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A卷(化学).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393942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A卷(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A卷(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A卷(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A卷(化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A卷(化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A卷(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A卷(化学).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A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化学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可杀菌消毒,因此可作净水剂B.漂白粉中的Ca(ClO)2由于可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而具有杀菌消毒功效C.Fe比Cu活泼,故可用FeCl3浓溶液刻蚀覆铜板制印刷电路板D.NaHCO3水解显碱性,因此NaHCO3可作发酵粉8.已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条件下,64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数为4NAB.标准状况下,11.2 L CO与5.6 L H2O2所含

2、氧原子数均为0.5NAC.5.6 g Fe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D.58.5 g NaCl完全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数小于NA9.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戊烷和4甲基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3种(不含立体异构)C.只用水一种试剂即能鉴别乙醇、乙酸、苯、四氯化碳D.苯与液溴在Fe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10.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均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A.用甲装置实现从溴水中萃取溴B.用乙装置盛放饱和Na2CO3溶液可除去CO2中混有的SO2C.用丙

3、装置加热CuCl2溶液,制取CuCl2固体D.用丁装置测量浓盐酸与MnO2反应所得氯气的体积11.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一种水锂电池,可作为水下设备的电源。该电池的反应原理如图装置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LieLi+B.钢板中的Fe与水电离出的H+反应放出H2C.Li+从正极移向负极D.电池反应产物除H2外,还有Li2O12.W、Q、X、Y、Z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原子K、L层电子数之比为12,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Q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之和为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4、A.W、Q、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B.Y的简单氢化物比X的稳定性高C.常温下,W元素的单质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D.Z、W的单质分别与Q的单质化合后的产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13.室温条件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等浓度的KHSO3溶液与KOH溶液等体积混合:c(OH)c(H+)=c() + c(H2SO3)B.pH相同的氨水和Ba(OH)2溶液中:2c()= c(Ba2+)C.等浓度的Na2SO4溶液与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c(Na+) +c()+c(NH3H2O)=2c() +c(Cl)D.1 L 0.1 molL1的KAl(SO4)212H2O溶液中:c(K

5、+)+c(Al3+)+c(H+)=c(OH)+c()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26.(14分)学习了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后,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Mg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回答下列问题:(1)足量Mg与浓硫酸反应Mg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制备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_,由Cu与浓硫酸的反应可知Mg与浓硫酸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_。设计实验验证Mg与浓硫酸反应的主要气体产物的方法:_。(2)Mg与浓硫酸反应杂质气体的探究随着Mg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逐渐产生一种还原性气体,该气体是_

6、(写化学式)。为探究这种气体的存在,可采用上述组合后的装置,装置连接顺序是_F,其中装置F的玻璃管中盛有的固体药品名称是_,该装置中干燥管内的碱石灰的作用是_。装置B的现象是_。装置C的作用是_。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7.(15分)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肼(N2H4)是一种良好的火箭燃料,拉希格法是制备肼的传统方法,该方法是在5条件下,NaClO与NH3反应生成NH2Cl与NaOH,然后在140左右的条件下,将上述反应后混合物与氨混合,反应生成肼。上述两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写化学式)。(2)机动车尾气已

7、成为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机动车尾气中的主要有害物质为氮的氧化物。目前科技工作者正在探索用甲烷等燃料气体将氮氧化物还原为N2和水,涉及到的反应有: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 kJmol1CH4(g)+2NO2(g)CO2(g)+2H2O(g)+N2(g) H2=867 kJmol1写出CH4还原NO生成N2的热化学方程式:_。(3)变质的蔬菜类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一定温度下,形成该盐的亚硝酸(HNO2)的电离常数Ka=4.0104。在20 mL 0.01 molL1的亚硝酸中逐滴滴加0.01 molL1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液的pH变

8、化如图,则图中a点的值为_,b点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d点溶液呈碱性,原因是_。(已知lg20.3)(4)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N2(g)+ 3H2 (g)2NH3(g) H=a kJmol1。保持反应体系的容积不变,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H2和N2,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若上述反应体系的容积为2 L,则020 min时间内,(H2)= _,该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94.4 kJ,则a=_。25 min时将NH3从反应体系中完全分离出去,45 min时改变温度,在原图中画出25 min60 min的NH3浓度变化曲线。28.(14分)硫酸工业是我国化工生产支柱产业。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

9、下:接触室中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 H=197 kJmol1。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图中炉气要净化的原因是_。(2)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足量的氨水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SO2和铵盐。所得的SO2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吸收Br2的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所得铵盐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3)为什么从接触室出来的SO3气体不用水直接吸收,而是用98.3%的浓硫酸吸收:_。(4)燃烧1 t含二硫化亚铁90%的黄铁矿,在理论上能生产_t 98%的硫酸(设有1.5%的硫留在炉渣里,精确至0

10、.01),从提高SO3的产率同时适当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以下措施可取的是_(填字母)。A.通入过量的空气 B.使用优质催化剂 C.调整适宜的温度 D.采用高压(5)科研工作者开发了制备SO2,再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的方法,装置如图。为了稳定技术生产,硫酸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的SO2和水的质量比为_。(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碱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工农业生产和化工领域。回答下列问题:(1)碱金属的焰色反应及霓虹灯光、激光等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_有关。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11、2p63s23p54s2是_(填元素符号)原子的_态原子。(2)钠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原因是_。(3)钠的有机盐是一类重要的钠盐,如丙酸钠(CH3CH2COONa)和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CH3CH2COO中均为共价键,共价键类型有键和键,键与键的个数比为_;H2NCH2COO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丙酸钠和氨基乙酸钠均能水解,水解产物有丙酸和氨基乙酸,二者部分数据如下表:熔点/沸点/水溶解性丙酸21.5141.1能与水混溶氨基乙酸186234易溶于水由熔点数据可知,常温下丙酸为液体,而氨基乙酸为固体,主要原因是_,二者均易溶解于水,而相对分子质量与其相差不大的戊烷却难溶于水,原因是_。(4)Na2O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钠为_(选填“甲”或“乙”),其晶胞参数a=0.566 nm,则Na2O的密度为_gcm3。(列式即可,不必计算出结果,NA =6.021023 mol1)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聚羟丁酸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免疫原性和组织相容性等特殊功能,在药物缓释控释系统、骨科以及医用手术缝合线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A为原料合成聚羟丁酸的路线如下图:已知:芳香环在钠和醇的液氨溶液中能够被还原成1,4环己二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