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1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395808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2011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历史】2011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历史】2011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历史】2011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历史】2011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2011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2011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提纲.doc(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2011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提纲目录专题课时专题课时古代中国专题1 古代中国历史发展概况现代世界专题1 现代世界历史发展概况专题2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专题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专题3 古代中国的经济2专题3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专题4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2专题4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与经济全球化趋势2专题5 古代中国科技、文学、艺术2专题5 世界近代现代科技1古代西方专题1 古代西方历史发展概况专题6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艺1专题2 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律2现代中国专题1 现代中国历史发展概况专题3 人文精神的起源1专题2 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近

2、代世界专题1 近代世界发展概况专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专题2 人文精神的发展2专题4 外交2专题3 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专题5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专题4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2专题6 科技与文化教育1专题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2合计:45近代中国专题1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概况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专题2 列强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4选修2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4专题3 近代救亡图存的探索与思想解放潮流2时间2月154月30专题4 欧风美雨下的近代化历程(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4方法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抓主干知识;古今中外的

3、纵横对比;以问题为中心;穿插时政热点。文明史观、世界史观、现代化史观。编排依据:2010年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专题1 古代中国历史发展概况一、先秦(公元前221年(秦)以前)1、夏朝奴隶制的创立时期时间前21世纪-前16世纪政治始创王位世袭制,中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土地归国家所有。文化有关史料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月食现象的记录。2、商朝奴隶制的发展时期时间前16世纪-前11世纪政治内服外服制度经济出现青铜农具;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现存最大青铜器)和四羊方尊;善于经商,有“商人”之称,官府控制商业,以贝作为货币;烧出了原始瓷器。文化甲骨文,标志汉字已经成熟;商朝的甲

4、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月食的记录。3、西周奴隶制的强盛时期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东周:前770-前256年政治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农业:夏、商、周时期,已经知道种植“五谷”;青铜: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商业: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商业由官府控制,官营手工业占主导。文化文字:金文、铭文、籀文;。4、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确立时期时间前770-前256年 春秋:前770-前476年 战国:前476-前221年阶段特征总特征社会大变革春秋时期的主要特征: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经济上:井田制开始瓦解。总体上

5、:奴隶社会走向崩溃。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政治上:诸侯兼并战争;各国变法。经济上:封建小农经济逐渐确立。思想上:百家争鸣,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总体上:封建社会的确立。二、秦汉时期时间秦朝:前221-前207年 西汉:前202-公元23年 东汉:25-220年阶段特 征总特征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政治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和

6、劳动人民的劳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思想文化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逐渐走向了儒家“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封建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科学技术上确立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实现了文字统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气势辉煌。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中外关系丝绸之路开辟,中西之间的通商友好关系发展起来;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三、三国两晋南北朝(189581年)时间三国:公元190280年 西晋:280316年 南方: 东晋(公元317420年) 南朝(公元420589年) 北方:

7、十六国(公元317439年) 北朝(公元439581年)阶段特 征总特征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政治封建国家长期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政权更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士族制度盛行,成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经济北方的经济几经破坏,几经恢复,延缓了发展的速度;江南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开始了我国封建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思想文化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文学艺术成就突出。民族关系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中外关系无四、隋唐时间隋朝:581-618年 唐朝:618-90

8、7年阶段特 征总特征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了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赋税制度出现大变革,两税法开始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相对平衡的势态。思想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诗歌繁荣民族关系政府执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和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中外关系对外交通发达,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广泛吸纳。五、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时间五代

9、十国:902-979年 辽:916-1125年 北宋: 960-1127年 西夏:1038-1227年 金:1115-1234年 南宋:1127-1279年 元:1271- 1368年阶段特 征总特征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政治封建国家从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实现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实行了较为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有了新发展,海外贸易发达;封建生产方式大规模向边疆扩展。思想文化儒学思想发展为理学;科学技术仍处世界前列;呈现宋词元曲的文学局面,书画艺术繁荣。民族关系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

10、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民族融合出现又一次高潮,到元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又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外关系中外交流频繁,对外交往的范围空前扩大;海上“丝绸之路”发达;对外贸易方式以官方贸易为主,但民间贸易也空前繁荣。六、明清时期时间明朝:1368-1644年 清朝:1644-1912年阶段特 征总特征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经济封建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仍然顽固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思想文化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中西方差

11、距逐渐拉大;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文学艺术繁荣,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戏剧进一步发展,京剧形成。书画艺术上,山水、花鸟画在明清画坛占着统治地位,书画艺术的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厚。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中外关系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专题2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西政治制度对比奴隶社会中以王权为核心的分封宗法制 :王位世袭制、内服与外服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西公民集体民主制:雅典民主政治;古罗马法律制度封建社会中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

12、央集权制:建立:秦朝 演变: 汉元 强化:明清西无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表1:重要概念王位世袭制、内服与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问题探究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题主要涉及哪些历史时期的哪些制度或现象?这些制度或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分封制与宗法制能巩固周王的统治?表2:分封制与宗法制制度对比分 封 制宗 法 制目 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 的统治为巩固 形成的统治秩序内 容分封的对象: 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义务: 诸侯国权利

13、: 由来: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基础:血缘关系。核心: 历史作用强化了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延续了数百年的强国;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一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保障贵族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的一体化。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相互关系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共同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图解君主专制皇权至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 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 手段专制主义(决策方式)核 心封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