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与惩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539581 上传时间:2017-10-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奖励与惩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奖励与惩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奖励与惩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奖励与惩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奖励与惩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奖励与惩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奖励与惩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奖励与惩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高明书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一、什么是奖励与惩罚的原理(一)什么是奖励与惩罚?奖励是在行为发生后为维持和增强其行为倾向给予的一种报酬。惩罚是在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一定的具有减弱某种行为倾向的刺激。施加讨厌的刺激,以减低或遏止、消除不良的行为。(二)奖励与惩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1.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负强化原理:在某个确定的情景中,孩子做出了某种行为之后,使得引起他厌恶的刺激消失,那么,今后在同样情境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增大。这个“厌恶刺激”叫做负强化物。撤去厌恶刺激,就等于获得了奖励。消退的原理:在一个确定的环境中,当孩子

2、做出某一行为之后,外界环境不予理睬,那么,今后类似情况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减小。(三)奖励与惩罚的形式1.奖励的形式根据内容分,奖励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根据方式分,奖励还可分为代偿式奖励和给予式奖励。根据奖励的实施者划分为学校组织给出和拥有某些权力的个人给予的奖励。2.惩罚的形式按内容分,惩罚可分为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按方式分,惩罚还可分为代偿式惩罚和剥夺式惩罚。根据惩罚的实施者划分为学校组织给出和拥有某些权力的个人给予的惩罚。按照行为发生后给予的惩罚,可以分自然惩罚与人为惩罚自然惩罚不是外人给予的,而是儿童做出行为后自然的结果。用儿童自身行为的过失所造成的“自然后果”,使儿童感到

3、不愉快甚至痛苦的体验,从而改正过失。由于自然结果是令人不快的,儿童在做出类似行为的可能性自然就减少。这可以看作是无意识的自然学习。学生的理解力能够在自然后果与行为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通常就不需要再人为地设定奖惩,让自然后果直接起作用会更有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可以用自然惩罚,例如:不良行为自然惩罚故意吃饭慢没吃饱就收拾了餐桌嘲弄同学同学不和他玩耍不洗脸被同学嘲弄脸上脏起床拖拖拉拉上学迟到被老师责问不完成作业被老师留校做作业故意打破玩具只能玩坏玩具攻击其他同学被同学冷落、排斥、孤立人为惩罚是指行为发生后,外人给予行为人一个不良的刺激或不良的结果。它又分为逻辑惩罚和反应代价惩罚。逻辑惩罚。逻辑

4、结果惩罚。惩罚和儿童行为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或是行为的逻辑结果。惩罚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与违规行为的性质相联系。这种惩罚从道德违规的角度看待逻辑结果。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下可以选用逻辑惩罚,如:不良行为逻辑惩罚将口香糖吐在地上5 天不给口香糖吃在家中使用脏字妈妈3 小时不和孩子说话反应代价惩罚不一定和发生的行为有逻辑关系,不良行为发生后,行为者必须付出代价。绝大多数不良行为都可以使用反应代价惩罚。例如:不良行为反应代价惩罚三次没有完成作业取消周日去公园的计划对父母说谎两天不许看电视起床没有叠好被子放学后不许在外边玩耍二、奖励与惩罚的心理学意义是什么?(一)奖励与惩罚有助于学生心理成长,适应

5、社会发展整个社会是建立在某种奖励惩罚的体系上的。奖励与惩罚作为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工具,能体现社会的公正。受责罚才能少栽跟头奖励和惩罚共用才是完整的教育。(二)奖励与惩罚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建立明确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联系重要的信念: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通过奖励与惩罚,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行为结果”的对应关系。惩罚还可以打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三)奖励与惩罚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模式可以概括为:好的行为他人满意得到奖励再发生好的行为。 不良的行为他人不满意受到惩罚不良行为减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合理的奖励惩罚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

