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公司安全知识

上传人:liz****ppy 文档编号:135428504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公司安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某某公司安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某某公司安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某某公司安全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某某公司安全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公司安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公司安全知识(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知识 第一部分 基本常识 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对全厂职工实行安全生产教育的方式,包括:(1)入厂教育;(2)车间教育;(3)班组教育。 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称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范围(1)电工作业;(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3)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4)机动车辆驾驶;(5)爆破作业;(6)建筑登高架设作业;(7)锅炉司炉;(8)压力容器操作;(9)煤矿井下瓦斯检验;(10)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11)其它对于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如矿山排

2、水作业(含尾矿坝作业)、制冷作业等。 什么是高空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如何分级?高空作业按作业高度分为四级:(1)2-5米;(2)5-15米;(3)15-30米;(4)30米以上。 什么是高温作业?高温作业系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度或2度以上的作业。高温作业按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分为两类(以30度为界),每类按劳动时间率和室内、外温差分为四级。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指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中每日

3、13-14点的气温平均值。 什么是低温作业?低温对人体的影响?低温作业是指在寒冷季节从事室外及室内无采暖的作业,或在冷藏设备的低温条件下以及在极区的作业。低温对人体有以下影响:(1)体温调节,如果在低温环境过长,超过了人体的适应和耐受能力,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当直肠温度降为30度时,即出现昏迷。(2)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神经兴奋性与传导能力减弱,出现痛觉迟钝和嗜睡状态。(3)心血管系统:心率减慢,心输血量减少,长时间在低温下会引起凝血时间延长,并出现血糖降低,易形成血栓。(4)其他部位。 什么是噪声?什么是生产性噪声?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地无规律地组合,波形呈无规则变化的声音称为噪声。

4、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称为生产性噪声。生产性噪声按其声音的来源可分为三种: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什么是声压和声压级?声压:介质(如空气)因声波传过而引起的压力扰动,通常以该变动部分压力的均方根值表示,单位:牛顿/M2 。声压级:实测的声压与基准声压平方比值的对数,单位为贝尔,通常以其值的1/10即分贝作为度量单位。 噪声对人体有哪些影响?(1)听力系统:指对听力系统的损害,初期造成听阈暂时性升高,听力下降,时间长了,可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内耳感音细胞遭损伤,引起噪声性耳聋,极强噪声可导致听力器官发生急性外伤,即爆震性耳聋。 (2)神经系统:出现头疼、头晕、耳鸣、疲劳、

5、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易怒。(3)其他系统: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加重,引起肠胃功能紊乱。 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噪声允许标准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小时) 噪声级(分贝)8 854 882 911 94最高不得超过115 什么是振动?振动是物体以中心为基准,在外力的作用下作往复运动的现象。在生产过程中,由机器转动、撞击或车船行使等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在生产中接触的振动源有:风动工具、电动工具、运输工具、农业机械等。 振动对人体有哪些影响?振动可引起大脑皮质功能下降,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血压、心率不稳,肠胃蠕动增加。另外,振动可使作业能力下降,引起姿势平衡和空间定向的障碍,影响

6、听力和手眼动作配合的准确度,影响注意力集中,容易疲劳,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强烈的振动造成组织器官位移,挤压而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由于冲撞性振动甚至会造成组织损伤。长期振动可引起周围神经和血管功能的改变,脚酸痛、下肢疲劳及感觉异常。 什么是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对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如:粒子、粒子、射线、x射线、中子等。非电离辐射:不能够使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如:紫外线、射频电磁场、微波等。紫外线对人体有哪些伤害?(1)眼睛:引起结膜炎和角膜溃疡,即电光性眼炎,此病多见于电焊辅助工,在室外长期作业,接受日光紫外线的过度照射也可能发生。(2)皮肤伤害: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可被

