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教学幻灯片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5397951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教学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教学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教学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教学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教学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教学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教学幻灯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中国传统文化课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激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几部经典的内容大概以及其中经典句段。教学准备: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课件 三字经吟诵视频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从本学期开始,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呢?又为什么要学习它呢?怎样学习呢?我们将用两节课来解答大家的疑问。二、首先想让大家了解一下这次学习的要点。(出示幻灯片)1、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大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3、古人是怎样学习传

2、统文化的。1、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是现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特点:首先请大家了解两个案例。(出示幻灯片)一是马加爵事件。二是复旦大学投毒案。说明现代学生聪明能干,但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基本的心理教育,我们这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就是专门针对思想道德教育这方面的。二是了解国外国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接着了解一下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出示幻灯片)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浮雕分别是孔子、摩西(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巴哈伊信仰等宗教里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 、梭伦(古希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1988年巴黎举行的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的新

3、闻发布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发言:“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出示幻灯片)在上世纪70年代,英国哲学家汤因比认为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两种学说,一种是孔孟学说,一种是大乘佛法。(出示幻灯片)韩国孩子所受的传统教育:父母有命,俯首敬听 爱民如子,为国尽忠 一杯之水,必分而饮 行必正直,言则信实小结: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学习,继承,发扬广大。2、大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出示幻灯片)首先我们来看看平常经常讲的四书五经都是些什么。(出示幻灯片)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

4、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再回过头来看有哪些传统文化。(出示幻灯片)首先是广义的:所有体现中国特色的东西。包括古诗文、艺术(书法、音乐、绘画、雕塑、舞蹈、建筑、手工等)、节日文化等等。然后是狭义的:中华民族各个时期的文化代表。如上古时期的自然崇拜、神本文化、周朝周公创的周礼;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释、道、法家文化;唐诗;宋词、元曲、

5、明清小说等。下面让我们来了解我们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要求开展的几部经的大概内容。首先来看弟子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说到传统文化对小孩子的教育,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们最看重、最推崇的就是弟子规。为什么呢?(出示幻灯片) 1、对论语的继承。2、围绕儿童的人际关系,传授与人相处之道,培养儿童爱心、尊重他人、诚信等道德品质。3、是做人立身之本。4、是个人一生受益的日常行为规范。接着看弟子规的核心思想。(出示幻灯片)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再来看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出示幻灯片) 1、发挥正能量,改善突出的社会问题,端正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2、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做一个正直、高尚

6、的人的典范。3、能增进知识,提高同学们语文水平,写作能力。最后来看看弟子规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言道人善 即是善 扬人恶 即是恶(教师粗略解释)下面看第二部经三字经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 1、启蒙教材,是人必须要了解的生活常识、科学知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词。2、历代学者:“袖里通鉴纲目”“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3、叙述了三纲五常,五谷六畜,七情八音,四书五经诸子,历史朝代更替,和奋发勤学、显

7、亲扬名事例。是一部催人向上的经典。接着我们来看看三字经的学习意义:(出示幻灯片)1、“人之初 性本善”体现了儒家思想跟其他宗教、学说的区别。更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在基督教里,人性是“本恶”的,要忏悔、要赎罪。2、领略到较高的写作技巧:句式灵活,编排巧妙,语言通俗,行文流畅。3、三三成句,原本可唱。形成语言节奏韵律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兼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最后来看看三字经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泽民人遗子 金满籯 我教子 唯一经。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教师粗

8、略解释)千字文内容要点:(出示幻灯片)来历:梁武帝要教授皇子,命周兴嗣将一千个不同的字编成一篇文章。周兴嗣用一夜的时间编了这一篇千字文。优点:小百科全书,既能用于识字,又能学习语言,更能传授知识,而且有一定文采。运用了押韵、对称、比喻、比兴等修辞手法。缺点:受用字所限,用字有些生僻,省略跳跃太多,内容不够连贯。千字文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尺璧非宝 寸阴是竟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教师粗略解释)孝经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关于“孝”的基本理论。论述“孝道”与政治的关系。“以孝治天下”“孝道”的实行。孝经的内涵:(出示幻灯片)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9、特点和核心。孝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元德。孝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孝道是个人立身、处世的衍伸规范。孝道可以为解决现代社会的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孝经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大学的内涵:(出示幻灯片)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主要是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三纲领:在明明德(发扬

10、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亲民(用仁德关爱众生),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跟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是一致的。对于个人的修养修为,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在个人领域有所成就的人都把中庸作为自己做人的最高准则。这是为什么呢?请看中庸的主题思想:(出示幻灯片)强调的是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三要义:恰到好处 不偏不倚 动态平衡中庸的主要原则:(出示幻灯片)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中庸的时代新解:(出示幻灯片)不求最好,但求合适。不要

11、最多,够用就行。不要太懒,也不要太勤。遇到麻烦,受到伤害,不愤激,不打击报复,不强忍,而是寻求最适合的解决办法。但求过程无怨无悔,不强求结果尽善尽美。中庸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教师粗略解释)论语的主要思想:(出示幻灯片)1、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集子。核心是“仁”。2、“礼”。主要是遵循周公的“周礼”。3、“为政以德”就是“以德治国”。4、中庸思想。5、

12、“孝”(包括孝和悌)。6、“天命”。天命不可违。7、经济(重义轻利与“富农”)。8、美学(美与善的统一)论语的教育思想:(出示幻灯片)个体差异:“性相近 习相远”“因材施教”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学习内容:“六经”“六艺”“文行忠信”学习手段:“学而知之”“学以致用”学习规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13、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教师粗略解释)下面谈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出示幻灯片) 1、相对于其他文化(包括各种学术流派、宗教文化),儒家文化最包容,最容易接受和到达较高层次(三十老明经,七十少进士),不偏激,不容易出现裂缝。2、(出示幻灯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好处:(1)、提高个人的知识、品格修养;(2)、让人的气质有很好的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我敢说:大家经过认真研读中国传统文化一段时间,精、气、神都会提升一个层次。腹有诗书气自华嘛!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古人的文化,因为时代的变迁,其中有一些肯定已经和现代社会脱节,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的需要,我们也要向鲁迅

14、先生一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要“拿来主义”,择其善而学之;弃其糟粕或是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一些思想;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注重个人的修为,而忽视了团队的合作。这也是外国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十个中国人是条虫。”的原因。还有像弟子规“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等等,要懂得变通,不能墨守成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具体内容再进行讨论分析。3、古人是怎样学习传统文化的。(1)视频演示:三字经吟诵视频教师讲解:(出示幻灯片)古人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的程序一般是:老师示范读老师简单讲解老师带读学生读背(有疑问,可以发问)熟读成诵。所以古代的学生一年下来就会被很多文章、书籍,积累很多知识,然后老师就会教学生对对联、写文章。后积然后薄发,有句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偷”说的也是读得多了,才会写的道理。这个道理,希望能对同学们学习语文有一定的启发。总结:(出示幻灯片)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又像无边无际的海洋,等着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去学习它,继承它,发掘它,发扬它。2,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2,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2,2,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