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轮作区农药减量化防控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5386813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玉米轮作区农药减量化防控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麦、玉米轮作区农药减量化防控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麦、玉米轮作区农药减量化防控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麦、玉米轮作区农药减量化防控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麦、玉米轮作区农药减量化防控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玉米轮作区农药减量化防控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玉米轮作区农药减量化防控技术规程》.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XXV XX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 34/T XXXXXXXXX小麦、玉米轮作区农药减量化防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esticide Reduction of Pest Control in Wheat-Maize Rotation Model (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34/T 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程起草。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植

2、物保护总站、宿州市植检植保站、蒙城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安徽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亳州市樵城区植保植检站、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宿州市埇桥区植保站、阜阳市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月敏、操海群、袁松、鞠玉亮、马书芳、高波、朱德慧、羊国根、吴向辉、乔玉强、赵伟、李运超、张艳荣、陈爱红、陈新举、夏云祥。IGB/T XXXXXXXXX小麦、玉米轮作区农药减量化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麦玉轮作区农药减量化施用条件下病虫害防控的防控原则、防治对象、防治措施和施药技术。本规程适用于农药减量化施用条件下麦玉轮作模式中的主要病虫害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

3、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进注日期的版本施用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一部分:禾谷类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0395.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6部分:植物保护机械GB/T 15795 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GB/T 15796 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GB/T 18678 植物保护机械 农业喷雾机(器)药液箱额定容量和加液孔直径NY/T 496 肥料合理施用准则通则NY/T 616 小麦吸浆虫测报

4、调查规范NY/T 1611 玉米螟测报技术规范NY/T 2062.1 天敌防治靶标生物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1部分:赤眼蜂防治玉米田玉米螟NY/T 2413 玉米根萤叶甲监测技术规范NY/T 2621 玉米粗缩病测报技术规范NY/T 3156 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规程DB36/T 995 农业植保无人机安全作业操作规范DB41/T 1520 农用旋翼植保无人机安全及作业规程DB34/T 2104 高秆作物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防治玉米田病虫草害技术规程3 防控原则从麦玉轮作区生态系统整体出发,突出“绿色发展”理念,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坚持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综合防控的原则,综合运用

5、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化学防治等措施,针对重大病虫、重要时段,实行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4 防治对象小麦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为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全蚀病、根腐病、地下害虫、麦蚜和吸浆虫等(参见附录A)。玉米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为:茎腐病、南方锈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粗缩病、草地贪夜蛾、玉米螟、二代黏虫、玉米蚜虫、二点委夜蛾、蓟马(参见附录B)。5 防控措施5.1 农业防治5.1.1 种植抗性品种小麦:选用抗病虫性好、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要求。单一小麦品种连续种植4年5年后及时更换。玉米:根据种植区光热资源和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通

6、过审定的、适宜在当地推广的、抗2种3种抽雄后主要病害、丰产性能好的耐密型品种。避免单一抗病品种大面积种植,种子质量严格参照GB 4404.1执行。5.1.2 肥水管理根据地块肥力水平合理施肥,以提高植株整体抗性水平。小麦生长周期,以基肥为主,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肥施用比例,防止过多施用氮肥;增施钾肥,可显著降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玉米生长周期,高肥力地块每667m2基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15:15:15)40kg50kg,穗期追施氮肥10kg15kg。化肥施用严格参照NY/T 496的规定执行小麦种植周期,合理灌溉,切忌大水漫灌;在低洼易涝地做好排灌工作,

7、减轻白粉病、纹枯病等喜湿性病害的发生;在干旱年份适时适量灌水,减轻麦蜘蛛、麦蚜的发生。玉米生长周期,适时灌溉,在玉米抽雄吐丝期保证水分供应,培育健株。5.2 物理防治5.2.1 灯光诱杀针对草地贪夜蛾、玉米螟、蝼蛄、蛴螬、粘虫、二点委夜蛾等害虫,宜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每20000m2安装一只,于成虫发生期每天的19:3024:00开灯。5.2.2 食诱针对蝼蛄、蛴螬、二点委夜蛾等地下害虫,宜在为害期用炒熟的麦夫等诱杀;针对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粘虫等可用糖醋液诱杀。5.3 生物防治5.3.1 保护和利用天敌当麦田瓢虫类、食蚜蝇类、草蛉类、蚜茧蜂类和寄生螨类等天敌与蚜虫数量比大于1:120时,

