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售后服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8)(1)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504011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售后服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8)(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售后服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8)(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售后服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8)(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售后服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8)(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售后服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8)(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售后服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8)(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售后服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8)(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其兴旺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据世界银行公布的统计材料,19801998年,全世界农业和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从7和25下降到5和20,而服务业却从56上升到61。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升到70左右,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目前,我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现代化,不能没有兴旺繁荣的服务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加快

2、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并把扩大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作为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服务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居民消费、缓解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增长。1989年我国的服务出口在全世界名列第27位、进口居第32位,到2O00年服务出口301亿美元,进口 359亿美元,服务贸易总额660亿美元,居世界第

3、12位。但是,由于我国服务贸易起点低、基础差,缺乏国内的产业支撑,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差 我国服务业总量不足,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而且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200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322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占GDP的比重为336。服务业从业人数2001年底为202亿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27.7。从1980年到1998年,服务业增加值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低收入国家从30上升到38,中等收入国家从46上升到56,高收入国家从59上升到65。服务业落后使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

4、很大的制约。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不如工业,除旅游等少数行业外,多数服务贸易领域处于逆差状态。2000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为660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28700亿美元的23。而同期美国服务贸易总额达4735亿美元,占全球的165,是我国的7倍多。我国的服务贸易近些年来一直都处于逆差状态,并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1998年至2000年分别为48亿美元、55亿美元和58亿美元。加入WTO后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逆差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2、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19851996年,我国服务出口总额中,旅游服务一直居于首位,其比重由276升至365;金融服务所占比重保持不变,一直在19

5、左右;运输服务的比重有所下降,由271降为19。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服务业则是明显的弱项,1985年这类产业在服务进口额中所占比重为229,1996年剧增为524,是使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日益增大的重要因素。 3、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较低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我国许多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试点的,从1998年至2000年服务业各行业外商实际直接投资比重的三年平均值来看,超过10的只有房地产业,为13.2;超过5的只有社会服务业,为6.1;其他行业都很低,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为3.3、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为24、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为0.2、教育文

6、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为0.2。 4、服务贸易管理滞后由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国际社会要求一国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协调和管理。目前,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对外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服务业的统计也不规范,在行业划分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有许多不符合国际惯例。 5、服务贸易立法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严重滞后,直到近年才有较大的改观,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海商法、律师法等法规,但与服务贸易广泛的内涵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要求相

7、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关于服务业的一般性法律,现有立法未成体系,相当一部分领域法律处于空白状态,已有的规定主要表现为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内部文件,不仅立法层次较低,而且缺乏协调,从而影响了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 二、加入WTO对我国服务业的影响 我国加入 WTO已经一年,我国服务业市场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将对我国服务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1、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出口将得到更多的机会我国服务贸易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行业存在着比较优势,例如在国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远洋运输服务、人造卫星发射服务,以及旅游服务方面。2001年,我国

8、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及涉外咨询全年完成营业额112.3亿美元,年末在外人数约400万人。在旅游业方面,2001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177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六。服务贸易自由化将会带动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对国内旅游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这是由于入境旅游方面限制条件变得宽松,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将会增加;同时外资全面进入我国旅游业之后,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力度都将有所加强。 2、服务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放宽限制、开放市场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加入 WTO,服务业部分行业的市场准入,将不再仅仅受国内有关部门的控制,而是要执行我国政府对世贸组织的承诺,这将有利于打破国内部分行业的垄断局面,增强

9、国内服务市场的竞争性,有利于国内行业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促使国内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金融、电信等行业引入适度的竞争,一方面可以促进这些行业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金融、电信等服务的价格,从而提高制造业和整个社会的竞争能力。 3、有利于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不仅仅体现于厂房、公路、通信、电力供应等硬件的好坏,越来越多地体现于金融、分销、专业服务等生产服务的完备与质量等方面。我国服务业总体上落后,而生产服务更为落后,这正是外国投资者看中我国市场的重要原因。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将吸引更多的外资进人我国服务业,这将有力地促进服务业,特别

10、是生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改善我国投资的软环境,进而带动国内整个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引入新的服务种类我国服务业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服务种类、品种的缺乏,许多服务领域需要填补“国内空白”。在世界贸易组织划分的143个行业中,我国商业化的税务服务、民意测验服务、安全调查服务、信用查询与分析服务等行业,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在许多行业,具体的服务领域、服务品种还存在大量空白。服务市场的开放和外资的进入,将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我国服务业发展中的各种空白,使服务业得到全面的发展,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种需要。 5、有利于在更深的层次上参与世界性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服务业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大发展后,

11、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也在酝酿着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加入WTO,有利于我国借发达国家向海外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之机,吸引外国投资,改善我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有利于我国服务提供者进入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同时,加入WTO,也将给我国的服务业带来严峻的挑战:一些行业的市场份额将被挤占,一些企业的生存将受到威胁,一部分优秀人才将会流向外资企业,一些领域近期将减少就业机会等。但总的看,如果我们步伐稳妥,应对得当,措施得力,这些消极影响是可以消除或减少到最低限度的。 三、增强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

12、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增强我国服务业竞争力。 1、优化服务行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科技、会议、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是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组改造传统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农业服务等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 2、优化服务业企业组织结构增强大企业实力,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大力发展连锁

13、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等新型业态。放手发展中小企业,鼓励经营方式灵活、服务品种多样、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发展,满足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3、优化服务业地区结构中心城市要按照城市功能定位的要求,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有条件的要逐步实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具有交通、商贸、旅游等特定优势的中小城市,要进一步突出特点、强化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其他地区和农村,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服务行业。 4、加快企业改革和重组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行业,要逐步放宽对非国有经济的准入限制和扩大对外开放。除少数企业外,要通过各种形式,逐步改制为多元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或责任公司。 5、放宽服务业市

14、场准入改变部分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低的状况,按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放宽部分行业市场准入的资质条件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凡鼓励和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国内投资者以各种方式进入。改革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制度,大幅度减少行政性审批。 6、推进部分服务领域产业化以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为原则,加快推进适宜产业化经营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将各类事业单位划分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营利性事业单位都要改制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 7、

15、促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学校、医院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有条件的机关后勤服务设施都要面向社会开放。除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另有规定外,上述机构都要改制为独立法人企业。 8、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有计划地在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有序扩大实施范围和领域。 9、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要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投资,作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国家鼓励的服务业建设项目的贴息或补助,以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银行要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积极向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及其建设项目发放贷款。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10、扩大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调整城镇规模结构,扩大城市服务消费群体。 11、加强对服务业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服务业摆到与农业、工业同等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