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版)最新电大《医护心理学》形考作业任务01-03网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电*** 文档编号:135489178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更新版)最新电大《医护心理学》形考作业任务01-03网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更新版)最新电大《医护心理学》形考作业任务01-03网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更新版)最新电大《医护心理学》形考作业任务01-03网考试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电大医护心理学形考作业任务01-03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医护心理学形考共有3个任务。任务1至任务3是客观题,任务1至任务3需在考试中多次抽取试卷,直到出现01任务_0001、02任务_0001、03任务_0001试卷,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01任务01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1. 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称为 A. 迁移 B. 定势 C. 暗示 D. 功能固着 E. 知

2、觉特点2. 吃完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现象称为 A. 感觉适应 B. 联觉作用 C. 感觉作用 D. 感觉补偿 E. 感觉对比3.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称为 A. 情绪 B. 感觉 C. 知觉 D. 思维 E. 记忆4. 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为 A. 性格 B. 情绪 C. 人格 D. 感觉 E. 知觉5. 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学流派是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完型主义 D. 精神分析 E. 构造主义6.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

3、定的意义,这是知觉的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稳定性 D. 理解性 E. 恒常性7.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称为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E. 幻觉8. 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常常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的观点称为 A. 社会影响的观点 B. 自我评价的观点 C. 心身统一的观点 D. 主动调节的观点 E. 情绪作用的观点9. 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称为 A. 情感 B. 情绪 C. 认知 D. 思维 E. 行为10.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低层次为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自我实现 D. 自尊需要 E. 归属需要11.

4、情绪带有的特点不包括 A. 情境性 B. 短暂性 C. 外部性 D. 社会性 E. 不稳定性12. 根据内容,记忆的种类不包括 A. 运动记忆 B. 形象记忆 C. 逻辑记忆 D. 机械记忆 E. 情绪记忆13. “食、色,性也”指的是人的需要类型为 A. 生理需要 B. 精神需要 C. 道德需要 D. 社会需要 E. 文明需要14. 人在动物园中看到狮子,丝毫不会有害怕的感觉,但看到迎面跑来一头狮子时会惊恐万分,引起这种情绪反应的因素是 A. 刺激 B. 环境 C. 认知 D. 生理 E. 病理15. 情绪出现问题后的调节方法不应采取的为 A. 适度活动 B. 音乐疗法 C. 自我暗示 D.

5、 不停宣泄 E. 放松训练16. 对于复杂的工作要提高学习效率应保持的情绪状态一般为 A. 很低焦虑 B. 较低焦虑 C. 中等焦虑 D. 较高焦虑 E. 很高焦虑17. 人格形成的标志为 A. 自我意识与社会化 B. 独立经验与道德化 C. 共同经验与社会化 D. 遗传素质与环境 E. 自我成长与教育18. 人的外部感觉不包括 A. 味觉 B. 痛觉 C. 触觉 D. 机体觉 E. 温度觉19.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 A. 感觉对比 B. 联觉作用 C. 感觉作用 D. 感觉补偿 E. 感觉适应20. 一种使人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轻微而持久的

6、情绪状态称为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感情 E. 感觉21.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指的是 A. 人格的整体性 B. 人格的稳定性 C. 人格的独特性 D. 人格的社会性 E. 人格的倾向性22. 最早提出心理护理的护理科学的先驱是 A. 南丁格尔 B. 艾宾浩斯 C. 马斯洛 D. 罗杰斯 E. 斯金纳23. 提出人本主义学派的学者是 A. 弗洛伊德 B. 艾宾浩斯 C. 华生 D. 罗杰斯 E. 斯金纳24. 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己、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指的是 A. 能力 B. 性格 C. 气质 D. 意志 E. 情绪25

7、. 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人们遇到突如其来的紧急事故时就会出现应激状态称为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感情 E. 感觉26. 人格的特性不包括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独特性 D. 社会性 E. 外倾性27. 人脑对当时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称为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E. 想象28. 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等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称为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E. 幻觉29. 认为万物以人为贵,也就是“人为万物之灵”、“人定胜天”的理论称为 A

