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 作业二十八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390498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 作业二十八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 作业二十八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 作业二十八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 作业二十八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 作业二十八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 作业二十八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高考作业卷 作业二十八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作业二十八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试时间:45分钟 姓名:_班级:_考号:_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2015年广东高考真题)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2015福建高考真题)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

2、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2015安徽高考真题)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自强不息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爱好和平C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勤劳勇敢D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团结统一 (2015浙江高考真题)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照片在微信上晒出后,李某的

3、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国家旅游局也将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这表明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 公民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非常重要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 国家需要对商业性的大众传媒进行规范A. B. C. D. (2015北京高考真题)“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和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 图6赵一曼烈士家书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

4、求根源于多元化的大众文化,反应了人们的文化需求A.B. C. D.2014年11月以来,国家典籍博物馆陆续推出面向中小学生的雕版印刷、古籍装订、剪纸等互动体验公益课程,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华典籍穿越历史的恒久魅力。举办这一活动能( )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增强青少年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A B C D2014年,失去的独桅帆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现文物展先后在多地展出,展览通过数百件来自约1200年前沉没的一艘阿拉伯商船上的中国唐朝“货”,为人们讲述了“隐没”已久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段故事。此次展览印证了中华文化有源远

5、流长的特征 集中展示和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 B. C. D.厦门市把荒废近30年且有着浓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原鹰厦铁路战备延伸线改建成铁路文 化公园,唤起了市民对“古早”火车的记忆。厦门铁路文化公园 A.展现着源远流长的闽南特色文化B.是传承厦门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 C.使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D.是厦门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从今年9月起,北京市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由现在的6至8篇增加到22篇,要求学生诵读,体验其中的音韵美。此举能够引导学生: 积淀国学底蕴,提升人文素养 弘扬民族精神,抵制外来文化固守

6、传统文化,丰富国学内涵 感受古文魅力,树立文化自信A B C D2014年12月5日是第二十九个国际志愿者日,名为“爱心放飞梦想”的中国志愿服务标识于当天发布。标识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鸽子和彩带图案诠释了友爱互助的民族传统;标识有“中国志愿服务”的中英文字样,多处巧妙地以英文字母“V”构图。标识传达的文化信息是中国传统思想对志愿服务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国志愿服务与国际志愿服务接轨并交融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志愿服务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A. B. C. D. 为过春节元宵节燃放烟花爆竹,是几千年留下来的习俗。在过去的岁月,似乎没有放鞭炮的春节,就没有了年味儿。但是2015年

7、的春节和元宵节,当人们面对大气污染,雾霾来袭,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许多的居民自觉地不放烟花爆竹和少放烟花爆竹。这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 应该摒弃传统习俗,创造新文化A B C D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南朝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 逆读: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文学典籍浩如烟海,良莠难辨A B C D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

8、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事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 A.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 C.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 D.童史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2015年元旦,中央电视台开播的记住乡愁,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村落世代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和传承千年的家风家规,讲述传统村落的文明故事,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这体现了 A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在现代社会正发生改变 B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9、是电视媒体的主要任务 C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D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采众长的特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方向的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 B思想解放运动C教育方式的变革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某地通过电视、网络、短信开展“城市精神”征集提炼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共收到网络回复、短信数万条,受到数百万网友的关注。活动主办方也及时通过网络将所征集信息提炼表述进行选登。征集过程和结果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据此完成1619题。下列对该地举办征集“城市精神”活动正确理解的是 此活动对该市民众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民众会在被动、不

10、知不觉中接受良好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习惯 让民众置身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无时无刻地影响市民的思想和行为 民众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A B C D网络、短信在“城市精神”征集提炼活动中的功能是最大程度地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各地的信息 增强了短信的娱乐性,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 取代了旧的传媒,更新了信息传播的方式 实现了信息传递和共享,拓展了人们的视野A B C D该市的“城市精神”最后凝结为二十个字,其中四个字是用戴叔伦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来解释。下列诗句与戴叔伦此诗句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生自古谁

11、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A B C D本次征集“城市精神”活动,该市民众纷纷建言献策“我们的城市有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不断创新,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下面对该市民众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该城市的民众有较强的文化自觉 该城市的民众积极参与城市的民主管理矛盾特殊性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该城市的民众有较强的文化自信A B C D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二战中被屠杀的死难者,已成为国际惯例。2014年我国设立 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国设立国家公祭 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是为了 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

12、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 激励当代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 传承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A B C D二 、非选择题(材料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2015天津高考真题)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

13、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材料二 近日,江西省婺源县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古民居被某古玩商千里大挪移到广西复原重建对这种古建筑千里“搬家”现象,有人认为,在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巨额维护费用的情况下,异地搬迁不失为一种保护方式;有人认为,古建筑离开了原先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会消解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是一种破坏。(2)对这种古建筑“搬家”,请用所学知识给出支持或反对的两点理由。(要求两点理由不能出自“思想政治”的同一必修课程)(6分)材料:2014 年我省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不断探索,着眼于科技进步给文化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地域特点的公共文化发展专项规划,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激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