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301534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氰化钾(KCN)B氯化钠(NaCl) C尿素(NH2CONH2)D碳化硅(SiC)【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氯化钠(NaCl)不是有机物,B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为有机物,如氰化钾(KCN)、碳化硅(SiC)等。选C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概念和识别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aHSO3溶液显酸性是因为:HSO3H2OSO32H3OB CO2与Ca(OH)2溶液以反应物物质

2、的量之比21反应:CO2 OHHCO3C 往KAl(SO4)2溶液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D 往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2OCO2 H2O2OHCO32【答案】AB【解析】3对于常温下pH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lmL稀释至2mL后,pH等于2B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为l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C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值为l0-12D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是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H+)的100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pH为1的硝酸

3、溶液中c(H+)=0.1mol/L,溶液lmL稀释至2mL后,c(H+)=0.05mol/L,pH=-lgc(H+)=-lg(0.05)=1.7,错误;B、pH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c(OH-)=0.1mol/L,与等体积的pH为1的硝酸完全中和,正确;C、pH为1的硝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pH为1的硝酸溶液中c(H+)=0.1mol/L,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值为1012,错误;D、pH为1的硝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H+)+=10-11mol/L,则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4、c(H+)是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H+)的1/100,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溶液pH的计算、离子浓度计算。 4已知:Fe2O3(s) + C(s) = CO2(g) + 2 Fe(s) =234.1 kJmol-1 C(s) + O2(g) = CO2(g) =-393.5 kJmol-1 则2 Fe(s)+ O2(g) = Fe2O3(s) 的 是A-824.4 kJmol-1 B-627.6 kJmol-1C-744.7 kJmol-1 D-169.4 kJmol-1【答案】A 【解析】(2)=(1)就可得2 Fe(s)+ O2(g) = Fe2O3(s),则=2-1=-824.4

5、kJmol-1。5(双选)将下列物质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A.KCl晶体B.KI晶体 C.CCl4D.Mg【答案】AB【解析】溴水中加入KCl不发生反应,颜色无明显变化,A对;加入KI晶体后,Br2与KI反应置换出I2,溶液颜色加深,B对;加入CCl4后Br2被萃取到下层,水层颜色变浅;加入金属Mg后金属与溴水反应,消耗Br2,颜色变浅。6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同主族,A与其它元素不在同一周期,B与D同主族,常温下D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r(C)r(D)r(E)B元素D、E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

6、定性:EDC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E的强D元素B分别与A、C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的原子序数最小,且与其他元素都不同周期,所以A是H元素;C与A同主族,且C的原子序数大于B,所以C是Na元素;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的单质是S,所以D是S元素;则B是O元素,E是Cl元素。A、原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核电荷数是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r(C)r(D)r(E),错误;B、Cl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所以与H盐酸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ED,正确;C、因为E的非金属性大于D,所以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D,错误;D、O与H形成的化合

7、物中都是共价键,而O与Na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所以含有离子键,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及元素的性质判断7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氢气难溶于水,正确;B.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用饱和食盐水除去,错误;C.碘和酒精互溶,错误;D.碳酸氢钠不稳定,应放在小试管中,错误;选A。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8只给出下列甲中和乙中对应的量,不能组成一个求物质的量的公式的是甲物质粒子数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固体体积溶质的质量分数非标准状况下物质的质量乙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固体密度溶液的体积物质的摩尔质量A. B. C. D.【答案】C【

8、解析】由n=可知正确。对而言由固体体积和密度可求出固体的质量而不知摩尔质量,故无法求出n;对于,n=cV(aq)=V(aq),因缺少溶液的密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无法求出n。9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OHCO322 H= HCO3H2OB2 OHCO323 H= HCO32 H2OC2 OHCO324 H= CO23 H2ODOHCO323 H= CO22 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的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加入稀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剩余

9、的盐酸再与碳酸钠发生反应。A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则加入盐酸少量,先发生反应:OH-+H+H2O,1mol氢氧化钠消耗1mol盐酸,再发生反应CO32-+H+HCO3-,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OH-+CO32-+2H+HCO3-+H2O,正确;B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2mol,则加入盐酸少量,先发生反应:2OH-+2H+2H2O,2mol氢氧化钠消耗2mol盐酸,再发生反应CO32-+H+HCO3-,盐酸不足只消耗1mol碳酸钠,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2OH-+CO32-+3H+HCO3-+2H2O,正确;C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2mol,

10、2mol氢氧化钠消耗2mol氢离子,剩余2mol氢离子与2mol碳酸钠反应生成2mol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应为2OH-+2CO32-+4H+2HCO3-+2H2O,即OH-+CO32-+2H+HCO3-+H2O,错误;D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则加入盐酸过量,先发生反应:OH-+H+H2O,1mol氢氧化钠消耗1mol盐酸,再发生反应CO32-+2H+CO2+H2O,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OH-+CO32-+3H+CO2+2H2O,正确。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10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B实验:用二

11、氧化碳作喷泉实验C实验:进行中和热的测定D实验:验证酸性的强弱,H2SO4H2CO3HCl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所以A错误;C;D选项。A、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应该先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在转移到容量瓶内,A项错误;B、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可以产生喷泉,B项正确;C、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C项错误;D、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会生成HClO,但是该反应没有现象,无法通过该实验看出是否有HClO生成,D项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化学实验11为了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现用醋酸钠进行实验,表明它在水解时是吸热反应,其中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将CH3COONa3H2O晶体溶于水,温度降低

12、B醋酸钠溶液的pH大于7C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加热后,颜色变深D醋酸钠溶液与浓H2SO4微热,可逸出醋酸蒸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A、将CH3COONa3H2O晶体溶于水,温度降低,是溶解过程破坏化学键吸收的热量高于分子离子与水结合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解溶液温度降低,不能说明水解过程的反应热,错误;B、醋酸钠水溶液的PH值大于7,说明盐水解显碱性,证明含有弱酸阴离子,不能证明水解是吸热反应,错误;C、醋酸钠溶液滴入酚酞是红色,说明存在水解的离子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后颜色变深,依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说明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13、碱性增强,颜色变深,正确;D、醋酸钠溶液与浓H2SO4微热,可逸出醋酸蒸气,是因为浓硫酸溶解在水溶液中使溶液温度升高,利用的是强酸制弱酸,错误;考点: 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有些复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是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A选项错误;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选项错误;稀有气体元素既难得电子也难失电子,C选项错误;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其价

14、态可能是从高价态降为0价,也可能是从低价态升为0价,如Fe2+Fe和Cl-Cl2,因此该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D选项正确。考点:氧化还原反应13盆烯是近年合成的一种有机物,它的分子结构可简化表示为下列关于盆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盆烯是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B盆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盆烯是乙烯的一种同系物D盆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盆烯、苯的分子式都为C6H6,但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B、碳原子与其所连的3个碳原子和1个氢原子,这4个碳原子不能共面,故盆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C、盆烯、苯的分子式都为C6H6,两者的结构不相似,在分子组成上不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盆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14常温下,用0.10 molL-1 KOH溶液滴定10.00 mL 0.10 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混合溶液的体积可看成混合前溶液的体积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所示溶液中: c(H+)c(OH)=1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