7、皮肤的不同组织层吸收,出现皮炎、红斑、水肿等。 电离辐射有哪些危害?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由超过允许剂量的放射线作用于机体而发生的。电离辐射能使人体细胞改变机能,发生白血球过多,眼球晶体混浊,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和内分泌失调等。较高剂量能造成出血、贫血、胃肠道溃疡、皮肤坏死或溃疡等。 什么是工业通风?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内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内。工业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安全电压是多少?安全电压是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

8、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 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6V。 哪些属于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包括:(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漏电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记,警告信号,操作错误,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器超速运转,违章驾驶机动车,酒后作业,客货混载,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摸,工作坚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9、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物体存放不当。(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6)攀登、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档板、吊车吊钩):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有分散注意力行为。(7)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作用。(8)不安全装束:在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哪些属于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包括:1. 防护、保

10、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无防护: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破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局扇无消音系统,噪声大,危房内作业,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防护不当: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放炮作业隐蔽有所缺陷,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距离不够,挡车网有缺陷,工作有锋利毛刺、毛边、设施上有锋利倒棱。3. 强度不够: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

11、4. 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5. 维修、调整不良;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6.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7.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照明光线不良,照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通风不良,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风流短路,停电停风时放炮作业,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时放炮作业,瓦斯浓度超限。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杂乱,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8.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地面滑,地面有油或有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第二部分 化工安全篇 常用危险化学品有哪几类?(1)爆炸品: 如雷管、炸药;

12、(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氯气、光气;(3)易燃液体:如甲苯、乙苯、二甲苯; (4)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如赤磷;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碱金属的过氧化物;(6)有毒品:如氰化物、砷及其化合物; (7)放射性物品:如钴60; (8)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等。 什么是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氧或氧化剂)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性物质、助燃性物质、点火源。闪点与燃点闪点: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叫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燃点: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

13、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去火源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自燃与自燃点一般可燃性物质和空气接触时会发生缓慢的氧化过程,如果温度升高或其他条件变化,氧化过程会加快,析出的能量会增多,不能全部散掉就积累起来,使温度逐步升高,当达到这种物质自行燃烧的温度时,就会自动燃烧起来,这就是自燃。使某种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就是该物质的自燃点。什么是爆炸?爆炸如何分类?爆炸是物质的一种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拌有物质所含能量的快速释放。爆炸有以下两种类型:物理爆炸:物理变化引起,如锅炉爆炸。化学爆炸:化学变化引起,如炸药的爆炸。什么是

14、爆炸极限?爆炸下限、爆炸上限?可燃物质进入空气中,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在点火源的作用下会发生爆炸。这种可燃物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最低浓度叫做爆炸下限,最高浓度叫做爆炸上限。浓度在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都能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叫做该物质的爆炸极限。爆炸的主要破坏形式有哪些?爆炸的主要破坏形式有:直接的破坏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造成火灾。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1)颗粒大小,颗粒越细、表面吸附空气中的氧就越多,因而越易发生爆炸。(2)组成。粉尘的成分对爆炸性的影响很大,燃烧热愈大的物质粉尘愈易引起爆炸,如煤尘、硫、碳等;氧化速度大的物质易引起爆炸,如镁、染料等;粉尘含挥发性物质愈多,

15、爆炸危险性愈大。制造和使用易燃物品时有何安全要求?1. 在制造、使用易燃物品的建筑物内,电器设备应为防爆的。这类建筑物一般不得少于两个出入口,门窗要向外开。2. 车间、实验室内存放易燃物品的量不得超过限量,不得放在过道上,也不得靠近热源及受日光暴晒。3. 制造和使用易燃液体、可燃气体时,禁止使用明火蒸馏或加热,应使用水浴或蒸汽浴。4. 各种易燃、可燃气体、液体的管道,不得有跑、冒、滴、漏,检查漏气时使用肥皂水、严禁使用明火试验。5. 强氧化剂能分解放出氧,加热、摩擦、捣碎这类物质时,不得与任何可燃物质接触、混合。经易燃液体浸过的物品不得放在烘箱内烧烤。6. 易燃物品的残渣不准倒入垃圾箱内和污水池、下水道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