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之城市燃气消防工作中“消”的重要性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299524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论文》之城市燃气消防工作中“消”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全管理论文》之城市燃气消防工作中“消”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全管理论文》之城市燃气消防工作中“消”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全管理论文》之城市燃气消防工作中“消”的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全管理论文》之城市燃气消防工作中“消”的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论文》之城市燃气消防工作中“消”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论文》之城市燃气消防工作中“消”的重要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燃气消防工作中“消”的重要性 摘要:结合实际案例,论述了城市燃气消防工作中“消”的重要性,分析了城市燃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特点、灭火防爆原理,提出了灭火防爆方法和对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的建议。关键词:城市燃气消防;火灾;爆炸;事故处置 城市燃气安全保障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市燃气安全事故的预防,另一方面是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的消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这一方针是由建国初期的“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方针演变而来的,使预防与扑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以“防患于未然”为重点的基础上,我们要加强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置工作,以减少事故的损失,切

2、实做到在做好安全预防工作的同时,在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积极做好事故处置的准备工作,以便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予以消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从我们日常的实际工作中发现,燃气企业对安全预防工作相当重视,而一旦遇到事故,因缺乏足够的演练及经验,往往处置不当,未能将事故及时消除,导致更大的损失。本文以南宁市“427”燃气爆炸事故为例,分析如何在事故发生后积极恰当处置,及时消除事故险情1。1 案例分析1.1 事故情况2009年4月27日23时10分,南宁市某路段因管道燃气泄漏引发爆炸事故,爆炸波及整条路段,沿路9个雨水井盖被炸得四分五裂,人行道上的地砖也被掀翻,近100m的路面

3、出现裂缝,近1000m的地下排水管道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飞起的井盖碎片还砸碎了约10m高的路灯。所幸本次爆炸发生的时间较晚,行人、车辆稀少,事故造成两个行人轻伤,一辆停放在路边的汽车挡风玻璃破碎。而该爆炸发生前5h,燃气公司已发现险情并在处置之中,然而并未及时控制险情。1.2 抢险过程2009年4月27日17时51分,燃气公司接到市民打来电话称某小区内闻到燃气味,公司即派附近巡查人员赶到现场查看,巡查人员随即在该小区进行检查,并在污水井处闻到了间断性燃气味。18时25分,巡查人员向班长汇报现场情况,18时30分,班长向抢险分队长汇报情况,并要求派出抢险车。18时45分,抢险分队长通知抢险人员驾

4、驶抢险车赶往事故现场。19时5分,抢险人员及车辆到达现场。19时15分,抢险人员根据检测情况,初步判断为燃气管道泄漏并判断出大致的泄漏区域。撬开雨水井井盖,使用可燃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并在检测仪显示燃气体积分数达40%以上的地方使用防爆轴流风机进行抽风稀释,用三角锥和警示带形成隔离警戒区。并向抢险分队长电话汇报。19时30分,附近某小区用户反映燃气灶火小。20时30分,抢险分队长率增援人员到达现场,除继续对燃气支管附近的雨水井进行抽风外,分别检查了附近小区的调压器,判断确认具体泄漏点,关闭一侧供气管道阀门。21时左右,开挖人员赶到,在泄漏点上进行破路开挖。23时10分,抢险队仍在泄漏点处开挖时

5、,距泄漏点1km外的道路最高点处发生爆炸,此时抢险队才切断通往事故点的所有供气管道阀门。1.3 事故产生的原因1.3.1直接原因燃气管道为聚乙烯(PE)管材,穿过的道路路基基料流失严重,在燃气管道四周形成体积逾20m3的空洞,致使燃气管道上方塌落的道路基层混凝土块压坏燃气管道,造成燃气泄漏。由于道路路面完好,于是泄漏的天然气顺着较为松散的路基向坡上渗透,然后渗漏入距管道较远处的雨水管道系统,并顺着雨水管道上升扩散至道路最高点处聚积,遇到不明火源发生爆炸。1.3.2间接原因 由于泄漏点道路路面没有任何下陷迹象,而事故燃气管道管径较小,为外径仅63mm的PE管,其供气的小区仍保持着供气,导致抢险人

6、员判断失误,认为泄漏不严重。 抢险系统效率低,决策缓慢、失误,信息反馈不及时。 抢险人员对燃气公司抢险预案不熟悉,没有按照公司管网事故抢险应急预案进行操作,未及时切断通往事故点的所有供气管道阀门来控制燃气泄漏。 现场没有将检测到的燃气泄漏的整个区域用警示设施进行围挡,没有安排人员进行全线现场监护,也就无法控制引发天然气爆炸的着火源。 整个事故发生前的处置措施显示,抢险人员对本次事故重视不够,思想麻痹,缺乏应有的警觉,平时没有认真组织预案学习和演练。 对天然气的特性了解不足,没有在道路最高点处检测雨水井内燃气浓度。1.4 事故分析本次事故尽管是一起由外力作用压断燃气管道而造成燃气泄漏导致燃气爆炸

7、的安全事故,但是由于相关抢险人员不当的处置,使理论上有可能避免的燃气爆炸事故没能避免。从我们日常的实际工作中发现,燃气企业对安全预防工作相当重视,事故抢险应急预案以及程序上的、理论学习上的资料非常完备。在本次事故发生后,我们就查阅到公司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燃气泄漏抢险处置原则,将关阀、隔离、防积聚、监测、控制火源等作为抢险工作的必要控制手段。”但这些预案、规定等等,大多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毕竟燃气企业真正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小,而且也不可能让员工在实际事故中学习,这样代价太高。因此,平时必须有足够的学习及演练,还要保持高度的警觉,不断提高抢险人员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及现场处置能力。这样才能在事故真正

