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5415455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编制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业标准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1.任务来源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归口,项目于2019年批准立项,批准号(气法函201958号),计划项目名称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该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工程师崇伟负责,第一起草单位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项目协作单位为黑龙江省气象数据中心。2.协作单位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黑龙江省气象数据中心共同起草。3.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包括:崇伟、边泽强、丁蕾、李

2、松奎、薛风国,其分工如下:姓名单位职称分工崇伟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工程师负责标准总体编写,提出标准结构、主要内容,完成初稿、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的编写工作等,协调工作组成员工作边泽强高级工程师负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文献,参与标准主要内容起草,对标准编写提供技术支持,修改初稿和征求意见稿丁蕾高级工程师李松奎工程师薛风国黑龙江省气象数据中心工程师参与标准起草过程中的讨论,对标准结构和内容提出意见4. 主要工作过程(1)成立起草组、召开启动部署会、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2020年1月,召开了标准编制工作部署会,成立了编写组,明确了编写组人员分工任务,确定了标准编制编写原则和总体思路,制定工作进度计

3、划。(2)组织调研、研讨咨询、确定技术路线2020年2月,完成标准编写的前期准备工作,研究学习国内外相关标准、指南、规范等文件,调查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现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初步确定本标准具体技术参数、编制思路、框架和内容。(3)技术参数的分析和验证2020年3月,编写组根据前期调研的情况,对标准编制的工作进展进行研讨,特别是对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讨论研究,以GB/T 32146.12015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气实验室为基础,对本标准中规定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了验证研究,形成了本标准中的性能试验方法,证明了本标准确定的各项技术参数的可行性。(4)

4、完成初稿编写2020年4月,项目组对前期试验进行了总结,根据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完成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初稿和编制说明的编写。(5)完成征求意见稿2020年5月,根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项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原则,对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标准初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同时,对标准编制说明进行完善,增加了相应的工作内容。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1. 编写原则本标准以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

5、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系列标准为基础,遵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标准及其规范,以及气象行业标准的特点,以计量测试经验为基础,通过广泛调研,本着完整性、统一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实用性为基本原则进行编制。2. 主要内容(1) 标准的编制依据本标准编写的格式遵从GB/T 1.12009和GB/T 20000.22009标准的编写要求。本标准的内容主要依据以下文件的相关规定:GB/T 32146.12015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气实验室。QX/T 2902015 太阳辐射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JJF 15872016 数字多用表校准规范JJG 1732003 信号

6、发生器检定规程(2) 主要内容及依据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基础设施、环境条件、计量标准、环境测量仪器、安全与防护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对于3.2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定义大气电学实验室主要是针对气象部门直接测量大气中电参数的仪器以及测量气象要素的电学仪器进行检定、校准和测试,因此,定义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为:针对直接测量大气中电参数的仪器以及测量气象要素的电学仪器开展计量检定/校准/检测的实验室。2) 对于4.1总体布局考虑到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是开展计量校准、测试工作,实验室总体布局需

7、包括实验工作区、实验缓冲区、被检仪器存放区、资料档案区、数据处理区、标准器及其配套设备存放区等部分,如果包括高压实验工作区,高压实验工作区需要与其他区域需进行隔离。3) 对于4.2实验室空间考虑到气象部门测量仪器有各种气象雷达、能见度仪、自动气象站等大中型设备,因此,考虑当不设置天花式空调时,实验室空间不低于3.5m;设天花式置空调时不低于3.0m;实验室开间不宜小于6.6m;在仪器布局方面,设备应与四周墙壁保持1.5m以上的距离,对于风冷型设备应对通风设备进行隔离。4) 对于4.3室内装修电学计量实验室的地面、墙面和天花板都要做特殊处理,防治实验室环境对计量试验产生影响,实验室地面应耐磨耐压

