势力利用新经济政策对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他据此提出了实行()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运动D. 两个五年计划21. 1933年5月,面对因经济危机而陷入极端贫困的民众,美国联邦救济署把单纯救济的方案进行修改,这一做法极大地恢复了失业者的自尊心和自立精神,受到广泛赞誉。美国政府的做法是()A. 逐渐恢复银行信用B. 规定雇员的谈判权C.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 推行“以工代赈”22. 20世纪30年代美国充当了欧洲绥靖政策的积极伙伴。一件事情的发生,促成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外交和对日绥靖政策

10、的终结。这件事情是()A. 九一八事变爆发B. 德国闪击波兰C. 日本偷袭珍珠港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23.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这里的“进程”指的是()A. 两极格局B. 多极化趋势C. 经济全球化D. 单边主义24.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曾说过:“直到20世纪中期以前,人们普遍认为,那些即将脱离欧洲殖民主义的国家注定将要陷入永久的依赖和落后。东亚的崛起告诉人们,情况不是这样。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的转变已经

11、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可见导致世界重心东移主要原因是()A.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 和平共处对外政策的推行D. 香港和澳门的和平回归25. 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A. 成立合作社B. 赎买政策C. 无偿没收D. 政企分开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26.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一中的三幅示意图分别反映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其中图二所示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12、 材料二: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序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奏考帐。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材料二中反映了宋朝官制有何特点?其目的何在? 材料三: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针对材料三中的问题,明太祖是如何做的?根据材料概括他这么做的理由。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27.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和抗争史。阅

13、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史】 材料一:“八国联军侵清朝,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材料一中“北京两次被占领”指的是哪两次战争?为什么说“辛丑年里泪盈盈”? 【探索史】 材料二: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李氏一生,虽力所能及地推进改革,但终究不敢破格,周旋于列强之间,功不可没,最终却“国人皆欲杀”。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着清朝的衰落与悲凉的晚景。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李鸿章极力推进的“改革”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口号是什么?李鸿章周旋于列强之间,功不可没,最终却“国人皆欲杀”。请举一例说明“国人皆欲杀”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抗

14、争史】 材料三:众所周知,这片租借地是德国用武力夺取的,鉴于和会接受的民族自决与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政府要求和会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租借地、铁路和其他一切权利归还中国!“如果和会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演讲材料三中的“中国政府”指的是哪一政府?外交家顾维钧的合理要求被拒绝后,引发了中国哪一运动?这一运动对民族精神的升华有何影响?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就是尊重历史,注重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才能更好地走未来的路,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原因。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你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教训?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

15、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 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材料二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外交大事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1918年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1919年参加和会,中国收回权利的要求遭拒绝,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会议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交给日本材料三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费精神财富广大青少年要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