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健康教育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5394753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6.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癌的健康教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乳腺癌的健康教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乳腺癌的健康教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乳腺癌的健康教育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乳腺癌的健康教育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腺癌的健康教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癌的健康教育PPT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乳腺癌的健康教育 南方医院肿瘤科李荣 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 10 全世界每年有23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 50万死于乳腺癌 北美 北欧高发 4倍于亚 非 拉美 我国上海发病率最高 乳腺癌多发女性 男性只占1 20岁以前少见 35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 多发45 50岁 尤其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多见 3 在美国 2010年每3分钟就有1名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每13分钟就有1人死于乳腺癌 4 我国乳腺癌的防治形势比较严峻 5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情况 发病率增长最快 每年以3 4 的速度增长 死亡率增长速度最快 已占妇女癌症死亡第一位 治疗水平最低 I期乳腺

2、癌不超过40 美国达80 对普查的认识最差 大部分为有症状后才去医院求治 医药费用占比例最高 微小乳腺癌平均2万元 人 中晚期乳腺癌平均20万元 人 6 1 我国因乳腺癌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1 2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3 4 的速度升高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发达地区 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农村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 7 3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呈现年轻化倾向美国人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是50 59岁中国人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是45岁和55岁左右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越小 预后越差 8 4 我国妇女防癌意识差 乳腺癌普查不规范 不普及 发现的早期乳腺癌比率低我国

3、妇女乳腺癌确诊时70 80 为中晚期乳腺癌 早期诊断率不足20 美国妇女乳腺癌确诊时80 以上是早期乳腺癌 9 5 在许多基层医院 乳腺癌的治疗不规范由于以上原因 我国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比较差 许多病人手术后生存期短 生活质量差 10 盘点因乳腺癌去世的明星们 2007年5月13日晚 如花似玉的林妹妹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 年仅42岁 11 2007年11月25日 著名歌手叶凡的新歌 保重身体 已经录完还未发行 次日零点 乳腺癌就匆匆夺走了她37岁的生命 12 2009年4月6日 以 叶子 这首歌走红的台湾 疗伤歌手 阿桑 因患乳癌末期 病逝于台北新店慈济医院 年仅34岁 13 粉红丝带

4、行动 14 15 粉红丝带行动 粉红丝带运动起于1992年10月由雅诗兰黛集团资深副总裁伊芙琳 兰黛和美国 自我 杂志主编彭尼女士共同守创的以佩戴 粉红丝 带为标志的全球性乳腺癌防治运动 粉红丝带成为全球防治乳腺癌的标志 每年的十月成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 10月18日成为防乳癌宣传日 10月的第3个星期五定为 粉红丝带关爱日 早预防 早发现 早治疗 是粉红丝带乳癌防治运动的宗旨 16 17 乳腺癌能预防吗 18 WHO顾问委员会于1981年提出一级预防 消除病因降低癌症发生率二级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三级预防 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19 乳腺癌一级预防所谓乳腺癌的一级预防

5、 就是指病因预防 也就是不得乳腺癌 由于乳腺癌的病因还不明确 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可靠的方法来从病因上预防乳腺癌 20 乳腺癌易感因素分析 家族史性乳腺癌 BRCA1基因突变者危险性56 有乳腺癌史 对侧再发乳腺癌的年危险性为1 乳腺疾病 患乳腺良性疾病时间长 如乳腺增生 乳腺纤维瘤内源性雌激素 乳癌妇女雌激素水平比正常妇女高外源性雌激素 口服避孕药与年轻乳癌有关初潮年龄 12岁比 14岁的危险高20 50岁后绝经 1倍生育年龄 35岁以上未婚 未育 未哺乳或哺乳 6个月电离辐射 多次暴露于X线与乳癌发生有肯定相关性生活方式 体质肥胖 3 4 5倍 或长期动物脂肪摄入 长期过度吸烟饮酒长期

6、工作节奏快 精神压力过大 存在不良情绪刺激 21 二 致乳腺癌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在现有的乳腺癌危险因素中 家族史是非常重要的 存在以下情况应高度怀疑女性具有乳腺癌的遗传素质 父系或母系中有多个亲属患乳腺癌 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 有双侧或早期乳腺癌的家族史 BRCA1基因突变者危险性增加56 22 23 二 致乳腺癌危险因素 未婚是导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事实表明修女 独身女性 结婚较迟和婚姻持续时间短的女性 乳腺癌的发病率普遍较高 35岁以上未孕或初产年龄大于35岁将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哺乳月数多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24 二 致乳腺癌危险因素 研究证明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者 比在