8、、防水防滑、不起尘、不积尘;墙面应光洁、无眩光、防潮、不起尘、不积尘;天花板应光洁、无眩光、不起尘、不积尘。5) 对于4.4实验室基本配置实验室应配置一定数量的实验台、物品柜(架)和接口,实验台应具有一定的承载力,防水、耐腐蚀、不易形变、不易燃烧,具有防静电接地端。实验室应配置一定数量的物品柜(架),物品柜(架)宜采用工业设计成型产品,自身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与墙体或地面露骨连接。各种电源插座、开关、网口等实验室配置,应与实验台体的公用设施支架或与实验台体靠近的独立设施结合在一起,方便使用。6) 对于4.5供电电学计量实验室需要同时配备动力电和实验设备用电,由于计量设备需要稳定的供电,所以实

9、验室需要配置不间断电源,电压波动也需要控制在5%,频率控制在(501)Hz范围内,同时,实验设备、环境设备和照明设备供电需要隔离。实验室供电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实验室应同时具备220V与380V交流电电源。环境设备、照明设备电源应与实验设备电源隔离。(2)实验室应配置220V不间断交流电源,续航不低于30分钟。(3)实验室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5%。(4)实验室供电电压频率应在(501)Hz范围内。7) 对于4.6照明实验室照明照度应达到500 lx。8) 对于4.7接地电学计量对接地的要求较为严格,实验室的通用接地、计量设备接地、局部放电接地需要分别隔离,具体为:实验室应设置接地

10、系统,通用接地要求10;单独接地要求4;局部放电接地要求1。9) 对于4.8承重计量实验室要根据计量设备的重量特点,考虑重型设备的承重要求,必要时应局部加固。10) 对于4.9环境条件由于电学计量实验属于精密实验室,因此需要对环境温湿度、电磁屏蔽等做出设计。环境温度方面,实验室温度应满足(202)要求。环境湿度方面,实验室相对湿度在75%以下。隔振方面,实验室应采取有效的隔振措施,避免计量测试受机械振动影响。隔磁方面,实验室应安装适当的电磁屏蔽、吸收、接地、隔离或滤波之类的设施,避免计量测试受电磁干扰。静电方面,实验室内工作台应以并联方式接入安全可靠的防静电接地母线。11) 对于4.10计量标

11、准由于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具体开展的项目不确定,因此对标准器做出通用要求,实验室应根据计量业务范围配置标准器,标准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或不确定度)应不大于被计量仪器相应功能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3,测量范围应能覆盖被计量参数变化范围。同时,考虑对标准器贮存在干燥、洁净、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12) 对于4.11环境测量仪器对于实验室环境参数的控制,配置温湿压测量仪器,温度仪器应符合以下技术指标要求:(1)测量范围:050;(2)最大允许误差:0.1。湿度仪器应符合以下技术指标要求:(1)相对湿度测量范围:90%;(2)相对湿度最大允许误差:3%。气压仪器应符合以下技术指标要求:(1)测量范围

12、:500hPa1100hPa;(2)最大允许误差:0.1hPa。13) 对于4.12安全与防护由于电学计量实验室通常开展电学实验,有时还会进行高压实验,因此,安全防护特别重要,防火方面,实验室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高压安全防护方面,高压电下操作设备时,应按电压等级提供有充分的安全保护的方法或封闭区域和安全距离。安全保护措施方面,实验室应建立并实施安全保护措施。消防方面,实验室应安装消防设备和自动火灾报警设备。三、预期的经济效果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建设标准的统一,提高气象、气候及气象仪器评估等观测数据的质量,

13、为气象资料的应用、交换提供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未采用国际标准。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矛盾。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建议将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本标准为新标准,标准的起草严格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编写,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基础设施、环境条件、计量标准、环境测量仪器、安全与防护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大气电学计量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本标准发布后,建议标准归口单位进行贯彻指导,组织标准宣贯培训班。设立专门的答疑或咨询部门或网站,为贯标本标准的企业排忧解难,使企业对标准中新要求、新技术有明确的认识,以提高产品生产质量。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