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优秀网评四篇与清正廉洁网评四篇

上传人:李****8 文档编号:135398590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廉政优秀网评四篇与清正廉洁网评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廉政优秀网评四篇与清正廉洁网评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廉政优秀网评四篇与清正廉洁网评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廉政优秀网评四篇与清正廉洁网评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廉政优秀网评四篇与清正廉洁网评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廉政优秀网评四篇与清正廉洁网评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政优秀网评四篇与清正廉洁网评四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政优秀网评四篇与清正廉洁网评四篇廉政优秀网评四篇【篇一】11月5日,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公布,“监督”是其中的高频词,共出现了52次。(2019年11月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落实各级党组织监督责任”“强化政治监督”“完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决定中,“监督”一词频频出现,这宣示了我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把监督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构建一体

2、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监督好比阳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必然会滋生细菌病菌。权力具有天然的膨胀性,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失去监督的干部,难免会滑入泥潭。所以说,监督是防范腐败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老虎”、被拍的“苍蝇”,都是因为远离了监督,放松了自己,最后走上违纪违法的不归路。翻阅许多落马贪官的忏悔录发现,他们都曾发出过相同的感慨:权力集中,导致了自己腐败,而监督失效,让腐败更加猖獗,腐败来的太容

3、易与其说这是忏悔,不如说是一份沉重的告诫。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众多事实证明,“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离开了监督,遗漏了监督,凝固了监督,对权力行使者来说既是一种放纵,更是一种伤害。因此要时刻保持监督和纪律震慑的聚合力,始终保持监督执纪问责严紧硬,对于群众反映的每一个线索都不放过,对于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做到严纠严惩,保持持续震慑,才能让群众想监督、敢监督,让党员干部“守规矩于细微,持原则于方寸”。“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组织和人民监督天经地义。”党员干部要乐于接受监督,敬畏群众的批评,把党和人民的监督作为最大的关心和爱护,视为人生的一种幸福;要敢于接受

4、监督,正视自己的问题,及时改正错误、约束私欲,小心谨慎,规范形式;要善于接受监督,时刻把自己置于纪律规矩的约束之中,挺直腰板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篇二】笔者有一个朋友,他的手机QQ一天24小时始终保持在线状态,而且只要有人联系他,他尽可能第一时间给予答复。大家都夸他有“Q德”。他说,工作重要,松懈不得,不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不论工作日还是周末、假期,手机始终畅通、QQ保持在线,心里才感觉踏实。这样做虽然有些辛苦,但是一旦养成习惯,也就不觉得累了。保持在线状态,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说,也是必须做到的。要在思想上保持状态,始终“在线”。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每一

5、名党员干部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精神之基。要在工作上保持状态,始终“在线”。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上有行为、有作为、有担当。真抓实干是衡量党员干部状态是否在线的试金石。状态在线者,恪尽职守、真抓实干,深入基层、勇于担当;状态不在线者,心不在焉、虚与委蛇,浮于表面、推托避让。新时代的伟大征程已经起航,党员干部更要有作为、敢担当,直向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创造经得住

6、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要在作风上保持状态,始终“在线”。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作风上有底线、有操守、重品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抵得住各种诱惑,淡泊名利,一尘不染,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坚决守住廉洁底线和纪律红线,不忘初心、慎言笃行,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勇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夺取新胜利。【篇三】“某单位干部公车私用、违规发放津补贴”

7、“接待活动执行相关规定不严,存在高档酒水接待问题”“值班制度执行不严格,少数单位存在脱岗现象”“慵懒散问题仍然存在”“安全保卫措施不力”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上述问题,亮短揭丑后再让被监督者整改到位,免不了要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洗澡治病。因此,人们把这些履行监督职责的干部称为“唱黑脸”的人。实践证明,监督有利于堵塞漏洞、推动工作落实,保障党和国家政策贯彻落实,因此,社会需要唱黑脸的人。黑脸好唱,但唱好很难。监督者唯有以良好的作风深入实际,严监督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传导压力、总结经验、督促整改,盯住重点环节,敢于责任担当,把黑脸唱在点子上,唱到要害处,让被监督者心悦口服,方能成为受欢迎的“黑脸”。突

8、出问题导向的重要性。强调突出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监督者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看准实情,摸清实况,把握重点要求,明确具体环节和具体细节,盯住目标不动摇,瞄准行为不跑偏,抓住关键不撒手,突出重点不放松,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才能准确查找问题,为整改工作提供坚实基础,确保监督取得实效。突出检查指导的针对性。马克思说过:“一切发展中的事务都是不完善的”。监督者要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方子治不同病”的原则,加强统筹协调,实施分类指导,帮助被监督者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提出整改措施意见建议,指导他们把制度的螺丝拧紧拧实,达到堵塞漏洞和改

