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之实现电梯安全监管“四个率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398024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之实现电梯安全监管“四个率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全管理》之实现电梯安全监管“四个率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全管理》之实现电梯安全监管“四个率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全管理》之实现电梯安全监管“四个率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之实现电梯安全监管“四个率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之实现电梯安全监管“四个率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现电梯安全监管“四个率先” 20xx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质监局围绕“保障民生,服务民生”的主题,以建立“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为平台,创建了电梯安全监管新模式,在探索特种设备科学监管、长效监管和事故应急处置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多举措加强监管强化法制保障20xx年3月1日杭州市正式颁布实施了杭州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对电梯生产、安装、改造和使用单位管理、维护保养、定期检验检测、日常监察等环节,以及电梯技术评估、异议处理、事故调查处理等方面作了具体且操作性强的规定,为杭州电梯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电梯安全监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从政府规章上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推动了基层

2、各级这政府主管部门履行安全监察责任。该办法实施以来,市质监局组织力量配套制定了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监控中心验收规则,从新装电梯的验收程序、验收的项目和方法等方面对电梯安全监控系统的认定上进行了规范,统一了数据和接口标准,完善了验收的制度依据。明确主体责任杭州市质检部门围绕统一规范管理、公开不同型号电梯主要参数、统一布设救援点、落实救援队伍等工作重点,借助、依托、发挥规模企业的技术优势,在主城区布设了由25家规模较大的电梯生产、维保单位为主要技术力量的76个电梯应急救援站,承担电梯故障处置任务,并接受电梯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为切实提高救援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能力,市质检局全面加强了对

3、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一举两得,一方面使这支救援队伍能基本熟知不同型号电梯的性能,有效开展救援工作;另一方面提升了企业自身人员的技术专业水平。构建应急平台杭州市电梯数量达5万台,并逐年按20%增长,且地域分布广、使用时间跨度大、质量参差不齐。针对这些特点,杭州市质监局在规划应急处置中心的指挥系统中,坚持技术一流、设备最先进、系统可持续升级,能适应杭州电梯数量不断增长的需要为标准,投资300余万元,开发了集成GIS地理信息系统,集有线、无线调度、图像监控、计算机信息、电子地图、集中控制等多个子系统为一体的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应急处置中心指挥系统。同时,成功申请了“96333”应急专线电话,统一

4、了全市电梯应急呼叫号码,并于20xx年8月底正式开通,实行全天24h值班。创新监管手段在杭州市政府“智慧杭州”的项目带动下,杭州市质监局与中电科杭州52所携手开发了“电梯物联网信息技术系统”,系统可自动采集电梯运行方向、当前层站、轿门开闭等3个运行参数,显示门区外停梯、运行中开门、超速和轿厢冲顶、蹲底等5种故障和一个困人事件信息。为加快推进应用,杭州市局组织科研单位、电梯厂家、维保单位、检验机构的专家进行讨论,制订了杭州市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和电梯安全运行监控中心验收规则、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开工申请、验收、联网程序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和规范。实现“四个率先”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的成立和“9

5、6333”应急专线电话的开通,标志着杭州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有了一个综合性平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全国实现了“四个率先”。一是率先在全国搭建了特种设备应急处置综合平台。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是一个专业性、综合性的全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平台,为公益类事业单位,编制15名,在全国没有先例。中心主要职责是负责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参与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工作;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维保等单位开展应急救援方面的指导工作。中心下专设电梯应急科,专门承担量大面广的电梯安全运行应急处置工作,力争做到:一旦电梯发生故障甚至困人,中心将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

6、时间发出指令、第一时间实施救援、第一时间调查处理的四个“第一时间”,保证被困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救,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是率先在全国开通了电梯应急特服电话。以努力提高电梯应急处置效率为重点,严格制度化抓好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建设。20xx年10月29日,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杭州市成立了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设立了“96333”电梯应急特服电话,在主城区覆盖后,于20xx年5月,延伸拓展到两区五县(市)。至目前,已张贴“96333”标志2.9万多台(每张标志都有一个编号,对应所张贴电梯所在的位置,包括电梯的参数,生产单位、维保单位、使用单位等信息,输入应急处置中心指挥系统中)。

7、同时,在全杭州布设了由25家规模较大的电梯维保企业为主要力量的 76个电梯应急救援分中心,初步形成了覆盖全杭州的电梯应急快速救援网络,实现了电梯应急救援统一指挥调度。通过应急处置中心这一平台,将原来分散,各自为阵的电梯维保、救援力量拧成了合力。“96333”开通一年多来,有效实施电梯故障应急处置2106次,处置中心基本上做到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发出指令,就近的救援分中心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平均救援时间缩短到16min左右,监察部门能在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处理,应急救援效率明显提高,较好地解决了社会关注、反应强烈的问题,破解了长期困扰政府职能部门对电梯实施有效监管的难题,完善了“五位

8、一体”(电梯生产、维保和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监察部门、检验机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故障应急处置机制,为实现科学监管、长效监管打下了扎实基础。三是率先在全国构建了电梯科技监管网络。为了切实提高电梯应急处置的科学化、长效化,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全国率先探索了电梯困人故障的科技监控项目研究和开发。杭州市质监局与中国物联网领域的领军企业中电科52所进行战略合作,携手开发的电梯运行安全物联信息系统,验收评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引进了物联网设计理念,从信息采集、网络传输、智能处理,到有效反馈,体现统一平台、多种应用的先进开发理念,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是国内首个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的电梯应急指挥支撑系统,将能有效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