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387779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绍兴一中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选考试卷命题、校对: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太阳系中,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介于A.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B.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C.地球轨道与金星轨道之间 D.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2.下列关于生物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古生代被子植物繁盛B.中生代恐龙繁盛C.新生代出现了鱼类D.太古代哺乳动物开始出现3.欧洲西部没有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

2、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下列洋流中,其流动方向与其他三支明显不同的是A.南赤道暖流B.北太平洋暖流C.西风漂流D.赤道逆流5.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危害农业生产的“黑风暴”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 B.乱砍滥伐 C.过度垦殖 D. 滥用农药6.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有A.宇航工业 B.煤炭工业 C.高级时装制造 D.普通服装制造7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A.保护生态环境 B.综合开发水资源 C.发展旅游产业 D.发展高耗能产读某类工业空间布局图,回答8-9题。8某类工业指的是A制糖工业 B造纸工业 C服装工业 D汽车工业9导致从a到b演

3、变过程的直接原因是A吸引人才 B降低运费 C共享基础设施 D开拓市场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回答10-11题。省区省区面积(万平方千米)生物质能满足状况薪柴总量(万千克)浙江10.18可满足两个月380.6江苏10.26可满足一个月14.2新疆166严重缺乏区79.910.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但生物质能满足状况相差较小,主要原因是A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 D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11对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措施合理的是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燃料 生产燃

4、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 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A B C D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其产业链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读图完成12-13题。12下列关于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的分析,正确的是A发电量发达国家远超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区域内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 B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迅速是因为太阳能发电成本较矿物能低C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有效减轻碳排放的减排压力D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13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目前,我国下

5、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基地的是A青海 B江苏 C新疆 D贵州下图中左图示意厦门市各街区居民出行对小汽车依赖程度,右图示意该市规划中的地铁和轻轨等轨道交通线路。读图完成14-15题。14造成小汽车依赖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A市区公共交通便利,对小汽车依赖程度低B市区交通设施完善,对小汽车依赖程度高C城郊经济落后,就业机会较少,依赖度低D城郊人流量小,交通通达度好,依赖度高15轨道交通网建成后对该市的影响有A市区的大气污染加重 B小汽车依赖度增大C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 D交通方式趋向单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

6、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16-17题。16.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A.交通 B.地形 C.市场 D.水源17.“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 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C.商业区,方面居民购物 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中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C、P、T、J、K。读图,完成18-19题。18判别该区地层发生褶皱的时间及其形成的主要褶曲类型AC地层形成之后;背斜BK地层形成之后;背斜CC地层形成之后;向斜DK地层形成之后;向斜19地表形态的成因与地质构造、岩

7、性、外力作用等因素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背斜形成山地丘陵,向斜形成河谷、盆地B山地丘陵由较软弱的岩石构成C河谷、盆地发育于软弱岩层与向斜的核部D河谷、盆地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塑造而成Q右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20-21题。20N 地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1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M地 BN地 CP地 DQ地下图为某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22-23题。22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B.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趋势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外来移民人口数量超过本国人口数量 23该国可能是A.英

8、国 B.巴西 C.埃及 D.泰国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 “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24-25题。24.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5.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9、共50分)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世界三大著名的河口三角洲,它们成为了人类优良的生产生活场所。(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 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影响是 。(2分)(2)夏季,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深受飓风的影响,该地飓风的水平气流方向为 ;目前,人类可以通过 (填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来监测飓风的动向。(2分)(3)三地运河中属于洲际界线的是 (填运河名称)。(1分)(4)目前,尼罗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 、 。(2分)(5)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尼罗河三角洲种植棉花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环境

10、问题。(3分)2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材料一:武广高速铁路全长995千米,总投资约930亿元,工期为四年半。正线共有桥梁662座,长度约为410千米,占线路总长的41.2%。隧道共有236座,长度约为168千米,占线路总长的16.9%。材料二:武广高铁线路图。(1)对武广高速铁路选线影响最突出的自然因素是 ,高铁的开通对两地 (填运输方式)的影响最为突出。(2分)(2)湘南地区有色金属冶炼业发达,该工业属于 指向性工业。(1分)(3)图示输水工程的建设体现了人类对水循环中 环节的影响,该工程的实施可缓解_(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2分)(4)武广高铁连接

11、了我国 和 两大经济地带。(2分)(5)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对图示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3分)28.加试题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1)对苏门答腊岛的生命财产影响最大的海洋灾害是 ,说明该灾害频发的原因。(4分)(2)分析苏门答腊岛适合天然橡胶、油棕生长的自然条件。(3分)(3)太阳直射苏门答腊岛甲地的情况分别出现在 月和 月;当太阳直射甲地时,岛上乙地的物影方位为 ,该日乙地的日落方位为 。(4分)(4)简析苏门答腊岛沼泽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4分) 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河西走廊简图材料二:中国种业54家企业

12、中已有41家在河西走廊建立了生产基地,全球前5家种业公司中也有4家落户河西,可以说河西走廊在为全国甚至全世界制种,特别是撑起了玉米制种的“半壁江山”。春季玉米苗期需水量较少,7-9月份拔节结穗需水量大,9-10月份收获后可自然晾晒储存。(1)玉米生长靠河水浇灌,其水源补给来自、。玉米收获后可自然晾晒储存,试说明原因。(5分)(2)描述河西走廊玉米制种量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发展制种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5分)(3)有观点认为:“在河西走廊大规模发展制种业会破坏生态环境。”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阐述理由。(5分)参考答案:1-5 BBCAC 6-10 DBDBD 11-15 ACBAC 16-20 ADDCA 21-25 CBADA26.(1)偏西风(西南风) 增温增湿(2)逆时针流向中心 遥感(RS)(3)苏伊士运河(4)高低高模式 低低低模式(5)光照条件优越,昼夜温差大 环境盐渍化、土地荒漠化(每点1分,4点中任答3点得满分)27.(1)地形 航空运输(2)动力(3)地表径流 华北(4)东部 中部(可相互调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