9、正错误之目的。突出双向沟通的及时性。作为监督者,既要传导被监督者的责任压力,还要激发其内生动力,需要做好及时沟通,达到释疑答惑,解决问题的目的,发挥监督最佳效果。孔子说过:“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对工作中出现的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与被监督者通气、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要把压力传导到位,让被监督者认真对待问题,积极落实措施,形成上下齐抓,内外联动、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篇四】“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不兴伪事兴务实中引用汉代著名政论家、史学家荀悦申鉴俗嫌中的名句。其意何为,想必在广大党

10、员干部心中早已竖起了一杆秤。“廉洁自律心无病,求真务实业有成。”清清白白做人,兢兢业业做事,这是每个行业的基本职业操守,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虚言”、“浮术”、“华名”、“伪事”是“四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从政大忌。十八大以来落马高官并非少数,追根究底,都源于“虚言”之害。因此,“不受虚言”,方可“浮术”不生、“华名”难存、“伪事”无为。“不受虚言”,当“不兴虚言”。言必信,行必果。其言不实,则实施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难以保障。所以“不受虚言”当从“不兴虚言”着手,废“虚言”、兴实谏是势在必行的。如果一个人自己所说的话没有事实依据,连自身都难以信服,又何谈取信于人呢?倘若为官者都为了

11、政绩和自身利益上欺领导、下瞒群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导致“虚言”大行其道,让事实埋没于漫天“虚言”之中,真正的问题难以得到发现和解决,长此以往,必将祸患无穷。“不受虚言”,当“耳清目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民群众始终是党的各项工作、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考量一项工作和政策的落实情况,人民群众才是最好的“老师”。毛主席曾说“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练就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暗访、巡察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问

12、题、真正反映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受虚言”,当科学决策。宋代抗金名臣李纲曾说:“使士夫不復事虚名而收寔效,官司不復行虚文而施实绩。”告诫我们“形式主义”是毒瘤,徒具形式的规章、制度行不通。只有综合考量多方因素、真正落实到行动中的制度政策才能得人心、见实效。在制定政策时,需深入调查研究,采用专家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络收集意见等多种形式集民智、汇民心,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令在必信,法在必行”,良好的政策必须要有良好的执行。倘若齐心协力共筑制度堡垒,切实维护群众和社会利益。在上者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在下者身体力行、扎实推进,何愁政令不畅、执行不力

13、?为政以廉,不仅要跟贪污腐败划清界限,独善其身,还要从“不受虚言”做起,拒“虚言”、废“浮术”、黜“华名”、罢“伪事”。为官为政,当不说虚言、不传虚言、不慕虚言。常修为政之身,常怀廉政之心,常思奢侈之害,慎独以修身,勤俭以养廉。清正廉洁网评四篇查处问题4601起,处理6358人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了2019年10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这是自2013年8月建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情况月报制度起,中央纪委连续第74个月公布月报数据。坚持每月公开发布相关数据,释放出党中央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的强烈信号。据统计,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截至2019年10月底,各

14、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1.68万起,处理43.71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纪)处分26.88万人。从数据来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治“四风”问题驰而不息,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没有放松的迹象,但同时“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不收敛不收手行为仍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四风”问题在高压下呈现出了一些新动向新表现,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改头换面、潜入地下的隐形变异。如:违规公款吃喝转入农家乐、个人家中等隐蔽场所,利用微信红包、物流快递、电子充值点券等方式收送礼金、礼品,婚丧喜庆事宜化整为零分批操办等。这些现实问题都提醒我们,对“四风”问题大意不得,不能有停一停、歇歇

15、脚的念头。当前,我们有少数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对纠治“四风”存在“厌战思想”。有的认为,已经查纠了很多党员干部,“四风”问题纠治得差不多了,可以不必太较真了;有的认为,现在党纪党规这么多这么严,很多人都能按规矩办,可以不必盯得太紧了;还有的认为,监督的触角越来越多,党员干部都不敢触碰“四风”了,可以不必太用力了诸如此类的“厌战思想”一旦产生,很容易导致“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死灰复燃,乃至前功尽弃。“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只有对“四风”问题及其各种变异形式保持高度警惕、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寸步不让、一抓到底,才能使之失去回潮空间、没有反弹之力。因此,纠治“四

16、风”要谨防“厌战思想”,越是到了攻坚克难、爬坡涉险的关键阶段,越是需要一鼓作气,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把作风建设钉紧钉深钉牢,以阶段性的胜利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感,激发社会公众参与支持纠正“四风”的积极性,避免因松气歇脚而陷入“再而衰、三而竭”的尴尬境地。同时,“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告诉我们,“四风”和反“四风”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这就需要我们紧盯“四风”问题不放、对待“四风”问题寸步不让,在“常”和“长”上用劲,管住细节,让精准教育、有效监督、严肃问责、公开曝光形成制度成为常态,保持高压态势,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动辄则咎,真正将“四风”问题从党员干部的脑海里“抠出去”,把好作风、好风气引进来、树起来。【篇二】近日,在小区里散步时碰到一位退休的老干部,他感慨地对我说:现在官场变化真大,官员跑官要官的传闻几乎绝迹了,大办喜丧借机敛财的不敢了。我听了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