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硬笔楷书技法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46MB
约76页
文档ID:135333467
硬笔楷书技法_第1页
1/76

硬笔楷书技法 柯丹编制 写字姿势 1 执笔方法 a 垫指法 正面 垫指法 背面 b 枕指法 正面 枕指法 背面 正确的执笔方法 正确的执笔倾斜度 2 写字姿势 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 一尺 眼离桌面一尺一拳 身离桌沿一拳一寸 指离笔尖一寸 正确的书写姿势可以归纳为三个 一 楷书技法 目录 一 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二 常用偏旁部首书写要点三 楷书结字34法四 认真临帖是进步的阶梯 一 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楷书笔画书写要领 楷书要从笔画练起 笔画好比零件 结构好比装配 笔画写得笔笔过硬 装配成字 就容易做到个个合格 楷书笔画书写的三字要求 写 挺 准 写 就是书写每一笔画都要有下笔 或重或轻 行笔 轻一些 线条或直或弧或弯 收笔 或顿笔或轻提出尖 三个步骤 不能平拖或平划 基本笔画中 横画比较能代表各种笔画的运笔过程 其道理在于 千万条笔画 生于一点 以点成画 积画成字 比如一点延伸到右方就是横 横垂直向下就是竖 横向左下就是撇 向右下就是撩 等等 只要掌握了写横的基本要领 即 重下笔 轻行笔 重收笔 其它笔画也离不开这条运笔路线 只是用力部位和形态不同而已 横画运笔路线 见上图 下笔 行笔 收笔 重 轻 重 1 写 书写笔画时是写 有轻重顿提 还是平拖平划 笔画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 见下图 挺 就是要将笔画写得挺拔 刚劲 有力 体现笔画 挺 有两个主要因素 一是带有横或竖的笔画要平 要直 笔画不能上下或左右颤抖 做到直如线 二是带有 弧 或 弯 的笔画不能出现折弯 应圆转自如 做到弯如弓 见下图 准 就是每写一个笔画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 这主要指在临摹字帖过程中 一要看准字帖上字的笔画在格子中间的位置 二要看准笔画的形态 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当中或在同一个字的不同部位有长 短 横势 竖势 斜势等不同的表现形态 应看准 写准 三要看准笔画的粗细 是重下笔还是轻下笔 收笔是顿笔还是出尖 要看准 写准 做到位置准确 长短适宜 粗细恰当 见下图 临摹不准100遍 0 一 横横画要写平稳 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 横不平 则字不稳 横有长横 短横 还有左尖横 右尖横 腰粗横等形态 其形态变化之多成就了横形态的丰富 生动性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 横画不能写成水平 而应写成左低右高 收笔时稍按一下笔 这样 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人们常说的 横平竖直 不是指横水平书写 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二 竖竖画要写垂直 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 竖有垂露 悬针和短竖之分 三 撇撇有斜撇 竖撇 短撇 平撇之分 四 捺捺画粗细分明 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五 点点画有左点 右点 挑点 竖点和长点之分 六 提提画写法是 下笔较重 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 收笔要出尖 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 七 钩竖钩 竖弯钩 戈钩 卧钩 八 横折与横折钩 两种形态变化 九 竖弯 竖弯钩与横折弯 横折弯钩 十 竖提下笔写竖 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 一笔写成 提的收笔处出尖 十一 横钩下笔向右写横 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 要把力量送到笔尖 避免出现双角 十二 横撇 撇折 撇点 十三 竖折 竖折折钩 横折提 十四 横折折撇 横撇弯钩 横折折折钩 十五 竖折撇下笔写斜竖 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 再顿笔向左下撇出 要出尖 