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知识课件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5398089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1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案1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案1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案1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案1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1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1知识课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课程名称:企业经济统计学 授课人:课 题基本相关理论学习课 时2教学目的与要 求让同学们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理解相关概念,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教学重点与难 点基本内容及三大经济核算。教学过程主 要 内 容 及 步 骤备注按教学大纲讲授;结合讨论。授课效果分析总结 前言这本教材有以下一些特点:1.本课程属于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有关现象的数量特征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的方法论科学,为人们提供定量认识的有力工具。数:纯粹的表示多和少的符号例如:1、2、31+2+3=6量:不是纯粹抽象的数学符号,是跟一定的物质内容,结合在一起的。你不能把物质内容去掉。例如:一个人、两匹马、三只羊,这叫做量。2.

2、本课程属于部门统计学。统计学分为统计学原理和部门统计两大类。部门统计以统计学原理为基础并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形成各部门特有的统计学。本课程以企业经济为对象,阐明与企业有关的统计理论与方法。3.本课程又具有鲜明的综合性。本课程涉及的企业不是某一行业的个别企业,而是包括各行各业企业的一般化的企业。但在阐述具体内容、方法时,又经常要分解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如工业、农业、建筑业和各种服务业等。4.换句话说,本课程的宗旨是阐明企业经济统计的一般理论与方法问题,但在介绍具体内容时,又经常涉及各个行业的企业。以一般为主,对具体行业企业的介绍是粗略的、不充分的。第一章 总论一、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二、企业组织类型三、

3、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四、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五、企业经济统计学与有关经济、管理诸学科的关系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企业的基本概念及企业运行的基本过程;掌握企业运行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了解企业组织与经营;掌握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以及企业三大核算的内容。一、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一)企业的含义(二)企业的经济运行(三)企业运行的条件(一)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组织,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并从法律上确认其具有独立权力、利益和责任。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P2):其一,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经济实体是指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企业作为经

4、济组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把各个生产要素合理的组织起来,从事商品等的生产经营。其二,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这是从法律角度对企业地位的认定,它表明企业是根据法律规定成立的,具有独立财产和从事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1.有关企业的补充说明(1)法人(2)产业活动单位(3)公司(1)法人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2)产业活动单位(P3称为工厂)附属于法人单位,不能独立进行经济核算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单独组织生产、经营或

5、业务活动;掌握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资料。(3)公司(P17)经政府许可、两人以上集资组成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主要形式有:无限责任公司股东负无限清偿责任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负有限清偿责任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筹集资本的办法成立的公司。(二)企业的经济运行企业的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投入与产出的运行两头连着市场。(P4)企业经济运行,又表现为企业的存量和流量之间不断的运转和扩大。(P5)存量某时点上的结存量,如物品库存量、资金结存量等;流量段时期的累计量,物品、资金的使用量、投入量、产出量等。(三)企业运行的条件1.企业运行的内部条件2.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1.企业运行的内部条件(p.5p.6)人力要素劳动力

6、和企业家物力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能源;财力要素资本金或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其他资产;信息要素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与运用。应学好统计学。2.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企业经营环境包括的范围极广,大致可归纳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环境等。二、企业组织类型(一)企业组织(二)企业类型(三)企业的主营与附营(一)企业组织1.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式2.企业组织系统1.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式(P.10)(1)企业组织是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的简称,它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与企业不同层次管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2)常用的组织结构有:直线

7、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事务部组织结构;多维组织结构即立体组织结构。直线式组织结构又叫军队式,首长负责制。垂直领导,优点是政出一门、集中、快速;缺点:受个人知识、能力所限,决断容易出现错误。职能式组织结构,下设各职能部门。优点:为首长分担比较细致的职能工作;缺点:下级部门政出多门。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上级部门的各个职能部门,不能对下发号施令。政出一门。上级的各个职能部门成为了参谋部。矩阵式组织结构,按某种项目或任务单独组织,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受双重领导。事务部组织结构,目前跨国公司常使用的结构。多维组织结构即立体组织结构,是针对事务部的一种改进。2.企业

