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售后服务)洞头县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5456068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售后服务)洞头县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0年)(售后服务)洞头县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0年)(售后服务)洞头县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0年)(售后服务)洞头县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0年)(售后服务)洞头县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售后服务)洞头县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售后服务)洞头县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洞头县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洞头县发展和改革局2006年8月目 录前 言一、基本评价(一)现实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存在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战略机遇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战略重点(四)发展目标三、区域布局(一)强化“一核”(二)突出“两港”(三)联动“三环”四、产业发展(一)基础型服务业(二)战略型服务业(三)保障型服务业五、项目支撑(一)基础型服务业项目(二)战略型服务业项目(三)保障型服务业项目六、保障措施(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优势资源开发(二)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三)增加引导资金投入,提升行业发展水准(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强化竞争激励机制(五)加快城市发展进程,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六)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创造有序市场环境(七)贯彻落实发展要求,加大引导管理力度前 言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十一五”是温州(洞头)半岛工程实现通车,全面加快发展半岛经济,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洞头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开端。我县抓住再造一个“海上温州”发展契机,大力实施“海上崛起345战略”,以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而服务业是全面加快发展半岛经济,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是扩大就业和实现渔农民转产转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提升传统服务

3、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当务之急。为进一步提高我县服务业发展水平,实现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特编制洞头县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在对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战略机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一五”时期全县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发展目标,重点对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实施项目、对策措施等进行探讨。规划以2005年为基准年,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规划是我县“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是加快全县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文件。一、基本概况(一)现实基础1、从经济总量看,服务业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自1992年到2005年,我县服务业增加值呈逐年

4、增长态势,由1992年的0.6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0.4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3.3%,增加了15.2倍。图1 19922005年各年的服务业增加值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服务业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态势基本一致,尤其在“九五”期间,我县第三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00-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的总量翻了一番多,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服务业对我县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58、92、54、53、43.7,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由1992年的25.8%上升到2005年的54.1%,自1999年,三次产业结构

5、由“二一三”转变为“三二一”;2005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6.3:29.7:54.1。图2 1992-2005年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图3 1992-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与服务业增加值发展趋势2、从行业结构来看,传统服务业仍占主流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批零贸易、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产业仍占主流,占整个产业的比重约占60%以上;由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以及科教文体等组成的现代服务业比重为24%。表1:2005年我县服务业增加值行业构成单位:万元、增加值构成 总 计1047801001、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72916.96 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

6、件业5335 5.09 3、批发和零售业50056 47.77 4、住宿和餐饮业20952.00 5、金融保险业2157 2.12 6、房地产业14881 14.20 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490.62 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798 0.76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81 0.27 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456 1.39 11、教育6526 6.23 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148 2.05 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781 0.75 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0326 9.85 3、从发展潜力上看,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港口物流及其配套服务、

7、滨海休闲旅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房地产等行业,正成为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极具潜力的新兴行业。旅游产业发展日益蓬勃。我县旅游接待人数由2000年的16.9万人次增加到2005年的35.1万人次,增加了一倍,旅游总收入也由2000年的0.69亿元增加到2005年1.41亿元,增长了104.3%,半岛工程建成通车将使我县旅游产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随着港口基础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县的海运业得到迅速发展,2005年全县拥有运输企业50家,港口吞吐量为456万吨,是2000年的22倍;货物周转量205292万吨公里,较2000年增长243.6%。房地产业迅速崛起。近几年,随着新

8、城区不断开发,我县房地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崛起,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2005年突破2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23744万元,完成房地产交易额5142万元。4、从劳动力结构来看,服务业已成为主要就业渠道据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世纪末的十年间,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县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由“38:27:35”转变为“29:31:40”,2005年服务业从业人员达3.3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45%,超过第一、二产业,为渔农民转产转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作出了贡献。(二)存在问题1、服务业占全市比重低。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19.38亿