6、行为界线是不能逾越的。三、奖励与惩罚的负面心理效应表现在哪些方面(一)奖励的负面心理效应奖励的积极作用表现在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护、器重,由此产生信赖教师的情感,使学生自尊、自信,积极向上,人们又希望重复获得这种体验,所以,奖励能使被奖励的动机获得强化,使被奖励的行为重复发生。奖励还可以产生深远的心理影响,激发潜力,成为良好行为的导向,使学生继续追求新目标。1.过多的奖励使学生产生对奖励的依赖心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某一行为的连续的奖励,会使行为者形成对奖励的依赖。因此,一旦奖励减少或消失,就会在客观上起到一种与奖励相反的作用,

7、这一作用其实已类似于惩罚的作用,但又不同于惩罚,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称之为消退作用(1937)。他认为,所谓消退作用,即通过取消某种行为结果曾经带给有机体的奖赏,而起到使有机体减少或不再重复某一行为的作用。斯金纳甚至断定,要消除一种行为,采用消退手段远比采用惩罚更为有效。消退是一种过程,在这种过程中,有机体由于重复某种反应若干次,而没有伴随着强化刺激,就逐渐丧失那种反应或习惯。奖励隐含着惩罚性的一面,对于原本具有内在兴趣的活动是不需要什么奖励的,如果允诺给予奖励反而会抑制人们的内在兴趣,外加的不必要的奖励损害了内在的动机。2.不必要的奖励会削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对于原来具有内在兴趣的活动是不

8、需要什么外在奖励的。如果允诺给以外在的奖励反而会抑制人们从事这一活动的内在兴趣,外加的奖励损害了内在的动机。因为它会使人们产生一种心理错觉,促使人们期望做早先在无任何奖励的情况下所从事的活动似乎仅仅是为了要得到奖励。一旦奖励没有了,人们也就不愿意从事这个活动了。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德西让一批大学生单独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所有被试者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进入第二阶段,德西让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一美元的奖励,而控制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难题而没有报酬;第三阶段,德西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观察学生是否仍在解题,以此作为

9、判断学生对解题的喜爱程度的指标。结果发现,控制组(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实验组(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用来解题。这说明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退得很快,而无奖励组则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的兴趣。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减少了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莱珀的实验(1973)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他把幼儿园的小朋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让儿童画画,第一组只是让他们画画,第二组是画完画后给予奖励,第三组事先讲好画画是有奖励的。对儿童的自由活动加以记录,三天之后,再带他们到一个游戏空间,那里准备了绘画的纸笔,还有其它各种工具、玩具。结

10、果发现,第一组选择画画的最多,第三组选择画画的最少。如果不给奖励,儿童便不自发地画画了。宁愿玩他们本来不太喜欢玩的东西。原来作画的兴趣明显降低。结论是:强大的外部动机可以减弱甚至瓦解人的内部动机。莱珀还提出外部奖励可能会付出“隐蔽代价”。作画过程本身本来就是目的,满足就在于实现目的的过程中,但有了外加的奖励,使作画成了手段,“游戏变成了工作”,如果不给奖励,也就是手段不能为目的服务,则就不要这个手段了,因此也就不画画了。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会很有兴趣地完成它,无需奖励画蛇添足!普雷马克(D.Premack)原理源于 1959 年普雷马克的一个实验。他观察儿童在自由活动时间的各种自发活动,并记下它

11、们出现的频率。他让孩子们从两种活动中选择一种:其一是玩弹球游戏机,其二是吃糖果。当然一些孩子选择了前者,一些孩子选择了后者。更为有趣的是,对于更喜欢吃糖果的孩子,若将吃糖果作为强化物,便可以增加其玩弹球游戏机的频率;相反,对于更喜欢玩弹球游戏机的孩子,若以玩弹球游戏机作为强化物,便可提高其吃糖果的频率。普雷马克原理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术语,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其意指“更有可能发生的活动可以用来强化不太可能发生的活动”,即高概率事件(喜欢的行为)可以作为低概率事件(不喜欢的行为)的强化物。反过来。兴趣低的活动不能作为强化手段强化兴趣高的活动。例如,有看电视、下棋和做功课三项活

