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进化》模块会考练习.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416252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与进化》模块会考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遗传与进化》模块会考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遗传与进化》模块会考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遗传与进化》模块会考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遗传与进化》模块会考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与进化》模块会考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与进化》模块会考练习.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遗传与进化模块会考练习遗传的细胞基础考点解析1能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发生范围、实质和结果(A);阐明减数分裂的过程(B);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的规律性变化(B)。2能简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识别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A)。3能描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指出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A)。4能区别细胞分裂的图像属于何种分裂方式,处于什么时期(B、D)。5能说出受精作用的概念和特点,简述同种生物的不同世代间染色体数目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简述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A)。 典例分析 【例】右图表示某生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当它完成减数分裂后,其子细胞的染色体数

2、目为 。分析:本题考查“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的规律性变化”。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生殖细胞,其染色体数目为亲代细胞的一半。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的是:(1) 题干中的“完成减数分裂后”是指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而不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2)图中的亲代细胞的染色体是 4 条,也可以说是 2 对,因为它有同源染色体,但它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不可以说是 1 对,因为它没有同源染色体。答案: 2 条 适应性练习 1某动物卵巢中有 10 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的个数分别是( )。A 10 和 10 B 10 和 40 C 40 和 120 D 10 和 30 2

3、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与减数分裂共同对保证生物前后代遗传物质的稳定有重要意义B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发生融合是受精作用的本质 C它是有性生殖过程特有的现象D精子全部进入到卵细胞中3如右图所示的精原细胞不可能产生的精细胞是( )。 4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B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C 有丝分裂间期 D受精作用过程5某生物精原细胞有 8 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表中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6右图所示细胞处于的细胞分裂时期是(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7右图表示某生物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请回

4、答:(l)同源染色体有 对,非同源染色体是 。(2)等位基因有 对,非等位基因是 。(3)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将形成 个四分体。遗传的分子基础考点解析1能总结“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C、D、E);评述实验技术在证明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B、E)。 2能说出 DNA 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描述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A);评述 DNA 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B、E)。3能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概述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 4能描述 DNA 分子复制的时期、过程、条件、特点

5、、实质和生物学意义(A)。 5能指出 RNA 与 DNA 的区别,简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简述遗传密码的特点、遗传的“中心法则”(A)。典例分析【例 1】洋葱的遗传物质是( )。A DNA B RNA C DNA 和 RNA D DNA 或 RNA 分析:本题考查“总结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虽然洋葱体内同时存在 DNA 和 RNA , 但 RNA 不属于洋葱的遗传物质。答案:A 【例 2】某 DNA 分子的一个片段中,一条链上的碱基顺序是鸟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则该片段的另一条链上的相应碱基顺序是( )。AG、T、C B T、C、A C C、A、G D A、G、T 分析:本题考查

6、“说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根据 DNA 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鸟嘌呤(G)一定是与胞嘧啶(C)配对,胸腺嘧啶(T)一定是与腺嘌呤(A)配对。答案:C 【例3】 能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表述是( )。A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C基因蕴含遗传信息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分析:本题考查“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从遗传学角度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从细胞学角度看,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这也就揭示了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答案:B 适应性练习 1某 DNA 分

7、子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15%,那么,胸腺嘧啶应占碱基总数的( )。A 15 % B 35% C 85 D 30 % 2在建立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中,沃森和克里克吸取了许多科学家当时最新的科研成果。他们分析 DNA 衍射图谱后得到的结论是( )。 A DNA 分子呈螺旋结构 B DNA 分子是双链的 C DNA 分子碱基配对方式是: A 与 T 配对, G 与 C 配对 D 组成 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含有 A 、 T 、 C 、 G 四种碱基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多糖是遗传物质 C DNA 是遗传物质 D脂质是遗传物质 4DNA 复制、转录和

8、翻译后所形成的产物分别是( )。ADNA 、 RNA 和蛋白质 B DNA 、 RNA 和氨基酸CRNA 、 DNA 和核糖 D RNA 、 DNA 和蛋白质 5某 rnRNA 中含有 1200 个核糖核酸,在不考虑终止密码子的情况下,则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 )。A1200 个 B 400 个 C 200 个 D 20 个 6下图为 DNA 分子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 代表 ; 所代表的碱基名称是 。(2)图示的过程叫 ,主要在 内进行,此过程所需的原料是 。(3)若该 DNA 分子片段中 A 和 C 共有 1500 个,则 DNA 分子片段中

9、G 和 T 共有 个。7根据 DNA 分子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 的名称: (2)分析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 构成DNA 分子的两条链按 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由 而成。碱基有 种,并且遵循 原则。碱基间配对方式有 种。(3)DNA 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 。由于 ,使 DNA 分子具有多样性;由于 ,使 DNA 分子具有特异性。遗传的基本规律考点解析 1能分析孟德尔实验研究的步骤,形成对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的认识(C、D、E);总结孟德尔获得成功的经验,形成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C、D、E )。2能识别性状及相对性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纯合子、杂合子、显性基

10、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A)。 3能概述基因的分离规律及其实质(B);解释性状分离现象(B);运用合适的方法(如侧交)检验 F1的基因型(C、D、E);利用实验结果阐明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进行相关计算(C);完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C、D)。 4能描述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A)。 5能说出生物性别决定的类型(A);识别人类的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A);说出什么是伴性遗传(A);举例说出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A);解释人类性别比接近 1:1 的原因(B)。6能概述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解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B)。典例分析【例1】一对青年夫妇生了女孩,男方父母责怪女方不争

11、气。请你用遗传学的知识,以遗传图解的形式为女方辩护。分析:本题考查“解释人类性别比接近 1:1 的原因”,以及兼顾认同男女平等的观念。从男女的性染色体组成入手,分析他们所产生配子的类型,女性只能产生一种配子,而男性能够产生两种配于。由于不同类型的配子,受精的机会是相等的,因此生男生女机会一样。从遗传学的角度看,生男生女决定于男方。答案:从上述遗传图解可以看出,生男生女实际上决定于男方,责怪女方不争气是错误的。 【例2】白化症病人出现白化症状的根本原因是( )。A病人体内缺乏黑色素 B病人体内无酪氨酸 C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不正常 D 长期见不到阳光所致分析:本题考查“解释基因对性状的拉制”。

12、白化症病人出现白化症状是因为缺乏酪氨酸酶,不能使酪氨酸转化成黑色素,而缺乏这种酶的根本原因是控制此酶合成的基因不正常。这说明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答案:C 适应性练习 1下列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A正确选用实验材料B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结果 C最先采用人工杂交的实验方法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2从甲小桶(桶内小球为 D 和 d ,代表雌配子)和乙小桶(桶内小球为 D 和 d ,代表雄配子)分别抓取小球 50100 次。小球组合DD、Dd、dd 之间的数量比最可能为( )。A 3:l:3 B l:1:1 C 1:2:1 D 2

13、:1:l 3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和体重 B 豌豆子叶的黄色和绿色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 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4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三者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能够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表现B基因能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C人的白化病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 D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 5二倍体水稻的抗病、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 T、t 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相同的抗病水稻种子,为鉴定该水稻的抗病性能否稳定遗传,某科研小组取了部分种子播种,并让其自交,后代出现了120株感病的水稻。请分析回答:(1)上述实验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