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5377224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PPT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2 由居住区的组织构成可知 居住区是一个多元多层次结构的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载体 居住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兼容服务 工作 休憩等多种功能 各功能间既相对独立自成系统 又相互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 居住区作为城市用地的组成部分 从体制上来讲 居住区是城市管辖区内一个行政区划 从空间上来讲 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一个层次或结点 随着社会 经济 科技的发展 体制会改变 空间布局也会不断变化居住区的规划布局 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 公建与住宅布局 群体组合 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 构成一个完善的 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 并遵循下列原则 1 方便居民生活 有利组织管理 2 组织

2、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 方便经营 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3 合理组织人流 车流和车辆的停放 有利安全防卫 4 构思新颖 体现地方特色 5 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 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 供电 电讯 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3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 应遵循下列原则 1 规划布局与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特色 突出个性 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 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 避免烟 气 味 尘及噪声对居住区的污染和干扰 3 精心设置建筑小品 丰富与美化环境 4 便于寻访 识别和街道命名 5 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 应处理好建筑 道路 广场 院落 绿地和建筑小

3、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6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设计 起规划设计必须遵循保护规划的指导 居住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和构筑物 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 4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讲 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层次与结点 上通城市下达小区 组团直到住宅内外空间 各空间层次有不同尺度与形态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可以和上述行政体制结构区划一致 也可不一致 相一致的情况较普遍 尤其在我国有着严密组织的社会 居住区规划及有关法规与各级行政区划的关联十分紧密 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实

4、态可以概括以下主要形式 轴线式布局 向心式布局 围合式布局 集约式布局 隐喻式布局 片块式布局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 形体 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 并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来的紧密联系所构成的群体 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 成片成块 成组成团地布置 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一些居住区常采取与体制结构的行政区划相一致的布局形式 按体制规模划分地块 各地块配以相应的公共设施 并遵循日照间距布置建筑 因而自然地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如北京五路居住区 如图3 1整地将基地划分了四个居住小区片块 分别在个地块内配以小区中心 四个小区又配置一个共同的居住中心 形成 居住区 居住小

5、区 二级体制结构的片块式布局 优点 各片块组团相对独立 施工及管理缺点 无主次空间之分 缺乏层次感适用范围 居住区规划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6 住宅区居住地被相对开放的道路网分为七个相对独立的居住组团 每个组团都雕琢成私密和半私密空间 其间由绿地连接 不但保证了空间私密性 还使得商务 休闲娱乐 运动 住宅相互各自独立 分区明确 缔造一个多元共生的都市私密花园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 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 绿带 水体等构成 但不论轴线的虚实 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 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 或对称或均衡 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 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 如上海三林苑小区

6、 如图3 4 以一步行水街为中心构成 水 轴线布局形式 百米长形水池 配以不锈钢群鱼雕塑 小天使喷泉 天然巨石 植草砖 架空层 弧形长廊 并以大片草坪 7500平方米 衬托 具有鲜明的欧陆风格 优点 居住区呈现层次递进 起落有致的均衡性缺点 轴线长度较长时 如果处理不好易出现单调感适用范围 可高低起落 8 以道路为轴线布置建筑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 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 易于形成中心 这种布局形式山地用得较多 顺应自然地形布置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如深圳东方花园 如图3 8 地处深圳湾山地 建筑依山就势筑台布置 形成向心空间 具有

7、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和开阔的视野 优点 各居住分区围绕中心分布 可用同样住宅组合方式形成统一格局 也可以不同组织形态控制各个部分 强化可识性缺点 资源分配存在不均适用范围 往往以水体 山脉为构图中心 结合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形成居住中心 10 成都龙泉驿国际名城 重庆汽车工业园配套小区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围合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遍布置 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 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 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 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到 统帅次要空间 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 围合式布局可有宽敞的绿地和舒展的空间 日照 通风和视觉环境相对较好 但要注意控制适当

8、的建筑层数 广州锦城花园小区 如图3 10 由15栋12层点式住宅拼接 并随地形自然围合 宅旁绿地小空间和中央集中绿地组成一个整体 将住宅底层架空 形成室内外绿化的渗透 使穿堂风贯通调节小气候 为住户提供户内外的活动和交往场所 停车场设于地下 深圳滨河小区由四种点式住宅群沿周边按一定间距布置 并用连廊将个幢住宅二层入口连接起来 廊底层布置公共设施 廊面步行通达每个单元 连廊设通通长的花池 形成中心庭院和二层连廊的立体绿化系统 环境宜人 优点 形成有效的社区边界 创造良好私密的生活空间 社区规模小 易封闭 利于小孩安全 老人可以随意走动 符合传统习惯缺点 通风日照不如开敞式 楼房之间绿化得不到充

9、足日照通风适用范围 占地较小 追求品质的客群的产品 12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 并开发地下空间 依靠科技进步 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 室内室外渗透延伸 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 水平 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 这种布局形式节地节能 在有限的空间里可很好的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各种要求 对一些旧城改建和用地紧张的地区尤为适用 如香港南丰新村 如图3 12 用地仅3 2公顷 居住人口达12700人 其布局特点是 12幢28层 32层的塔式住宅沿矩形用地三面设置 北面开口朝向海湾 可眺望维多利亚港全景 用地的中央部分为地下汽车库 可容800车位 库内有梯道直