8、发生时,处变不惊,及时恰当处置。燃气企业在做足安全保障预防工作之后,尽管事故真正发生的概率较小,但由于自然灾害、外力破坏等等原因,致使事故的发生又难以避免,因此我们必须在重视城市燃气安全保障预防工作的同时,同样需要做好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的消除工作,尽可能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2 城市燃气的安全事故处置22.1 城市燃气的主要性质及其安全事故特点城市燃气具有易扩散性、易缩胀性、易燃烧性和易爆炸性。易扩散性:是指物质在空气及其他介质中的扩散能力。火灾的程度随燃气的扩散能力增强而增加,即燃气扩散能力越强,火势蔓延越快,燃烧面积相应越大,可能造成的火灾损失随着增加,火灾范围也较大。易缩胀性:城市燃

9、气具有明显的压缩与膨胀性质,并遵循气体状态方程。无论是管道燃气,还是瓶装燃气都存在一定的压力。一旦管道或者气瓶爆炸破损,都会造成燃气的大量泄漏和扩散,以致产生更大的火灾和爆炸事故。易燃烧性:气体物质不需要经过蒸发或者熔化阶段,燃烧历程少,可在具备燃烧条件下进入初始燃烧,而且燃气的最小点火能都较低,很容易着火燃烧。另外,燃气火焰的扩散传播能力强。 易爆炸性:燃气发生爆炸的条件是燃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了爆炸极限且具有引起这种气体爆炸的最小点火能。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几种常见燃气的爆炸极限,天然气为5%15%,液化石油气为2%10%,焦炉煤气为5%36%,发生炉煤气为20%

10、74%,水煤气为6%72%,它们的火灾危险性依次增加3。 2.2 城市燃气火灾爆炸发生的原因 漏气:生产设备、塔、容器、管道、阀门等腐蚀及封闭不严造成漏气;民用灶具、胶管老化、接头松动等引起漏气,遇火源都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 火源:火源是火灾发生的三要素之一,没有火源就不会发生火灾。只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火源严加控制和管理,就可能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2.3 灭火防爆原理灭火分为物理作用灭火和化学作用灭火两大类。物理作用灭火是控制火灾中的物质和热量运动,使燃烧中断,达到灭火目的,包括冷却灭火、稀释灭火、破坏火焰稳定性灭火等。化学作用灭火是将燃烧抑制剂投入火中,与维持燃烧反应的活性自由基或活

11、性基团结合,中断燃烧链式反应,使火熄灭,包括燃烧抑制灭火、断源灭火等。爆炸是大量能量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机械功的现象,爆炸通常借助于气体的膨胀、压力的急剧上升来实现,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因此防爆一是要控制燃烧的发生,防止能量短时间内释放,二是对已泄漏的可燃气体快速疏散,给予更大的空间,扩大受力面积,减小燃烧时产生的压力作用效果,防止爆炸4。2.4 灭火防爆方法2.4.1火灾扑救战术 抓住时机,以快制胜。抓住火灾初期阶段或火势暂时较弱的有利时机,利用环境条件,做到查明情况快、信息传递快、战术决策快,以最快的战王卜行动控制和扑灭火灾。 以冷制热,防止爆炸。 先重点,后一般。

12、在扑救火灾时,一般可先扑灭外围火,然后进行内攻,防止火势扩大,防止大面积火灾。而在战斗力不足时,则应根据着火部位的不同情况,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控制火势,待增援力量到达后,再一举扑灭火灾。 各个击破,适时合围。适合于大面积的火灾。2.4.2火灾扑救措施 断源灭火。关阀断气,就是控制、切断流向火源处的燃气,使燃烧中止。城市燃气管道系统中的容器、管道等部位发生火灾时,着火处不断地得到燃气而持续燃烧,当关闭进气阀后,切断了气源,就能从根本上控制火势,设备、管道中剩余的燃气燃尽后,便会自行中止燃烧。 灭火器灭火。城市燃气火灾属于气体火灾,即火灾分类中的C类火灾。扑救天然气火灾,可选择水(水流切封)

13、、干粉、卤代烷、蒸汽、氮气及二氧化碳等灭火剂灭火。 堵漏灭火。对气压不大的漏气火灾,采取堵漏灭火,可使用湿棉被、湿麻袋、湿布、石棉毡或粘土等封住着火口,隔绝空气,使火熄灭。2.4.3现场救护 现场人员听到或看到燃气爆炸时,应背朝爆炸地点迅速卧倒,如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布捂住口鼻。距离爆炸中心较近的作业人员,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离现场,防止二次爆炸发生再次伤人。 燃气爆炸后,应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火源、电源,设法扑灭各种明火和残留火,以防再次引起爆炸。同时扩大维护、警示范围。 所有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统一、镇定地撤离危险区。遇有窒息或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到

14、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区。如有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在安全处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不要延误抢救时机5。2.5 人员管理城市燃气安全管理除了加强物的管理措施,还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和组织。城市燃气企业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建立由职工组成的义务消防队,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消防人员。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使消防人员在扑救火灾时,能迅速、娴熟地扑灭火灾。 强化培训,以人为本,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保证与火警消防部门联系畅通。3 结语南宁“427”燃气事故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案例。加强职工的城市燃气安全教育,牢固掌握扑救火灾技能,发挥“消”的作用,无论是对城市燃气企业,还是整个社会都十分重要。参考文献:1 黄小美,李百战,彭世尼,等.基于事件树的天然气管道风险定量分析J.煤气与热力,2009,29(4):B42-B46.2 李军,张书堂,董学佳.城市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J.煤气与热力,2009,29(9):B32-B33.3 温刚,胡春雁.燃气火灾爆炸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J.煤气与热力,2007,27(7):53-55.4 段常贵.燃气输配(第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 姚安林.城市燃气安全技术M.成都:西南石油大学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