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生活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中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547249 上传时间:2017-10-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将生活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将生活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将生活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将生活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将生活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将生活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将生活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摘要与关键词.1一、 将生活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的意义.1二、 如何在中职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1(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二) 、将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史穿插进数学教学中.2(三)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5(四)、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5(五) 、数学教学运用生活化.5三、结语.6参考文献.71浅谈如何将生活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中摘要:几千年来,人类一直研究着数学,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没有数学的发展,人类的生活举步维艰。生活和数学从来都是分不开的。如果能够将生活融入到中职数学中,使中职数学教学倾向于生活方面,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改变和整合教学

2、内容,设计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夯实所掌握的书本知识,还让学生们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关键词:中职数学 生活情境一、将生活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的意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精彩描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

3、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就要求我们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改变和整合教学内容,设计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设计数学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不仅让学生们可以夯实所掌握的书本知识,还让学生们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二、 如何在中职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 巧用游戏、故事创设情境爱玩好动是学生们的天性,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如在讲授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课时,

4、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从 0 开始依次2报出 5 的倍数。然后写出这个数列并观察有什么特点。通过游戏很自然地引出了数学问题。如在讲到指数函数的增减性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哲理小故事:1.01 的 365 次方=37.78343433289 1 的 365 次方=1;0.99 的 365 次方= 0.02551796445229 1.01=1+0.01,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1.01 的 365 次方也就是说你每天进步一点,一年以后,你将进步很大,远远大于“1” ;勿以善小而不为。1 是指原地踏步,一年以后你还是原地踏步,还是那个“1” 。0.99=1-0.01,也就是说你每天退步一点点,你

5、将在一年以后,远远小于“1” ,远远被人抛在后面,将会是“1”事无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2、环境营造,媒体辅助心理学告诉我们,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色彩鲜艳的对象,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由于电教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特性,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来模拟或再现生活场境,营造氛围,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如在教学正弦函数的图像一课时,我利用媒体播放正弦函数图像的作图过程,还播放了正弦函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学生被生

6、动、形象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时老师再提出“根据图像试着说出正弦函数的性质”问题,学生由于有了兴趣,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很自然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习更为主动、积极。(二) 、将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史穿插进数学教学中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通过将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史穿插进数学教学中,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1、在课堂上穿插数学小故事例如在讲数列这章时,我为学生讲了关于“0”的故事,大约 1500 年前,欧3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

7、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 ,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住,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

8、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 ,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而为了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告诫学生数学来不得半点马虎,我讲述了下面两则小故事。1962 年,美国发射了一艘飞往金星的“航行者一号”太空飞船。根据预测,飞船起飞 44 分以后, 9800 个太阳能装置会自动开始工作;80 天后电脑完成对航行的矫正工作;10 天以后,飞船就可以环绕金星航行,开始拍照。可是出人意科的是,飞船起飞不到四分钟,就一头栽进大西洋里

9、。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经过详细调查,发现当初在把资料输电脑时,有一个数据前面的负号给漏掉了,这样就使得负数变成了正数,以致影响了整个运算结果,使飞船计划失败。一个小小的负号,竟使得美国航天局白白浪费了一千万美元、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牛顿曾经说过:“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 ”我们平时学习数学,就应该有这种谨慎细心、一丝不苟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今后参加工作才能有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2、穿插一些趣味数学史学过几何的人都知道勾股定理。它是几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定理,应用十分4广泛。迄今为止,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已有 500 余种。其中,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证法在数学史上被传

10、为佳话。总统为什么会想到去证明勾股定理呢?难道他是数学家或数学爱好者?答案是否定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 1876 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伽菲尔德。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的一个小石凳上,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论,时而小声探讨。好奇心驱使伽菲尔德循声向两个小孩走去,想搞清楚两个小孩到底在干什么。只见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于是伽菲尔德便问他们在干什么?只见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 3 和 4,那么斜边长为多少

11、呢?”伽菲尔德答到:“是 5 呀。 ”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 5 和 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伽菲尔德不加思索地回答到:“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 5 的平方加上 7 的平方。 ”小男孩又说道:“先生,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伽菲尔德一时语塞,无法解释了,心理很不是滋味。于是伽菲尔德不再散步,立即回家,潜心探讨小男孩给他留下的难题。他经过反复的思考与演算,终于弄清楚了其中的道理,并给出了简洁的证明方法。他是这样分析的,如图所示:两个全等的 RtABC 和 RtBDE 可以拼成直角梯形 ACDE,则梯形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即5(ACDE)CD2ACBC2B

12、DDE2ABBE2(ab) 22ab2ab2cc2化简整理得 a2b 2c 21876 年 4 月 1 日,伽菲尔德在新英格兰教育日志上发表了他对勾股定理的这一证法。1881 年,伽菲尔德就任美国第二十任总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对勾股定理直观、简捷、易懂、明了的证明,就把这一证法称为“总统”证法。通过这些趣味的数学故事,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了解,慢慢的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教材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

13、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活动的主题可以依据教材进行,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或学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如调查“学生家里电费情况,设计一个阶梯电费的问题” ;“对最近数学测验的得分情况进行调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四) 、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主要是通过

14、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尤其是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抽象化的数学让学生形象地去理解和接受。一个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教师如果没有高素质的语言艺术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数学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6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认识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时,我让学生记下了下面的口诀: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这个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各象限的符号。又如讲诱导公式时的“奇变偶不变

15、,符号看象限”等等,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知识感到非常好奇,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五) 、数学教学运用生活化数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变数学练习的“机械演练”为“生活应用”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1、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生活是数学的宝库,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问题。如认识“圆”以后,让学生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观察哪些物体的面是圆的?学习了“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之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你见过周围那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2、用数学方法研究解决生活问题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包含着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