10、通屋顶平台花园 花园内设有儿童游戏场 球场等活动设施场地 车行道围绕平台四周布置 由于用地东西两面的高差 平台分别以两个步行地道和两个天桥与各住宅楼连接 居民到中心平台花园不必横穿车道 优点 节省用地缺点 布局紧凑 开发强度大 居住品质降低适用范围 旧区改造 用地较为紧张 地段不规整 14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隐喻式布局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 经过概括 提炼 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 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 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 构成了 意在象外 的境界升华 深圳白岭居住区 如图3 14 整体布局采用规整的几何图案 构图简洁流畅 形似一朵盛开的菊花 图中以10 18层曲线型板式

11、住宅由中心呈向外飘逸延伸状 如同花瓣 中心24 30层点点塔式住宅好比花蕊 低层公建作屋顶花园供居民游憩 板式住宅底层架空视线通透 可改善通风条件 也是停车 活动的适宜场所 丰富的景观 舒展的空间 似花的形态 会给人们带来似花的美好联想和憧憬 优点 具视觉及心理感染力 客户感知度强缺点 易流于形式 难以做到形 神 意融合适用范围 以追求品质或个性的客群的产品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隐喻式布局 昆明春苑小区 如图3 17 以多个邻里院落次空间沿基地周边布置围后小区中心主空间 主 次空间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整体 其特点是淡化组团 强化院落 扩大了住宅常用的日照间距 按100 180户的规模 组成邻里院

12、落 以院落空间提高居民的领域感 促进居民交往和自我防卫 使居民活动最频繁的邻里院落改善了空间环境质量 成为小区构成的最基本的生活单元 部分邻里院落和底层独院式住宅 根据用地条件组成片块 因而小区形成围合和片块混合布局 17 1 街坊式的布局结构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住宅沿街组成带形空间 成坊的布置方式是住宅采用周边式的布置 配置少量的公共建筑 2 居住区 居住小区 住宅组团布局结构居住小区是被居住区级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 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7000 15000人 相对应 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住宅组团是指一般被小区内部道路分割 并与居住人口规

13、模 1000 3000人 相对应 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邻里单元 居住区组团形式 行列式 条形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按一定朝向和间距成行成列的布置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使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 但缺点是形式单调 识别性差 易产生穿越交通 行列式的另一种形式 也称改良行列式 是山墙按前后 左右错开排列或者前后左右交错排列 这种错开排列的布置对于使组团内建筑向夏季主导风向敞开 更好的组织通风 并使建筑群落生动活泼 更好的结合地形 道路 避免交通闯入 创造了有利条件 便于道路 管网工程布线和施工 特点 构图强烈 规律性强 但空间容易呆板 单调 居住区组团形式 合院式 这种布置形式形成

14、近乎封闭的空间 其有一定的空地面积 便于组织公共绿化休息园地 形成的院落比较完整 对于寒冷及多风沙地区 可以阻挡风沙入侵及减少院内积雪口同时 院落的形成也有利于居民交往 空间领域感强 对院落的安全防卫也特别有利 周边布置的形式还有利于节约土地 提高居住建筑密度 但这种布置方式将出现一部分朝向较差的居室 转角单元空间较差 对地形的适应性差 夏季通风也会出现遮挡和死角 故而炎热地区要慎用 特点 院落内便于邻里交往和布置老年和儿童活动场所 有利于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并能提高容积率 居住区组团形式 点裙式 指低层独立式 多层点式 高层塔式住宅自成相对独立的群体的布置形式 一般可围绕某一公共建筑 活动场

15、地或绿地来布置 有利于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和日照 易适应地形 可利用边角余地 缺点是外墙面积较大 经济造价高 对建筑节能不利 特点 便于结合地形灵活布置 但住宅外墙较多 在寒冷地区不利于节能 21 居住区组团形式 周边式 优点 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 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内院空间 可以节约用地 提高居住建筑面积密度 缺点 部分住宅朝向较差 地形起伏大的用地土石方大 特点 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 且内部较安静 又能节约用地 但部分住宅朝向差 且日照通风受影响 并应注意避免转角处的视线干扰 居住区组团形式 混合式 由以上四种种形式的组合方式 兼具四者的优点 更能结合项目实际 特点 空间丰富 适应性广 除此之外

16、还可以将底层 多层和高层的不同层数与类型相结合 组成空间多样的住宅组群 居住区环境可分为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居住环境一 内部居住环境是指住宅的内部环境和住宅楼的公共内部环境二 外部生活环境住宅是组成外部生活环境的主要内容 它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 市政公用设施 绿化环境小品等组成居住区外部环境 居住区外部环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空间环境 指各类空间 私密 半私密以及公共空间 环境的大小及质感如绿地面积以及绿化品种的质量 儿童游戏和老人 成年人休息活动设施内容和质量 各类环境设施配置水平2 大气环境 指空气中有害气体以及有害物质的浓度和骚扰性等3 声环境 指噪声强度4 视觉环境 指住宅相互间的实现干扰程度及居住区内对架空线晒衣架室内空调机位置 阳台等的处理 居住区的建筑空间质量以及整体色彩 5 生态环境 指绿地质量与数量 绿色建材的应用太阳能的应用 25 居住区空间由三维物质要素限定而成 需要人感知其存在 它和发生在其中的生活内容在空间的形式 尺度比例质感等物理性要素有某种程度的相关性 居住区内的空间有层次感 它是由人心理上的安全感 归属感 和私密性要求决定的 居住区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