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心理适应》《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

上传人:电*** 文档编号:135416455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心理适应》《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心理适应》《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心理适应》《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心理适应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社会心理适应网络课答案形考任务1一、选择题题目1社会化的本质就是( )的传递。选择一项:A. 社会文化B. 社会经验 C. 社会责任D. 社会知识题目2人之所以能够社会化与人自身的( )有关:是由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和语言能力决定的。选择一项:A. 经验B. 想法C. 能力 D. 年龄题目3个体通过社会化得以( ),获得发展的基点。选择一项:A. 远离社会B. 适应社会 C. 接近社会D. 进入社会题目4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社会特性是指( )。选择一项:A. 社会自我 B. 现实自我C. 精神自我D. 理想自我题目5

2、( )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认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的感知和判断。选择一项:A. 自我知觉 B. 个体自我C. 社会认知D. 精神自我题目6现实自我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个体的( ),即目前的心理、生理、社会等等方面的最真实的表现,也包括目前别人眼中的个体是什么样的情况。选择一项:A. 模拟情况B. 想象情况C. 真实情况 D. 具体情况题目7情商又称( ),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选择一项:A. 情绪学习力B. 情绪控制能力C. 情绪智力 D. 情绪表现力题目8( )是将原因定

3、位于人的性格、能力、态度和努力等,也被称为个人原因。选择一项:A. 外部原因B. 内部归因 C. 自我原因D. 全部原因题目9智商可以理解为( ),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一项:A. 知识B. 能力 C. 经验D. 智力二、选择填空题A-个人对于社会;B-社会所认可的心理;C社会角色;D-巴纳姆效应;E-积现实自我、应该自我、理想自我;F-行为定向系统;G-个体性;H-社会性;I-想象;题目10社会化的目标是指与适应社会生活、成功履行一个人的(C)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题目11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

4、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B)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题目12社会化的目标,是引导人们形成符合于社会需要的稳定的(F)题目13人们常常认为一种虚假的、一般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性,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D)题目14智商可以理解为智力包括注意、观察、(I)、思维、记忆等五种能力。题目15一个完整的人,必然既有(H),又有(G)三、判断题题目16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身的过程。选择一项:对 错题目17社会化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发展。选择一项:对 错题目18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没有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选择一项:对错 题目19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

5、为选择。选择一项:对 错题目20内部归因是将原因定位于人的性格、能力、态度和努力等,也被称为个人原因。选择一项:对 错题目21从形成过程来看,个体首先得到大力发展的是智商。选择一项:对 错四、简答题补缺选择题目22个性化与社会化的互动过程?A-能动性与选择性;B-成长和发展;C同步进行;D-共同社会生活;1.个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C),同时实现的。社会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个性形成或个性化的过程。一方面,个体在整个社会中(B),社会对一个特定群体有着相对一致的社会期望和对待,也就是说,特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系统化的(D)。这种共同的社会生活经历使得群体中的个体产生与社会期望一致的观念、情感

6、、思维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每一个个体不仅有与其他同辈相对一致的共同社会生活,还有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的、难于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这其中就是个体对个体的影响作用,而且,个体是一个主动的、具有(A)的主体。题目23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A-替代性经验;B-言语劝说;C-成败经验;D-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E-情境条件;(1)(C):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2)(A):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3)(B)。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

7、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4)(D)。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5)(E)。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形考任务2一、选择题题目1父母作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也在孩子( )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一项:A. 性别形成 B. 单性化C. 双性化D. 性别确定题目2同性恋恐惧现象的存在是( )的结果。选择一项:A. 被接受B. 被歧视 C. 被同情D. 被习惯题目3性别歧视,指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

8、种性别成员的( )对待。选择一项:A. 更好的B. 相同C. 不平等 D. 平等题目4共享环境:指的是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子女所共同( )的环境,包括了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教养方式、父母的教育程度与社会地位以及周边环境等。选择一项:A. 建设B. 享有 C. 看见D. 依赖题目5人的个性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环境加以( )的。选择一项:A. 改变 B. 舍弃C. 逆转D. 消失题目6神经质:又称情绪稳定性特质。神经质程度高的人常感到忧伤,情绪( ),比程度低的人更容易因为日常生活的压力而感到心烦意乱。神经质程度低的人多表现为平静,自我调节能力良好,想法和行为都不容易走极端。选择一项:A.

