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课题及研究报告要点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35414628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国家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课题及研究报告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国家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课题及研究报告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国家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课题及研究报告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国家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课题及研究报告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国家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课题及研究报告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国家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课题及研究报告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国家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课题及研究报告要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国家发展规划研究课题及研究要点1、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化及中长期发展趋势研判。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经济调整情况,预测近两年和“十四五”时期世界经济所处的周期阶段、发展趋势及主要经济体增长态势、政策取向,研究人口结构、全要素生产率、收入分配、杠杆率等中长期影响因素以及重要风险性因素,分析世界经济发展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2、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国际经贸规则变化。研判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新特征,分析国际经贸投资规则变化趋势,研究全球价值链分工、经贸投资、金融体系的新特点,预测国际贸易、跨境投资等的增长态势和结构流向,分析新趋势新特征对我国更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的影响。3、新一轮

2、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及影响。研判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可能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技术和产业,分析科技革命对全球创新版图、传统生产消费方式乃至对世界经济结构和增长路径的影响,研究现有国际经济体系、分工格局、竞争力分布可能受到的冲击,以及对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4、2035年远景目标和2050年展望研究。立足现代化演进基本规律、现代化国家实践经验和我国基本国情,深化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基本涵的理解把握,提出具体目标和代表性指标,开展远景描绘和多情景预测,分析需要弥补的弱项和短板,研究分阶段落实的步骤、重要战略导向和重大政策选择。5、我国经

3、济的潜在增长率预测。研判要素投入、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展望2035年和2050年潜在增长率,并开展国际比较和分区域分产业测算。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途径。6、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研究。在把握科技创新规律和趋势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提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协同机制,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集聚和高效配置机制,以及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等。7、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思路研究。基于要素禀赋和技术创新把握我国竞争优势所在,在消费升级和

4、技术革命背景下,研究未来我国产业发展趋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定位和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剖析我国产业升级面临的障碍,研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举措和对策建议。8、农业现代化推进路径研究。开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立足我国资源禀赋状况,研究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分析农业现代化的突出问题和关键制约,提出“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9、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短板及举措研究。跟踪全球制造业竞争形势及国际分工格局变化,分析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共性问题、薄弱环节和体制障碍,研究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促进

5、先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环境营造和普惠性政策。10、加快生物经济发展研究。分析生物经济的涵、特点和评价指标,研判全球生物经济发展新情况新趋势和未来走向,梳理和研究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潜力空间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生物经济的阶段性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11、促进实体经济和现代金融良性循环研究。剖析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深入探讨国际金融体系变革趋势及新技术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分析我国储蓄率、投资率和跨境资本流动趋势,研究“十四五”时期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目标和思路,提出创新融资方式、完善现代金融体系以及开放条件下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监管框架

6、的对策建议。12、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研究。分析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新要求,对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所处的阶段进行判断,研究“十四五”时期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健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运输质量的重大举措。13、能源革命和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分析世界能源供需关系中长期趋势和能源技术、结构、供需格局的趋势性变化,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结构并展望2035年情景,研究“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在优化能源结构、建设清洁能源体系、突破技术短板和体制机制障碍等方面提出对策。

7、14、高效智能绿色安全的物流体系研究。总结我国物流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趋势、面临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研究建设高效智能绿色安全物流体系的总体思路目标、主体框架、重点任务,提出“十四五”时期物流体系建设的阶段性目标、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15、支撑和引领现代化建设的人力资源体系研究。分析我国现有人力资源总量、结构及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求的差距,研究释放人力资源质量红利的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提出加强多层次人才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吸引和集聚人才以及破除人力资源流动、使用、发挥作用障碍的政策建议及实施路径。16、面向2035年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全面总结国家新

8、型城镇化进展情况,对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研究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和重要举措,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市群和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创新城市更新和城市治理模式,以及健全城镇化体制机制的政策建议。17、基于区域比较优势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分析我国产业跨国、跨区域转移的情况及在动因,在分析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考虑外需结构变动和交通物流技术变革,研判未来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变化趋势,提出符合产业转移和人口流动方向的政策导向和公共资源配置机制。18、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空间治理体系研究。分析新时代新特征对空间结构和治理体系提出的新要求,研究转

9、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需结构和城乡区域结构变化以及城市更新、产业更新等对空间调整的需求,提出空间结构调整的方向、原则和推进空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19、建设海洋强国的思路和任务研究。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保护状况,按照陆海统筹的要求,研究统一规划与协调陆海开发保护、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维护海洋权益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十四五”时期建设海洋强国的总体思路、战略重点和重大工程项目。20、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路和任务。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实践经验,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部署,梳理下一阶段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按照增强改革的系统性、

10、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实施路径、推进方式。21、完善产权制度的实施路径和重大举措。分析当前我国产权保护和有效激励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深层次原因,研究“十四五”时期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主攻方向和重大举措,在有效界定、配置、流转产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22、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实施路径和重大举措。评估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配置的效率效益,分析影响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研究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发展技术市场以及

11、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路径和举措。23、增强市场微观主体活力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分析我国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研究新形势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新要求,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举措。24、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分析我国财政制度现状及问题,研究优化税制结构、健全地方税体系、提高税制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和路径,理顺各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健全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任务和举措,以及深化预算制度改革、防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的长效机制。25、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机制和方式。评估“十三五”时期宏观调控的成效、经

12、验和问题,分析国外发展新形势对宏观调控提出的新要求,研究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合理设置宏观调控目标、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及构建发展规划、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26、市场监管体系现代化研究。分析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面临的问题,研究健全市场监管体系的方向和思路,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创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监管、健全信用监管、打破市场垄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27、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分析我国公共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评估我国应急能力和潜力,研究“十四五”时期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推

13、进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思路,在提高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能力、优化应急策略和方案、整合应急力量和资源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28、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思路和任务。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成效和经验,分析我国全面开放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研究“十四五”时期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目标思路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考虑,从开放模式、路径、布局和规则等方面提出扩大开放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29、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研究。分析我国比较优势变化情况和趋势,围绕构建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研究新形势下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强化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优化出

14、口结构和扩大进口等的目标、思路和任务。30、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进程和步骤研究。研判全球服务业发展趋势和国际规则演变态势,评估我国服务业开放成效,分析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对服务业开放提出的新要求,研究推进服务业规则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阶段性任务和推进步骤。31、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研究。总结“十三五”时期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成效、经验和问题,评估未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潜力及空间,研究“十四五”时期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和思路,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和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消费转型的任务和举措。32

15、、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研究。总结“十三五”时期防治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的做法、成效和问题,分析“十四五”时期环境污染防治的总体形势、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到2035年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的阶段性目标,特别是主要污染物减排和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及农业农村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要求、重大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研究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的新思路和新举措。33、生态系统保护的目标和重大任务研究。总结“十三五”时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成效,评估我国生态系统功能的总体状况、突出问题和生态安全隐患,把握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客观规律,研究到2035年生态系统保护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的

16、阶段性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重大工程项目。34、推进人的现代化的涵、短板和路径研究。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演进规律,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部署,分析人的现代化的基本涵及评价体系,查找现阶段存在的主要差距及其原因,研究“十四五”时期提高人的全面发展能力、推进人的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和有效路径。35、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研究。把握消费升级规律,研究我国消费结构变化和现阶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现,分析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等的新要求,查找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十四五”时期促进消费、供给、投资良性循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阶段性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36、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评估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影响,研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框架,提出“十四五”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和重大项目,在人力资源、养老服务、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