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439094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广元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四川省广元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作致冷剂B小苏打焙制制糕点的发酵剂C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迹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3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不发生变化B此反应过程中只有

2、物质变化,没有能量变化C在任何条件下,H2和Cl2均不能大量共存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2gH2和71g Cl2发生反应可生成73g HCl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5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Zn置换H2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置换反应,则所有置换反应都有元素化合价变化B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H2O生成,则有盐和H2O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C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则一定温下的饱和

3、溶液不能溶解任何物质DCH4充分燃烧生成的H2O和CO2,则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的物质只含C、H元素6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X+Y(NO3)2=X(NO3)2+Y,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ZYXBYXZCXYZDZXY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aCO3(CaO) 高温煅烧 B KOH溶液(K2CO3) 适量Ca(OH)2溶液 滴加试剂、过滤 C Ag(Fe) 适量CuSO4溶液 滴加试剂、过滤 D CO2(CO) 足量NaOH溶

4、液 洗气、干燥AABBCCDD8已知:2KMnO4K2MnO4+MnO2+O2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9(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硝酸铵;氧化铁(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铜放在硝酸银溶液中:;硫酸钾和氯化钡的反应:1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来止痒(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3)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理是(4)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11

5、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发生了8.1级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及时派出救援队前往,并为尼泊尔灾区提供了大量的消毒液、大米和帐篷其中“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大米中含有的主要成分为帐篷的主要成分聚氯乙烯塑料属于材料12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进制取二氧化碳最好

6、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13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2)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仍然饱和的是的溶液(3)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14A、B、C、D是初中常见的物质,A是由核电荷数分别为6、8、11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是一种微溶性碱,C是一种可溶性盐酸盐,D是一种可溶性碱,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表

7、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A的俗名叫;(2)写出C的化学式;(3)写出B的一种作用;(4)写出B与A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5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两种物质(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查阅资料】Na2SO4溶液显中性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乙同学实验取中和反应后

8、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猜想(2)成立丙同学实验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色猜想(3)成立【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填“能”或“不能”)(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16为测定某A

9、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进行滴定现取待测液50.0g,滴定过程如图所示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为g;(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16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作致冷剂B小苏打焙制制糕点的发酵剂C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迹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

10、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干冰作致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周围温度降低,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B、小苏打焙制糕点的发酵剂是利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C、汽油洗衣物上的油迹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是利用合金钢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就是

11、干冰,主要成分为CO2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分析】A、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可燃性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C、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D、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即达到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解答】解: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该A说法不正确;B、可燃冰不是干冰,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该B说法不正确;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可以通过粮食发酵等方法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该C说法不正确;D、氢气

12、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以防发生安全事故,该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3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不发生变化B此反应过程中只有物质变化,没有能量变化C在任何条件下,H2和Cl2均不能大量共存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2gH2和71g Cl2发生反应可生成73g HCl【分析】根据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氯气同氯分子构成、氯化氢气体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每个氯分子

13、由2个氯原子构成,每个氯化氢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利用微观图所反映出的以上信息,对比分析反应前后分子构成、原子的种类的关系,对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A、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可能发生变化,故A不正确;B、此反应过程中吸收了光能,不仅有物质变化,还有能量变化;故B不正确;C、由上图可知,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故C不正确;D、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中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反应的方程式是:H2+Cl22HCl,由反应的质量比可知2gH2和71gCl2发生反应可生成73gHCl;故D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变化的实质: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

14、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此过程中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原子为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吹胀气球,是因为气体增多,体积变大,不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