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 一般是 横 竖 撇的起笔较重 点的起笔较轻 转折处要略顿笔 稍重 稍慢 提和钩 开始要略顿笔 稍重 然后逐渐转为轻快 收笔出尖 撇 挑都要出尖 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 不能重描 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 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 因此 在书写时 要注意多观察 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笔画书写要诀点要实 横要翘 竖要挺 折要到 撇捺露锋芒 扬眉剑出鞘 观察与思考 它们有何相似和不同 笔画交接形式与规律举要 起笔与上一笔实接 起笔与上一笔虚接 交叉 二 常用偏旁部首书写要点 20个 一 宝盖头的写法 写宁空 二 耳字旁的写法 印 右 三 木字旁的写法 禾旁类似 查村集 四 山部的写法岁峡岳 五 日部的写法早昨香 六 土部的写法寺场尘 七 米部的写法类粉粟 八 目部与月部的写法盯肌肯 九 火部的写法灯伙焱灵 十 女部的写法 姿腰 好妙 十一 王部的写法环呈望 十二 虫部的写法 虹蜡烛萤 十三 框形结构闪同国 十四 示字旁与衣字旁的写礼补 十五 广字头 厂字头 病字头厅庄病 十六 单人旁与双人旁他行 十七 三点水与言字旁江说 十八 提手旁打扔 十九 大金旁铅钓 二十 草字头 花节 偏旁部首书写要诀偏旁偏 依主划 作头正 作底大 多部摆匀停 不散不打架 三 间架结构34法 1 上面是宝盖的字 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 宇 宙 2 下面有底托状的字 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 至 孟 3 以左半部为主的字 左高右低 如 部 即 4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 右长左短 如 绩 议 读 5 勾拿笔不应弯曲 短小 如 葡 萄 蜀 葛 6 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 句 匀 勿 7 横短撇长 如 左 在 尤 龙 8 横长撇短 如 右 有 9 横短竖长 撇捺应延伸 如 木 本 朱 10 横长竖短 撇捺应缩短 如 乐 集 11 横长竖短 如 上 士 12 横短竖长 如 才 斗 丰 井 13 上下有横画的字 应上短而下长 如 丕 正 亚 14 左撇右竖 应撇短竖长 如 川 升 邦 15 左竖右撇 左竖应收敛而右撇应舒展 如 伊 侈 修 16 左右有竖画的字 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 目 固 柳 17 由三部分组成的字 中间务正 如 御 谢 树 18 左偏旁小的字 要位居中上部如 吸呼峰峻 19 右偏旁小的字 要位居中下部 如 和知 20 伸钩之字应抱持 如 勉 旭 抛 21 有俯钩和仰钩字 俯钩要短 仰钩要长 如 冠 寇 宅 22 上边为平画的字 其顶应相齐 如 既 野 23 纵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 如 庭 居 底 24 纵腕笔 应弯曲而有力 如 风 飞 气 25 横腕笔 应圆润俊秀 如 先 见 元 毛 26 有并排几个撇的字 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 如 友 及 反 皮 27 连着三撇的字 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 如 修 参 须 形 28 以右部为主的字 右部可丰满些 如 施 腾 靖 29 以左部为主的字 左部应大些 如 敬 敛 刘 30 以左右为主的字 中间宜小 如 弼 辩 衍 31 字本来就瘦的 字形不要写得太短 如 身 耳 32 字本来就矮的 要写得粗壮些 如 白 工 日 四 33 横长撇短的字 右边不宜用捺 如 莫 矣 矢 契 34 结构错综复杂的字 要穿插避让 交待清楚 如 繁 馨 间架结构要诀字随形 重心稳 外要舒 内要紧 穿插伸缩让 黑白调匀整 四认真临帖是进步的阶梯一本好贴就是一位无言的良师 会一帖可走天下 临帖第一要准确 不准确临100遍 0 临帖贵在坚持 坚持数年必有大进 三国钟繇 荐季直表 宣示表 王羲之临本 东晋王羲之 黄庭经 道德经 赵子昂临本 东晋王献之 洛神赋玉版十三行 隋智永 真草千字文 隋 董美人墓志 唐欧阳询 褚遂良 虞世南唐钟绍京 灵飞经 宋苏轼 米芾 黄庭坚 赵佶元赵子昂 汲黯传 道德经 田英章硬书字帖卢中南硬书字帖 著名楷书法帖 That sall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2011年4月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