8、不用或选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化学农药;当天敌单位与蚜虫数量比小于1:120时,且百株蚜量大于500头时,开展化学防治。5.3.2 施用生物农药小麦:宜使用植物源、微生物农药控制小麦病虫害,同时可使用芸苔素内酯、赤霉素、氨基寡糖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小麦抗逆性。玉米:针对根腐病、纹枯病等苗期病害,可在播种时随肥施用木霉菌颗粒剂(2X108 CFU/g)1kg5kg;针对玉米螟、桃蛀螟等害虫,可在玉米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制剂。5.4 化学防治5.4.1 药剂拌种或包衣小麦:播种前,针对当地具体病虫害发生现状选用适当的药剂拌种或进行种子包衣。玉米:根据当地具体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种

9、子包衣处理。5.4.2 病虫测报小麦病虫害测报调查应按照GB/T 15795、GB/T 15796、NY/T 616执行,玉米病虫害测报调查应按照NY/T 1611、NY/T 2413、NY/T 2621、NY/T 3156的规定执行。5.4.3 防治指标小麦、玉米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指标分别参见附录A和附录B。5.4.4 防治药剂小麦、玉米病虫害的主要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分别参见附录A和附录B。6 施药技术 6.1 药械选择宜选用农用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秆作物自走喷杆喷雾机等高工效施药器械。6.2 施药方法6.2.1 农业植保无人机喷药 农业植保无人机的机型选择与保养、作业条件与要求、

10、药剂选择与使用、专用助剂选择与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与流程严格参照DB 36/T 995-2017和DB 41/T 1520-2018执行。6.2.2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喷药推荐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机型选择与保养、喷头选择与压力需求、药剂选择与使用、作业参数与流程严格参照GB 10395.6-2006和GB/T 18678-2002执行。6.2.3 高秆作物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喷药玉米生长中后期,可采用高秆作物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喷药防治玉米田病虫害,其技术要求、操作技术、安全要求、维护与贮存均按DB34/T 2104-2014规定的流程进行。附 录 A(

11、资料性附录)小麦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防治对象药剂施用方法纹枯病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呋酰胺、井冈霉素、肟菌戊唑醇、丙环唑、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播种前种子包衣处理;苗期发病严重,喷雾防治全蚀病硅噻菌胺、苯醚甲环唑、播种前种子包衣根腐病丙环唑、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咯菌噻霉酮播种前种子包衣茎基腐病咯菌腈播种前种子包衣白粉病丙环唑播种前种子包衣蛴螬噻虫胺、噻虫胺氟氯氰菊酯播种前种子包衣金针虫噻虫嗪播种前种子包衣蝼蛄溴氰菊酯播种前种子包衣麦蚜噻虫嗪、吡虫啉、溴氰菊酯、啶虫脒、抗蚜威播种前种子包衣,返青拔节后每百穗蚜量超过800头,喷雾防治麦蜘蛛阿维菌素、哒螨灵秋苗期平均每1m行长有150

12、头或每1m2麦田有675头麦蜘蛛,返青拔节后每1m行长达600头或每株6头,喷雾防治赤霉病丙硫菌唑、氰烯菌酯、丙唑戊唑醇、戊唑噻霉酮、氰烯戊唑醇赤霉病为扬花初期(俗称见花打药)预防,7天后开展第二次预防,喷药后遇雨要及时补防锈病丙环唑、氟环唑、腈菌唑、已唑醇病叶率达0.5%1%,喷雾防治白粉病丙环唑、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氟环唑、腈菌唑、已唑醇病茎率达15%20%或病叶率达5%10%,喷雾防治吸浆虫高效氯氟氰菊酯小麦吸浆虫每10复网大于10头成虫或两手扒开麦隆可见2头3头成虫,喷雾防治附录B(资料性附录)玉米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防治对象药剂施用方法玉米螟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

13、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心叶末期喷洒草地贪夜蛾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溴氰菊酯苗期(7叶以下)至小喇叭口期(711叶)被害株率5%,大喇叭口期(12叶)以后10%,未达标区点杀点治苗期害虫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播种前种子包衣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咯菌腈精甲霜、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播种前种子包衣玉米叶斑类病害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心叶末期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褐斑病重发区在玉米8至10叶期用药防治玉米纹枯病井冈霉素A,或选用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发病初期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蚜虫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蚜虫盛发初期喷施二点委夜蛾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种子包衣或喷施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