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5533746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百家争鸣”反映的社会实质是()A. 孔子的教育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C. 夏桀残暴统治使得民怨声四起D. 一百多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由此说明()A. 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外友好往来的突出标志B. 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通道C. 丝绸之路在现代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D. 丝绸成为中国的名片3.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 南宋经济的快速发展B. 宋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C. 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D.

2、宋朝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4. 明末清初持续40年的战乱,使南北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到清王朝建国的时候,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一片凄凉。山此可见,清王朝面临的重大问题是()A. 如何收复台湾B. 如何恢复经济C. 如何管理西藏D. 如何统一思想5.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这一观点()A. 正确评价了鸦片战争的影响B. 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C. 指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D. 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6. 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其理由是()A. 辛

3、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自由C. 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D. 辛亥革命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7. 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许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这说明()A. 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B. 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C. 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 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8. 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 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B.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抗战C. 从国共对峙到国共合作D. 抗日战争的胜利9.

4、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众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该材料表明李鸿章主张()A. 限制民族资本B. 追随外国资本主义C. 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D. 保护民族资本10. 如表是“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统计表”,这表明当时我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52年71.8%6.9%0.7%1.5%19.1%1956年7.0%0.1%7.3%53.4%32.2%A. 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B. 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5、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1. “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B. 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C. 中国政府的正确决策D.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12. 下列选项不符合“古代亚非文明”这一主题的是()A. 古代印度文明B. 古希腊文明C. 古代埃及文明D.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3. 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的社会历史状况,下列可供他查阅的是()A. 马可波罗行纪B. 天方夜谭C. 汉谟拉比法典D. 荷马史诗14. 14世纪前后,西欧各国萌发了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A. 雇工分工合作兴起B. 人文主义思潮流行C. 哥伦布“

6、发现”美洲D. “三角贸易”开始15. 如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序号为枪支火药等,那么序号分别对应()A. 黑奴、黄金B. 黑奴、茶叶C. 黄金、枪支D. 烟草、丝绸16.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历史上,一批又一批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洋务运动A. B. C. D. 17.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A. 改变社会性质的变革B. 西方的殖民侵略

7、C. 资产阶级民主在亚洲确立D.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18.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历史,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A.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B. 九国公约的签订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D.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19. 罗斯福新政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严格规定产品数量、价格、销售范围、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一举措反映了美国()A. 工业企业产量增长B.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控C. 计划经济体制完善D. 经济危机得到根本缓解20. 某学者在其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一文中认为,“全球化,不折不扣的是一个名称,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作一

8、件价值连城的奖品,发达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 全球化推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大发展B. 全球化更加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C. 全球化会极大地带动落后国家的发展D.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21. 当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时候,各国、各地的交流就伴随人们左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30年,日本派遣第一批遣唐使来唐渴望采纳中国文化和政治模式。649年,日本朝廷发动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改革,将日本重建成一个在法律、军事制度等和唐朝相似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结合所

9、学知识,另举一例古代中日交往的史实? 材料二早期近代(1450-1750年)是全球的一个新时代,世界历史的许多重大主题在早期近代发生了变化。由于得到航海技术的支持,许多文明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网络大到全球范围,突破了以前的国际联系。到1750年,世界上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完全孤立的社会。材料中“一个新时代”开始的事件是指什么?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认识。 材料三华盛顿会议后缔结的九国公约中,提出要尊重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并确认了中国市场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危害是什么? 材料四在万隆会议前两天的发言中,有些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把矛尖指向中国。周恩来临

10、时发表了18分钟的演讲,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材料四,周恩来解决会议矛盾的方案是什么?万隆会议取得成功有哪些重要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对外交往?22.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孔子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指出材料一中“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的事件是什么?运用史实,说明孔子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有哪些? 材料二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它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

11、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 -世界文明史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中“独特社会”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三邓小平:“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的观点? 材料四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特别是电力的发明大大促进工业的发展。前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人类从分散向整体的跨越,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 材料五近代产业

12、革命后,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和环境问题不断发生,英国伦敦发生多起有毒烟雾事件。阅读材料四、五谈谈你对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150字。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急剧变化,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百家争鸣”反映的社会实质是春秋战国的期社会急剧变化。 故选:B。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答本题需掌握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本题以

13、百家争鸣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能力。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罗马),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开辟了中国与西方联系的先例,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在传播中华文明的同时,也丰富了汉朝的经济文化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汉武盛世的形成。A符合题意。BCD表述不全面。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丝绸之路开辟了中国与西方联系的先例,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本题主要考查了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3.【答案】B

14、【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以判断,医疗、歌舞、蹴鞠等都属于社会生活范畴,共同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故选:B。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的史实。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本题为主题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具有共性的几个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这几个历史事件,从中找到其共性,对比各选项即可找出答案。4.【答案】B【解析】明末清初持续40年的战乱,使南北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到清王朝建国的时候,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一片凄凉。山此可见,清王朝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如何恢复经济。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

15、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故选:B。本题考查了清朝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5.【答案】B【解析】西方学者的话片面强调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客观积极作用,没有认清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故这一观点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 故选:B。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知道鸦片战争是英国对我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6.【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