9、元,全市排名由最后一位上升为第10位;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48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到54.1,但仅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6%。全县经济总量较小、相对人口数量少、工业化水平滞后、自然地理条件制约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2、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我县第三产业的各行业中,商贸等传统行业增加值占三产增加值的60%以上,主要以劳务型服务为主,智力型服务比重低;产业较为分散,服务业链条不长;服务品种不丰富,服务业的科技含量不高;服务业企业规模不大,缺乏大型骨干企业,整体层次有待提升。而科技、教育、文化和信息咨询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明显滞后,制约了服务业整体结构的优化和综合效益

10、的发挥,影响了我县综合竞争力的提高。3、发展环境有待优化。长期以来,政府偏重一、二产业的发展,对一、二产业扶持优惠政策较多,促进三产发展的政策仅限旅游、流通等少数行业,致使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相对偏低。而且,第三产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行政审批管理部门偏多、程序偏繁、限制较多,阻碍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进入第三产业领域,也导致了整个三产出现总体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层次较低、缺乏协调管理的问题。4、人才缺乏制约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海岛的生活条件差,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现有的人才存量难以满足服务业发展的需要;人才结构不合理,港口物流、信息技术、法律和中介服务等产业需要的综合型管理和专业人才尤其

11、缺乏,以及技能型工人的缺乏都制约了我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发展机遇1、半岛工程建成通车为我县服务业发展注入新活力。2006年4月29日半岛工程灵霓海堤建成并全线通车,基本上结束了洞头与大陆长期隔绝的历史,为洞头各行各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为以洞头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业等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加速了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物流的循环,为全方位提升我县服务业发展水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的扩容,也激发了我县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2、海岛海洋资源开发为我县服务业发展提供新机遇。洞头是温州发展临港产业的主阵地和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洞头丰富的岸

12、线资源、深水港资源等海洋海岛资源的开发,不仅为洞头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洞头服务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随着状元岙深水港区开发建设、温州石化基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对现代物流、科研服务、信息服务、管理咨询、广告营销、金融、租赁、教育培训等生产服务的需求十分巨大,按照制造业和服务业并生、互动的内在机制,生产服务业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我县服务业发展带来新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将从基本的生存资料过渡到发展性资料和享受性资料。目前我县各个阶层对食品日用品等消费品的需求趋于饱和,而对居住、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娱乐等精神服务

13、产品的需求日渐增长和持续扩张,并呈多样化、个性化等新特征,将为生活服务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海岛海洋资源优势,紧紧围绕 “海上崛起345战略”,按照大力推进半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增强竞争力为核心,以市场化为导向,强化与工业的互动、与城市化的联动,立足温州地区,突出优势、形成强势、融入大都市,积极参与浙南闽北分工协作体系,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现代服务业,逐步构建起功能完备、结构合理、市场化程度高、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打造浙南地区的现代港口物流基地、滨海旅游休憩基地、特色水产品交易中心。(二)基本原则合

14、理规划:按照优化产业结构和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的要求,合理规划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政策导向:积极制定实施鼓励和优惠政策,完善配套政策法规,清除发展的政策障碍,确保第三产业快速稳定发展。深化改革: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体制的作用,使第三产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体现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乡镇区位、资源、资金和人才等优势,培育形成具有海洋、海岛特色优势的第三产业发展门类。突出重点:根据优势条件和发展趋势,着力发展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强、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强的第三产业。(三)战略重点1、现代港口物流基地。以状元岙深水港建设与大(小)门石化基地开发为依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快建设完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重点扶持、培育和引进综合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将洞头建设成为温州浙南大商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物流基地。2、滨海旅游休憩基地。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合理开发,构筑网络,完善功能,提升层次,努力塑造“魅力半岛,欢乐洞头”的旅游总体形象,将洞头建设成为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购物、海上运动、军事教育、渔家风情于一体,结构合理,环境优雅,具有浓郁海洋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