7、13岁以后者患乳腺癌危险性增加4倍以上 45岁绝经比50岁绝经者 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减少30 25 二 致乳腺癌危险因素 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癌的危险性与乳腺良性疾病的组织学类型有关 目前普遍采用 非增生性 与 增生性 病变来区分不同的危险性 非增生性病变 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 而增生性病变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就升高了 以伴有活跃的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者或乳头状瘤病者尤甚 26 二 致乳腺癌危险因素 雌激素水平内源性雌激素 乳癌妇女雌激素水平比正常妇女高外源性雌激素 口服避孕药与年轻乳癌有关 27 保健品别乱吃 现在市场上的很多女性保健品 包括不少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 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 雌激素

8、是一把 双面刃 确能延长女性的 青春期 但也就带来了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 甚至癌变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轻信广告 选择保健品也要因人而异 能不吃的 尽量别吃 一定要吃 也要弄清楚其中的成分 自己没把握的 多问问医生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自己想当然地乱吃 当心后悔莫及 28 二 致乳腺癌危险因素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 多次暴露于X线与乳癌发生有肯定相关性 胸部大量放射线照射 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 钼靶检查1次 年 29 二 致乳腺癌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乳腺癌死亡率与人均年脂肪消耗量呈正比关系 科学家对乳腺癌发生率高的美国居民的饮食构成与乳腺癌发生率低的中国居民饮食构成的对比分析发现 总脂肪每人每日消耗

9、量 美国人是中国人的2 5倍 肥胖患者 尤其绝经后显著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 发病率增高 30 二 致乳腺癌危险因素 研究证明 肉类 煎蛋 黄油 奶酪 甜食 咖啡 动物脂肪等可增加乳腺癌危险性 而绿色蔬菜 水果 鲜鱼 豆制品 坚果 低脂奶制品则可减少乳腺癌的危险性 31 少喝咖啡 咖啡 可可 巧克力 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 黄嘌呤可促使乳腺增生 而乳腺增生又与乳腺癌发生有关 多吃白菜和豆制品 白菜里含有一种化合物 约占白菜重量的1 能帮助分解雌激素 豆制品则含有异黄酮 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生 此外 玉米 食用菌类 海藻类 大蒜 西红柿 橘类和浆果类水果等蔬果也有作用 多吃鱼 鱼类食品吃得较少的

10、美国 瑞士 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妇女 乳腺癌发生率均较高 而摄取鱼类食品较多的日本 妇女乳腺癌发生率则较低 鱼类中含有一种脂肪酸 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经常适当地多吃些鱼 对预防乳腺癌十分有益 32 乳腺癌一级 干预性 预防 卵巢切除 切除卵巢可降低乳癌危险性75 切除时年龄小 体型小瘦及未育的妇女受益最大 预防性乳房切除 能明显降低癌发生 但很难令人接受 药物干预 tamoxifen抑制卵巢功能 改变激素环境 使乳癌的发病降低49 但子宫内膜癌发生率 33 乳腺癌二级预防所谓乳腺癌的二级预防 就是指乳腺癌的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简称为 三早 34 治疗费死亡率早期乳腺癌小于2万

11、元小于10 中晚期乳腺癌20万元以上大于50 惊人的对比 35 原发病灶灶5cm 其5年生存率为55 1 腋窝没有淋巴结癌转移 其10年生存率为84 2 腋窝有1 3淋巴结癌转移 其10年生存率为60 8 腋窝有4 6淋巴结癌转移 其10年生存率为48 5 腋窝有7个以上淋巴结癌转移 其10年生存率26 8 36 如何做到乳腺癌的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呢 37 乳腺癌的二级预防 普查自查 BSE 临床检查 CBE X线摄影 MMG 超声波检查 US 针吸细胞学检查 ABC 38 必须改变 乳房没有肿块就没有乳腺癌的传统观念 一般来说 乳房内肿块长到直径1厘米时才能从乳房表面摸得到 从一个