12、动,儿童喜爱的程度由高到低是看电视、下棋和做功课。按照普雷马克原理,我们可以用看电视和下棋作为奖品奖励做功课的行为。但条件是儿童必须先认真做完功课,然后才能得到看电视或下棋的奖励,程序不能颠倒,否则,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奖励刺激所引发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典型的外部动机,即教师从外部人为地施加影响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其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暂。外加的奖励在人们的活动中只有保健作用,没有它固然会使人不满,但它却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动力。就像紧绷的弹簧,全靠外力的拉张,外力没有了,它就不会张开了,久而久之,它就会松弛,完全失掉作用。内在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才是学习的真正动力,具有稳定而强烈的作用,是最

13、可宝贵的。避免产生德西效应。3.不恰当的奖励影响学生性格发展案例:据天津日报2006 年 10 月 17 日报道,从小就在父母赞扬声中长大的玲玲,小学到初中都是班干部,不仅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弹得一手好琴,父母特别以她为荣,经常在亲朋好友前夸赞她,她成了大人眼里的“完美孩子”。然而一次家长会后,妈妈吃惊地发现自己的好女儿竟然说谎了!最近几次考试的“第一名”都是她编造的!原来进入初三以后学业负担加重了,而她身兼班长和两个课代表有些力不从心,连续两次考试都和第一无缘,她开始对考试产生了恐惧,考场上越想考好越是紧张得无法思考,成绩直线下滑。“大家肯定都对我失望透了!”她觉得无颜面对父母和老师,现在连

14、去学校都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玲玲正是被“永远第一”的称号压垮了,父母和老师从小对她过分表扬,渐渐让她认为自己学习的目的就是考第一,可以得到父母和老师赞赏,而不是学习本身。玲玲长期顶着“完美学生”的光环,做任何事情都不允许失败,从而对奖励产生了阴影,谈“奖”色变。这明显增加了巨大压力,扭曲了心理,奖励的效果必然打折扣,也不会长久。玲玲从未尝过失败滋味,一旦成绩下降就会心理失衡,产生考试恐惧之后学习兴趣下降,终于自尊心极强的她产生了逃避上学的情绪。事实上,我们希望学生无需任何奖励而能自觉主动的保持良好的行为。心理学家指出奖励有以下代价:首先,奖励惩罚人。奖励“暗含的是把人比作非生命体”,旨在控制他人

15、的行为,如果人们付之努力却没有得到他们期望的奖励,其效果实际上与惩罚一样令人厌恶,并且“奖励越诱人,得到的可能性越大,错失奖励而受到的打击也越大。”另外,兑换奖励在另一个层面是在惩罚那些没有完成任务的人,这些人渴望认同和肯定,却失之交臂,奖励就会在他们的内心造成极大的煎熬和痛苦。4过高的奖励还可能束缚学生的创造性奖励阻止人们冒险的倾向和行为。追求外部目标,越不可能去探索独创的可能性。奖励对内在动机的长期负面影响,会消退人的创造精神英国著名诗人埃里奥特(T.S.EIiot)获得诺贝尔奖后,就曾对朋友的祝贺沮丧地说“诺贝尔奖是一个人为自己拿到通向丧礼的车票,就我所知,凡获得此奖的人,以后再没有什么成就”。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是奖励对创造动机的消退作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至今已达 300 多人,其中不少人一旦获奖,继续创新的能力便明显降低。二是奖励的束缚作用。只以名利作为衡量标准,被奖励所左右5.不恰当的奖励影响师生关系影响横向的关系(同伴间的)和纵向的关系(身份地位差异的,如教师和学生)。设置奖励,人为的造成这种“珍稀”资源的短缺,同伴间为了争夺奖励而产生“冲突和嫉妒”的暗流,损害了同伴间的团队合作关系教师扮演“判官”的角色,掌握着学生能否获得奖励的大权,那么,学生就会极力地奉承或取悦老师,最后师生的纵向关系必然受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