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新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415605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例新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1例新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1例新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1例新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1例新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例新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例新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血液净化室)上海市20131821例新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顾敏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本院21例新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以及首次启用2月内固定护士专人穿刺,穿刺方法选用绳梯法或扣眼法,有计划、合理的使用内瘘,指导患者掌握内瘘的自我护理等措施,观察护理工作在防止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21例患者透析治疗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无内瘘感染,闭塞,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良好的内瘘护理,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

2、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而建立一条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最安全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的好坏直接影响血液透析效果。本文收集了血液净化室21例首次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通过加强术前、术后及穿刺前、后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护理工作在防止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共观察12周,现将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血液透析室净化室2014年5月2014年12月21例动静脉内瘘首次使用患者,其内瘘术式均为桡动脉- 头静脉端侧吻合,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26岁78岁,内瘘启用时间5周12周,平均57天,患

3、者透析方案为:每周HD 3次,透析时间4h/次,血流量180ml25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抗凝方式: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21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2 护理2.1 术前护理 加强宣教:新患者存在内瘘相关知识缺乏, 心理上比较焦虑、恐惧等因素,故及时给予心理护理, 向患者讲解新瘘的相关知识, 分发健康宣教手册。保持清洁:保持术侧肢体皮肤的清洁完整,防止术后感染。保护患侧肢体:术前2周停止对造瘘侧手臂测血压、静脉输液、抽血等操作,以保护血管。每日用温水热敷准备手术区域,以利血管扩张。2.2 术后护理 防止肿胀:术后因静脉压力升高,淋巴回流受阻,手部及前臂可有不同程度的肿

4、胀,卧位时用软枕抬高术侧肢体,使其远端高于心脏20cm30cm,站立时可将术肢用绷带吊于胸前。观察血运:术后敷料包扎不宜过紧,过多,以触摸到震颤为准。24h内应严密观察内瘘是否通畅,注意内瘘侧肢体的血运情况,观察患肢肢端皮肤的颜色及温度,听取患者主诉,有无手指发凉、苍白、疼痛、活动受限等现象,警惕窃血综合症的发生。保护术侧肢体:禁止在造瘘侧手臂测血压、静脉输液、抽血等操作。忌将造瘘侧手臂放于枕后,不要长时间下垂。衣袖要宽松柔软,防止血液回流不畅,引起内瘘闭塞。注意造瘘侧肢体保暖,冬天避免接触冷水,避免肢体暴露在外。保持清洁:避免搔抓造瘘侧手臂皮肤,防止感染。包扎敷料保持清洁干燥,如有渗出及时更

5、换,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操作,一般1214天拆线。2.3 功能锻炼 合理的早期内瘘侧前臂锻炼有利于促进内瘘成熟和预防内瘘发育不良。术后功能锻炼采用渐进式,逐渐增加锻炼量。术后第一天开始活动造瘘侧肢体手指,以后逐渐增加手指的运动量,再过渡到活动手腕,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1周后可做握拳运动,开始时动作宜轻,握拳力度应由小到大慢慢增加。2周拆线后可做握健力球运动,健力球捏扁5秒-10秒,再松开,反复循环,每次10分钟15分钟,每日3次。可行湿热敷,用热毛巾敷于造瘘侧前臂,10分钟15分钟,每日3次。在肘关节上扎止血带10秒,使血管充分扩张,再松开止血带,10分钟15分钟,每日3次。确保造瘘侧

6、肢体无伤口情况下,将整个前臂浸入40温水中,10分钟15分钟,每日3次。如患者不能自主锻炼,家属可协助做被动运动,以上方法交替进行,可促进内瘘尽快成熟。2.4 穿刺护理 好的内瘘的标准是血流600ml/min,直经0.6cm,距表皮5cm。新瘘管壁薄而脆,距吻合口越近,血流冲击越大,容易形成皮下血肿,首次穿刺距离吻合口稍远,以后再逐渐前移。血管选择范围较小的可选用扣眼法。扣眼穿刺法的操作要点: 每次穿刺都是同样的进针穿刺点, 同样的进针角度, 同样的进针深度3。等隧道成形后,每次进针应慢慢小力顺着隧道进入,感觉针体滑入隧道,切忌过度用力推进。动静脉穿刺点宜选择2根不同的血管,如为同一血管上,穿

7、刺点距离8cm,以避免再循环,降低透析效果。绳梯法、扣眼法动静脉穿刺均有2-3个穿刺点,每个穿刺点间隔1cm以上,有计划轮换穿刺。患者每周透析3次,平均每个穿刺点有5d-7d的轮换时间,有利于穿刺点血管壁和周围组织的修复愈合,弹性增加,有效减少穿刺点的渗血,明显缩短拔针后的止血时间。2个月内穿刺尽量安排同一护士,固定护士穿刺优点:有计划的选择、安排动静脉穿刺点,有利于血管的修复;熟悉患者内瘘情况,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时给予内瘘的健康宣教,跟进指导,纠正错误及不良习惯。2.5 拔针护理 拔针原则:先动脉,后静脉,缓慢拔针。血液透析用内瘘穿刺针管径粗,针刃锋利,若用力按压穿刺点快速拔针,对较薄的血管

8、壁会造成切割性损伤。因此在透析结束时,用准备好的无菌棉球轻放在穿刺点上,针头纵轴与血管纵轴平行,慢慢向外拔针。 压迫止血:当针头即将拔出体外时,用力压住穿刺点可明显减轻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损伤,从而减少穿刺点渗血的发生4。再绑上弹力绷带,弹力绷带松紧适宜。患者另一手拇指及食指分别按压动静脉穿刺点。压迫力度以既能触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又不渗血,血肿为宜。20分钟后松弹力绷带,如穿刺点仍有出血,继续按压,直至出血停止。穿刺后护理:无菌创可贴贴于穿刺点4h以上,防止感染。24h以后热敷,每日2次,1015分钟。热敷后用喜疗妥在血管走向皮肤上涂擦,用拇指作环状加压按摩,力度适中,1015分钟,直至

9、药物充分吸收,注意按摩时不能损伤皮肤。2.6 内瘘的自我护理 保持内瘘侧手臂的清洁,每次透析前用肥皂水洗净内瘘侧手臂,透析结束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内瘘侧手臂不能受压,不能佩戴过紧饰物,避免提重物。避免造瘘侧手臂外伤,最好佩戴护腕,护腕松紧适宜,不能过紧压迫内瘘。造瘘侧上肢不能测血压、静脉输液、抽血。学会自测内瘘是否通畅,每日检查3次,手摸到动静脉内瘘的血管上可感觉有血液流动的震颤,也称为猫颤;将造瘘侧手臂放在耳旁会听到打雷样的声音,也称为血管杂音。如震颤减弱或消失或瘘管处疼痛,应及时就诊。3 体会 通过实施以上护理措施,观察3月后,21例患者均无内瘘并发症发生,透析治疗顺利,从中体会到患者

10、动静脉内瘘的良好使用与护士恰当的护理是密不可分的。术前、术后的优质护理能促进内瘘的尽快成熟,合理确定内瘘启用时间,掌握穿刺方法和技术,重视内瘘护理,及时健康宣教正确指导,可以提高内瘘的使用寿命,减少并发症,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K-D0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access:update 2000JA J Kidney Dis,2001,37:S1371812陈香美.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S.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8.3Ball LK.Improving arteriovenous fistula cannulation skillsJ.Nephrology Nursing Journal.2005,32(6):611-617.4赖秀红.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2,03:99-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