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之安全目标管理的几个问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394747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之安全目标管理的几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全管理》之安全目标管理的几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全管理》之安全目标管理的几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之安全目标管理的几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之安全目标管理的几个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目标管理的几个问题 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安全寓于生产当中。没有安全就不能使生产顺利进行,不进行生产也就不存在安全问题。安全生产是把安全渗透在生产过程之中,而不是脱离生产实际去奢谈安全。所以,安全管理既要抓职工的安全健康,又要抓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把低耗、高效、优质和安全统一起来。 安全管理的根本性问题,分为两个方面:(1)抓对安全问题的正确态度,这是理论和认识方面的问题;(2)抓安全组织和技术措施,这是实际问题。必须虚实并举,以虚带实,用正确态度去解决实际问题。 一、作业时间的长短与问题的轻重无关 厂矿企业中有些重大伤亡事故并不一定都发生在长期持续的定型化的

2、生产岗位上,不能说一些短期暂时性生产任务就不会发生大事故。 例如基建工地筹建中拆除旧房屋,确实是干一阵就完成的短期任务;机器设备大修,一年也进行不了几回;大件物体的迁移、搬运和装配也是临时搭班子,“匆匆上马,草率收兵”。因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往往有一个错觉,认为“对付干一阵子就完了,时间短暂,不会发生大问题”。 须知,即使劳动时间再短,也不能保证隐患就闭上眼睛,不再显现为事故了。事故隐患是客观存在的,一有机会就伺机侵害人体而转化为伤亡事故。 另外,一些突击性的暂时任务往往潜在着更多的隐患。因为对象物是生疏的,不象日常接触的生产工艺流程那么熟练,对物质流的流动规律难于在短时间内掌握深透。 再者,为

3、完成此种短期任务,人往往是临时组织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流交换不能及时,也难于准确。各个成员心理特征、性格气质也相互不够了解。 还有,这种任务所用的设备、工具、操作方法都不一定是有安全保障的。 总之,无论是开工前的筹备,竣工后的收尾,暂时性的突击任务,还是重型机器和物件的搬运装卸等等,都要严密地组织人力,进行必不可少的安全教育和训练,制订该作业的安全操作规定,加强现场指挥,监督和检查。不少单位在进行此种短时间的突击任务时,由于认识上失误,措施上放手,以致造成了重大伤亡事故。 所以说,作业时间的长短与事故严重程度并无直接关系,只不过事故频率与劳动时间长短有某种联系,这是事故统计范畴的问题。 二

4、、对尚未发生过事故的对象,也绝不应掉以轻心 在过去从来未发生过伤亡事故的场合,有两种可能的原因: (1)隐患潜在得较深,偶然的机会尚未出现; (2)隐患只显现过无伤害事件,人没受过伤害就认为没有发生过事故,实际上是发生过意外事件,只不过未发展为伤亡事故而已。 一方面确有事故的潜在危险,人们没重视这种隐患;另一方面又没形成过伤亡事故的场合,仅仅是没形成对人的伤亡后果而已。在那些未遂事故中蕴藏着无限杀机。这并不意味着本质上已经安全,更不应因为长时间没伤亡事故,就对隐患麻痹大意,一概放心。须知,“福兮祸所依”,不消除隐患,迟早会爆发悲剧。不是有不少单位,因沉醉于几乎无伤亡。正在受有关主管部表扬和“介绍经验”的时候,突然发生了重大伤亡事故,对奖励表扬的授受双方都是一种讽刺。 例如,某人从独木桥上走过10回,一次也没掉下水,难道能说,过这种桥是安全可靠的吗?第11回能否顺利过去,就不一定有保证了。因为过去的10回,只不过是一种“冒险地成功”而已,并非客观上已不复存在潜在的危险。 所以,不能因为较长时间没发生过伤亡事故,就掉以轻心。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地和事故隐患作斗争,要冷静地注视安全上的问题,要把“放心”变为“专心”致志地搞好安全的科学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