9、异常波动B. 经常失控C. 容易波动 D. 平稳不变题目7情绪的信号功能: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除借助言语进行交流之外,还通过情绪的流露来传递自己的( )。选择一项:A. 心理和意图B. 价值C. 思想和意图 D. 性格题目8对事情不同的看法,能引起自身( )的情绪。选择一项:A. 相反B. 相近C. 难以确定D. 不同 题目9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 )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选择一项:A. 情绪 B. 环境C. 体重D. 饮食二、选择填空题A-责任重担;B-男女角色分工;C群体特征;D-自我报告;E-非共享环境F-理解;G-认识;题目10现实生活中,男性性别歧视的主要表

10、现:(1)成功压抑(2)(A)(3)情感压抑。题目11社会性别:表示社会基于男女两性生理差异而赋予他(她)们的不同的期望、要求与限制,是由社会文化形成的有关(B)、社会期望和行为规范等的综合体现,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的男女两性生物性别相关的一套规范的(C)和行为方式。题目12自陈式问卷是心理测试中最常用的是一种自我评定问卷方法。所谓“自陈”就是(D)题目13对一个人个性影响最显著的是他与其同伴构建起的(E)。题目14在现实生活中,如何(G)自己的情绪,(F)自己的情绪,与自己的情绪很好的共处,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益。三、判断题题目15同性恋是与社会道德水平无关的现象。选择一项:对 错题目16性别差

11、异是社会化过程的结果。选择一项:对 错题目17通过主题统觉测验,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个性特点。选择一项:对 错题目18同一个家庭成员的共享环境作用对于个性的塑造比共享环境因素重要。选择一项:对 错题目19表达情感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理解。选择一项:对 错题目20当我们快乐时,额眉内皱,肌肉紧张,双眼眯起,鼻头皱起。选择一项:对错 四、简答题补缺选择题目21弗洛伊德提出三个“我”是指:?A-超我;B-本我;C-自我;(B):是个性系统中最隐私、最原始的部分,是人的本能需求在心理上的表示。(C):简单地说就是“自己”,是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代表着理智和理性。(A):是个性中代表理想的部分,是个体在

12、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而形成的。题目22情绪的组织功能是指?A-害怕、担心;B-美好方面;C消极情绪状态;组织功能:当人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容易注意事物的(B),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可见,正性情绪促进思维的灵活性,能帮助人更理性地认识事物、做出合乎社会规范行为;当人处于(C)时,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也就是说,当人处于焦虑或恐惧中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所(A)的事情上,而不会注意周围的其它事情。形考任务3一、选择题题目1弗里德曼提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务、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 )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性。选择一

13、项:A. 情绪、行为倾向、认知B. 情感、行为倾向、金钱C. 情感、行为倾向、认知 D. 激情、关心、忠诚题目2主观规范指的是,人们对自己( )的人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特定行为的一种信念。选择一项:A. 在乎 B. 讨厌C. 喜欢D. 认识题目3态度就是对人、事物、观点的( )。选择一项:A. 理解B. 评价 C. 否定D. 认识题目4利他指的是( )采取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且预期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选择一项:A. 无意识的B. 自愿 C. 受邀请D. 被动题目5他人的存在、物理环境的特质和( )这三个因素会对一个人是否做出助人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选择一项:A. 自己年龄B. 成长环境C.

14、有限时间的压力 D. 物质条件题目6群体的( )比其他群体成员更可能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选择一项:A. 老成员B. 新成员C. 领导者 D. 追随者题目7( )是由某个家庭成员或同居伴侣施加给其他成员的暴力。选择一项:A. 亲缘暴力B. 性暴力C. 语言暴力D. 家庭暴力 题目8言语暴力倾向于忽视他人的( ),以致人际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是一种异化的沟通方式。选择一项:A. 语言B. 地位C. 感受和需要 D. 心情题目9攻击是对他人的( )行为。选择一项:A. 敌对B. 破坏C. 友善D. 伤害 二、选择填空题A-合理的;B-优、缺点;C-倡导;D-有益的;E-利他行为;F-助人行为;G-正面冲突;H-重复;I-直接;题目10自我辩解是:为了减少自己的内心不适,人们会企图说服自己某些行为是(A)。题目11根据感觉、评价和价值观而不是基于事物(B)而:形成的态度被称为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题目12亲社会行为分为(E)和(F)题目13亲社会行为通常对整个社会是(D),因而它就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