8、. 情欲论 B. 人贵论 C. 形神论 D. 知行论 E. 性习论30. 提出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是 A. 魏特默 B. 詹姆士 C. 华生 D. 皮亚杰 E. 冯特二、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40 分。)1. 记忆有哪些基本规律?参考答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的发展速度较快,后来逐渐缓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因而发现遗忘发展先快后慢的规律。(5分)关于遗忘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衰退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说: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

9、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5分)干扰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干扰说可用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5分)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遗忘的情况,也是常有的:如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致使一些学过的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5分)2. 知觉有哪些基本特征?参考答案: (1)选择性: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每一时刻里,作用于人的

10、感觉器官的刺激也是非常多的。我们总是把某些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2)整体性:客观事物具有多种属性。当客观事物作为刺激物被人知觉时,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3)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我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4)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02任务02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1. 与心身疾病发病相关的心理学

11、因素不包括 A. 生活变故 B. 性格特点 C. 生活方式 D. 性别年龄 E. 不爱体力活动2. 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估计称为 A. 效度 B. 常模 C. 误差 D. 信度 E. 方差3. 以心身疾病下不作为的疾病是 A. 冠心病 B. 肺结核 C. 哮喘 D. 功血 E. 消化性溃疡4. 以下疾病作为心身疾病的是 A. 冠心病 B. 肺结核 C. 艾滋病 D. 骨折 E. 肺炎5. 社会动荡、战争、灾难、重大事故、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变化,该因素称为 A. 社会性应激源 B. 躯体性应激源 C. 文化性应激源 D. 心理性应激源 E. 环境性应激源6. 可以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

12、度称为 A. 效度 B. 常模 C. 误差 D. 信度 E. 方差7.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会谈法 D. 实验法 E. 作品分析法8. 应激的调节不包括 A. 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识态度 B. 提高社会支持 C. 适度采用防御机制 D. 学会放松技术 E. 不间断的宣泄9. 过度换气综合征可能是下列问题的反应形式 A. 急性应激反应 B. 慢性应激反应 C. 急性休克反应 D. 上消化道出血 E. 下消化道出血10. 那些在患者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当问题可以合理地期待发生,但不知为何没有发生的情景的提问方式称为 A. 例外提问 B. 奇迹提问 C. 循环提问

13、 D. 开放式提问 E. 封闭式提问11. 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称为 A. 心理咨询 B. 心理治疗 C. 心理干预 D. 心理保健 E. 心理督导12. 导致个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各种情绪反应的冲突和挫折等应激的生活事件,该因素称为 A. 社会性应激源 B. 躯体性应激源 C. 文化性应激源 D. 心理性应激源 E. 环境性应激源13. 患者将过去的情感转移到治疗师身上指的是 A. 反馈 B. 投射 C. 移情 D. 迁移 E. 反移情14. 心理治疗中往往要涉及个人的隐私,不宜在熟人之间做此项工作的原则为 A. 真诚原则 B. 保密原则 C. 计划原则 D. 中立原则 E

14、. 回避原则15. 告诉患者很多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是一种发展阶段常见的暂时的困境的技术称为 A. 一般化 B. 对峙 C. 解释 D. 共情 E. 自我表露16. 直接作用于人的躯体、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在应激现象称为 A. 社会性应激源 B. 躯体性应激源 C. 文化性应激源 D. 心理性应激源 E. 环境性应激源17. 心理治疗的发生作用的机制不包括 A. 治疗关系 B. 社会环境 C. 情绪的释放 D. 对治疗的期待 E. 对自身状况的理解18. 借助各种问卷、调查表和晤谈等方式,向了解被评估者的人了解情况,据此评估被评估者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评估方法是 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会谈法 D. 实验法 E. 作品分析法19. 因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改变而引起心理应激的刺激或情景,该因素称为 A. 社会性应激源 B. 躯体性应激源 C. 文化性应激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