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三节专项练习鲁教版必修3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301519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三节专项练习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三节专项练习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三节专项练习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三节专项练习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三节专项练习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三节专项练习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三节专项练习鲁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三节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1.德国鲁尔区水运系统的构成包括( ) 人工运河 鲁尔河 莱茵河 利珀河 易北河A B C D2.属于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的是( )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离铁矿区较近 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 A B C D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20世纪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回答3-4题:3.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

2、紧张A. B C D4.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改造煤炭、钢铁工业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A B C D结合南水北调的基本情况,回答511题。5.中线方案的最大优点是( ) 节省建设投资 充分利用地势条件自流调水 充分利用三峡水库 沿途人口、城市密集A. B C D6.南水北调的三条输水线中,可自流供水的是( )A.东线 B.中线、东线 C西线、东线 D中线、西线7我国最缺水的地区(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C半湿润区 D湿润区8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 东南少,西北多 C夏秋多,冬春少 D

3、春夏多,秋冬少9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著,其负面影响主要在( )A.供水区 B. 水源区 C供水区和水源区 D 流经区10华北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土地和耕地面积大 人口少 水资源利用率高 水资源总量少A. B. C D11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线路短,建成后可自流引水,投资较小 B.南水北调“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C.南水北调工程不会对北方地区产生不利影响D.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调水量大,但水质较差,必须加强取水区的保护读“某地工业联系图”,内地某大型铁矿附近有炼焦煤、石

4、灰石、粘土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地区接近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是盛产小麦、棉花的农业地区。根据上述信息, 回答1215题。12该地区的主导工业应该是 ( ) A焦化厂 B钢铁厂 C发电厂 D水泥厂13焦化厂最好建在图中的 ( ) A处 B处 C处 D处14下面四种工厂中,在该地建厂条件较好,并和主导工业联系 密切的是 ( ) A重型机械厂 B精密仪表厂 C造船厂 D棉纺厂15从当地农业需要和综合利用资源方面考虑,下列工厂最合适 的是( ) A面粉厂 B棉纺厂 C水泥厂 D氮肥厂 16.“数字地球”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A空间性 B数字性 C整体性 D上述三者的融合统一材料一 西

5、气东输工程“靖边上海”段于9月30日9时52分在陕西省靖边县长庆气区成功点火,这标志着西气东输工程靖边上海段正式投产试运前期工作全部完毕。陕北长庆气区的天然气可以源源不断地输进西气东输管道,为2004年1月1日上海商业供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二 下图为“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720题。17.“西气东输”的西段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路径基本吻合,其主要原因是( )A弘扬爱国热情 B劳动力资源丰富C地形比较平坦 D属于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18.“西气东输”工程输气管道与下列哪一组铁路线相交( )A湘黔线、宜成线、京广线、京九线 B包兰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C京包线、陇

6、海线、京九线、京沪线 D兰新线、陇海线、浙赣线、京广线19.“西气东输”在中段发生了弯曲不与陇海铁路线一致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 B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 C为保证输出气体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气区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20.下列关于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西向东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自西向东沿途的温度依次是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C.自西向东年降水量分布为多少多 D自西向东沿途植被类型依次为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读右图,回答2123题。21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 A宁、陕、晋、川、

7、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内蒙古、豫D新、青、陕、晋、豫22、黄河在开封市附近E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还( )A地下水 B支流汇水 C降水 D湖泊水23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生长期长 B年降水量大 C夏季风影响时间长 D灌溉条件良好读下面两图及各材料分析完成2432题。 材料一 我国四大重点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2002年12月27上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南水北调开工典礼主会场人民大会堂宣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工。24.西气东输考虑的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城市的分布 B.地形起伏 C.交通条件 D

8、.国际贸易壁垒25.西气东输工程对于用气地区的环保意义在于( )A.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区位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善大气环境 D.增加就业岗位26.青藏铁路建成后,从南宁乘火车去拉萨(走最近线路),不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 A 成昆线 B宝成线 C陇海线 D京九线27.西电东送的三条线路中,输送电力以火电为主的是( ) A中线 B南线 C.北线 D南线和中线28.南水北调体现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哪一环节施加了影响(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29.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了( )A京杭运河 B丹江口水库 C.三峡库区 D.金沙江30.图中A、B、C各段输水道中,依

9、靠地形能自流输水的是( ) A.A B.B C.C DB和C31.会对东线优质供水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建立污水处理厂 B沿岸地区推广生态农业C农田大量使用化肥 D加大水质检测力度32.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开发深层地下水 A. B C. D读图回答3334题。33图中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34为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坑口电站”适用于( )A输送线路 B输送线路C输送线路 D三条输送线路均可目前,我国有近一半的人口、1/3

10、的耕地和70%的工农业产值集中在面临洪水威胁的平原、盆地,以及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因此,兴修水利、防治水害、综合治理各大江大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此我国正在建设三峡工程。回答3537题。35.长江三峡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是( )A.增加更多的旅游资源B.解决流域内众多人口的就业C.防洪、发电、航运、养殖和供水D.解决流域内众多的生态问题36.关于长江三峡旅游资源白帝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四川省奉节县,它表述了三国时代蜀汉的故事,具有非凡性特点B.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它表述了三国时代蜀汉的故事,具有历史文化价值C.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它表述了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屈原的故事,具有长存性特点D.

11、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它表述了古代美女昭君的故事,具有科学研究价值37.关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大江截流和大坝工程B.三峡移民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全国支援,难度不大C.三峡移民采取就近后靠安置和外迁安置相结合D.开发性移民主要是组织移民外迁安置,以减轻库区移民工作的压力下表为我国华北某山区1970和2000年的一些有关农业发展的统计资料。回答3840题。项目1970年2000年森林覆盖率()1910耕地面积(万亩)5065年降水量(毫米)450380气温年较差()3842河水含沙量()13.5粮食平均亩产(千克)20515038.(双项)该地农业发展状况是A.耕

12、地较30年前增加了30B.增加的耕地主要来自荒地的开垦C.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D.生态环境发展呈恶性循环状态39.(双项)该地区计划在2010年前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适宜种植的经济林木有A.茶树 B.苹果 C.核桃 D.兴安落叶松40.(双项)森林覆盖率提高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夏季气温升高 B.河流含沙量减小C.地下水的蓄积量增加 D.耕地面积扩大二、综合题41.读“中国和德国最大工业区图”,回答问题。(1)甲图是中国的 工业区,乙图是德国的 工业区。(2)比较甲、乙两地区位优势的异同点,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入下图相应的圆圈内(每个圆圈只能填一项,有的选项可以不选用)。A地理位置优越 B著名国际金融中心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陆交通便利 E水能资源丰富 F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好 G农业发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