8、组织系统(P.11)(1)厂部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最高指挥机构。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最高指标机构,由厂领导包括正副厂长和三总(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以及各主要职能机构所组成,集中企业的主要权利,处理企业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对内对外的重大问题。(2)车间为企业三级行政组织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企业三级行政组织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车间拥有相应的人力、物力条件,但一般只是企业内部执行生产经营任务的单位。(3)班组它由直接从事生产的职工所组成。从事原始记录最基本的地点。(二)企业类型1.分类标志及原则(1)以产业活动单位(产品)为准(2)产品以直接用途为准(3)以产品的主要经济

9、用途为标志2.常用分类标志的分类常用分类1.按部门分工或经营领域分类(P.1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交通运输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H-批发和零售业I-住宿和餐饮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房租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斟查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按经济类型分类(P.14)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1)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2)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

10、所有或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3.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类(P.15)内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外资企业(1)国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企业。(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商投资股分有限公司。(3)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4.按企业生产规模分类(P.16)大、中、小型企业按企业生产规模分类,企业可以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5.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类(P.16)单厂企业

11、、联合企业6.按其他标志分类 (P.17)在企业经济统计中,还可以采取其他不同的标志分类。例如:按企业生产的要素密集程度的分类,按企业的隶属关系分类等等。(三)企业的主营与附营(P.17)1.企业主营与附营的划分主营是企业主要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附营是企业除主营外从事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2.企业的多种经营 “一业为主,兼营别样。”三、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一)企业活动条件统计(二)企业投入统计(三)企业产出统计(四)企业经济效益统计(五)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一)企业活动条件统计(P.20)1.企业内部活动条件统计人力统计。包括企业职工人数及其构成-技术构成、文化构成、年龄构成、工龄构成等等

12、。物力统计。在物力统计中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劳动手段统计,包括企业的房屋、生产设备和动力设备等等。财力统计。作为生产条件实行商品周转的动力,是以资金存量表现的,有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2.企业外部活动条件统计企业经济统计除了进行企业内部人财物的统计外,还应该进行相应的外部条件即外部环境条件的统计研究,包括社会政治、科技水平、发展速度、市场需求及变化、资源供给、价格水平、协作单位和竞争状况有关信息进行统计考察。(二)企业投入统计1.物化劳动投入统计2.活劳动投入统计:活劳动的投入主要体现在劳动的报酬投入。3.综合投入统计(三)企业产出统计(P.22)1.成果表现实物量。包括(1)产品品种,不同

13、的行业的企业品种固然不同,即使同一行业的企业也有多种不同的花色和型号。(2)产品质量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有质量才有数量。(3)产品数量。产品数量有不同的计量方法,最常见的是用实物量和货币量进行计量考察。2.成果表现价值量。产品不论是物质产品,还是各种类型的服务,在进行价值量统计时,都有两个基本问题。价值构成价值构成有三部分组成,物化劳动价值C。活劳动价值V,剩余劳动价值M,生产出来的产品,除包括新创造的价值(V+M)外,还包括转移价值C,而转移价值又有劳动手段的转移价值C1和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C2。在产品价值量统计中,由于价值构成是否包括转移价值及包括的范围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产值指标。价格表现现行价格。不变价格。(四)企业经济效益统计(P.24)1.从生产角度和使用角度考察经济效益经济效果、经济效用、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的各种形式;2.从劳动投入考察经济效益劳动占y用与劳动消耗的各种形式;3.从管理水平等其他因素考察经济效益包括除上述因素外的其他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五)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P.27图表)1.企业经济活动条件指标体系在企业经济活动的条件方面,人力条件有各种劳动数量构成指标,包括技术、文化、性别以及年龄、工龄构成等等。2.企业投入指标体系在企业投入统计指标方面,如前面所说的三要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