12、乳腺癌细胞长到直径1厘米肿块时大约需要4 5年的时间 在这么长的时间内 很可能已经有癌细胞转移到其它器官 如肝 肺 脑等 所以此时虽然肿块只有1厘米 但已经不能称为早期乳腺癌 乳腺癌早期诊断的目标是发现小于1厘米的病灶 也就是发现触不到肿块的乳腺癌 39 乳房自我检查意义 简便易行 经济实惠 容易推广鼓励妇女作定期乳房自查普及乳房自查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自查发现的癌肿55 为0期 1期但偶然发现的癌肿仅19 为0期 1期 40 自查注意事项每月同一时期进行经期过后一周进行自查包括望诊和触诊发现可疑包块 及时就医 41 镜前望诊 两侧对比 乳房轮廓 乳头位置 乳头凹陷 皮肤改变及变色 望诊 上

13、肢用力叉腰使胸大肌紧张 观察有无肿物突出 望诊 双上肢抱头使肿物突出 42 触诊 两手交叉轻柔触诊对侧乳房手指掌面平放于乳房进行触诊 触诊 检查区域淋巴结 43 触诊 挤捏乳头观察有无溢液 乳头溢液单管 肿瘤多管 增生 乳管扩张症血性 乳头状瘤 癌黄色 增生 44 需要注意的典型异常表现 乳头回缩乳头糜烂乳头溢液乳房皮肤凹陷绝经后乳腺胀痛乳腺新发结节 45 46 47 乳腺癌 乳头溢液 酒窝征 48 乳腺癌 橘皮症 皮肤瘢痕 星状 收缩 49 健康临床乳房检查 CBE CBE是乳腺癌普查方法一种补充在一般人群中进行健康临床乳房检查 约10 的无症状乳腺癌可以被发现携带BRCA1 2基因突变的妇

14、女25岁开始应每年或每半年要进行临床检查 50 美国癌症协会乳腺疾病筛查准则20 40岁 每月乳腺自查一次 每三年请专科医生检查一次40岁 40岁以上每月乳腺自查一次每年请专科医生检查一次 51 乳腺癌超声诊断优点 诊断符合率高 为90 左右无伤创 无辐射准确显示乳房结构 肿块大小及定位判断肿块物理性质 实性或液性 鉴别肿块性质 52 X线在乳癌早期发现中的意义 能发现触摸不到的癌 40 49岁开始进行定期乳腺摄片检查者 降低死亡率17 50 59岁的妇女定期乳腺摄片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25 30 53 几种乳腺X线摄影钼靶摄影 射线剂量小于0 01Gy 致癌危险性接近自然发病率干板摄影 优点钙

15、化点分辨率高 但射线剂量高数值计算机摄影 准确定位 可利用粗针活检 54 乳导管造影 发现To乳腺癌的另一手段MMG无异常 无法确诊的乳头溢液乳头溢液大多为良性疾病不能认为只有血性溢液才考虑癌有文献报道水性溢液中50 为癌配合脱落细胞检对良 恶性有鉴别意义 55 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优点 探查全面 较少遗漏病变受既往手术史 活检 隆乳 影响小敏感性高 92 100 56 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缺点 特异性较低 假阳性费用高检查时间长 敏感性高 发现病灶后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炎症与癌症鉴别较难 57 针吸细胞学检查1 粗针穿刺活检 2 细针穿刺活检 3 切除活检活检方法 当肿物较小时可在X线或B超

16、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活检 电脑控制下定位的误差在0 1mm以内 用于微小癌 用细针在插入肿瘤组织内 负压吸引 58 3 深入开展乳腺癌的普查工作 二级预防的重要方法 普查的定义癌症的普查 诊断性检查或健康体检应用有效方法针对特定的肿瘤在无症状的人群中进行筛查 以便早期发现可被治愈而改变预后的肿瘤 59 乳腺癌普查的益处 可以使乳腺癌的确诊时间提前2 4年可以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普查对妇女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没有发现乳腺癌的女性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更有信心发现乳腺癌 通过早诊 早治获得了良好的生存机会与生活质量 60 乳腺癌的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 乳腺癌根治术 Halsted 乳腺癌的扩大根治术 Margottini 乳腺癌的改良根治术 Fisher 全乳房切除术保乳手术目前临床常用乳房改良根治术以肿瘤为中心 距肿瘤周边4cm的范围切除 保留大小胸肌 清扫腋窝淋巴结12枚以上 适用于 期乳腺癌 61 乳腺癌根治术后3月 62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 Lumpectomyandaxillarydissection 做象限切除或局部扩大切除加腋窝清扫术 术后必须辅助放 化疗 适应证 乳房中等大小 单发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