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5298088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0 16 Na 23 Cl 35.5 Ca 40 Na 23 Kr 85 S 32 第I卷(选择题)(69分)一、选择题(本题总分69分,有23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能层不包含d能级的是 ( )A. O能层B. N能层C. M能层D. K能层【答案】D【解析】【分析】能层含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即第n能层含有n个能级,每一能层总是从s能级开始,同一能层中能级ns、np、nd、nf的能量依次增大。【详解】AO能层是第五能层,含有5个能

2、级,分别是5s、5p、5d能级,故A错误;BP能层是第六能层,还有6个能级,分别是6s、6p、6d能级,故B错误;CM能层是第三能层,含有3个能级,分别是3s、3p、3d能级,故C错误;DK能层是第一能层,只有1个能级,1s能级,故D正确;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明确能层和能级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2.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B. 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C. 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 离子晶体一定溶于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不正确,例如金属晶体中只有阳离子,没有阴离子;原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

3、体的高,例如金属钨的熔点很高,C不正确;离子晶体不一定都是易溶于水的,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晶体组成以及性质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对巩固于训练,同时兼顾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3.下列微粒:CH4 NH3 CH3C00 - NH4+ H30+ 中含有配位键的是 ( )A. B. C. D. 【答案】C【解析】甲烷中碳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氢原子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无空轨道,无孤电子对,CH4不含有配位键;氨气分子中氮原子含有孤电子对,但氢原子不含空轨道,所以

4、不能形成配位键;CH3COO-中碳和氧最外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氢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无空轨道,无孤电子对,不含有配位键;氨气分子中氮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氢离子提供空轨道,可以形成配位键,NH4+含有配位键;H3O+中O提供孤电子对,H+提供空轨道,二者形成配位键,H3O+含有配位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及其应用等,需要学生全面掌握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并能运用分析解决问题,注意配位键形成的条件,一方要提供空轨道,另一方提供孤电子对。4.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的夹角为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

5、电B. 氯化硼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C. 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属非极性分子D. 三氯化硼遇水蒸气不会产生白雾【答案】C【解析】【详解】A氯化硼是共价化合物液态时不能导电,A项错误;B三氯化硼中的硼原子为sp2杂化方式,无孤对电子,B项错误;C三氯化硼中的硼为sp2杂化,无孤对电子,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是平面三角形结构,由于键的极性向量和为0,所以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C项正确;D三氯化硼遇水蒸气会发生水解,生成的HCl在空气中形成白雾,D项错误;答案选C5.下列物质中,化学式能准确表示该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 NH4ClB. SiO2C. P4D. Na2SO4【答案】C【解析】

6、氯化铵应该是铵根和氯离子。二氧化硅里没有分子,只有两种原子。硫酸钠固体里也只有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故本题选C。6.以下对于化学键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 化学键是分子(或晶体)内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作用力B. 化学键存在于任何分子内C. 化学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D. 氢键和范德华力也是一种化学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化学键是分子(或晶体)内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作用力,可能为共价键或离子键,选项A正确;稀有气体的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选项B不正确;化学键也可存在于单质中,如氢气,选项C不正确;氢键和范德华力不属于化学键,只是分子间作用

7、力的一种,选项D不正确;考点:考查化学键的概念判断,重点考查氢键及范德华力。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离子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B. 离子晶体中除含离子键外,还可能含有其他化学键C.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构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D. 熔化后能导电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答案】D【解析】A、离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如氯化铵晶体,选项A正确;B、离子晶体中除含离子键外,还可能含有其他化学键,如铵盐、 NaOH 、 Na2O2 等离子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选项B正确;C、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构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AlCl3为分子晶体,选项C正确;D、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晶体可能

8、是金属晶体或离子晶体,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8.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 )A. x+10B. x+12C. x+16D. x+5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对于处于A、A元素而言,同主族原子序数之差为上一周期元素的种类数;对于其他主族,同主族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的种类数,同一主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相差可能为2、8、18、32等或它们的组合,如10、26、34等,不可能相差12,即乙原子序数不可能为x+12,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识,可以根据所学内容来回答

9、,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对于处于A、A元素而言,不同周期相邻主族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值不同,对于处于其他主族元素而言,不同周期相邻主族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值也不同。具体来讲,对于A元素而言,相邻周期原子序数从上到下相差的数值为2,8,8,18,18,32,即可能相差2,10,16,18,26,36,50,52,54,76等;对于A元素而言,相邻周期原子序数从上到下相差的数值为8,8,18,18,32;对与AA元素而言,相邻周期原子序数从上到下相差的数值为8,18,18,32,32;对与AA元素而言,相邻周期原子序数从上到下相差的数值为8,8,18,18,32,32。9.下列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10、)1s22s22p31s22s22p63s23p31s22s22p51s22s22p63s23p2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式书写规律分析解答。【详解】1s22s22p3是N元素,1s22s22p33s23p3是P元素,1s22s22p5 是F元素,1s22s22p63s23p2 是Si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可知,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SiPNF,故答案D正确。故选D。【点睛】原子半径比较: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10.最近科学家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

11、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B. 该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六个原子构成C. 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O键数之比为12D. 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答案】D【解析】A该化合物晶体中以C-O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延伸结构,所以该化合物属于原子晶体,A错误;B该晶体的空间最小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则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12个原子构成,B错误;C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含有4个C-O共价键,所以C原子与C-O化学键数目之比为1:4,C错误;D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每个氧原子和2个碳原子以共价单键相

12、结合,所以碳氧原子个数比=1:2,D正确;答案选D。11.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石油裂化B. 乙烯聚合C. 煤的干馏D. 石油分馏【答案】D【解析】【详解】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反之是物理变化。A. 石油的裂化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所以石油的裂化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 乙烯聚合生成聚乙烯,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 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所以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各组分沸点不

13、同进行分离的操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B. NaOH是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含离子键C. HI气体受热分解的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 石英和干冰均为原子晶体【答案】A【解析】AHCl为共价化合物,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故A正确;BNaOH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O-H共价键,故B错误;CHI不稳定,易分解,分解破坏共价键,故C错误;D干冰熔沸点较低,为分子晶体,故D错误;故选A。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键是由两个p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的B. 键就是单键,

14、键就是双键C. 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键,而乙烯分子中含键和键D. H2分子中含键,而Cl2分子中含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键是由两个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A错误;B键就是单键,双键由1个键和1个键形成,B错误;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键,而乙烯分子中含有单键和双键,因此含键和键,C正确;DH2分子、Cl2分子中均含键,都不含键,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共价键判断14.金属晶体堆积方式、空间利用率和配位数关系正确的是( )A. 钋Po简单立方堆积52%6B. 钠Na钾型74%12C. 锌Zn镁型68%8D. 银Ag铜型74%8【答案】A【解析】A、金属晶体中原子堆积模型以及各种堆积的典型代表金属、空间利用率以及相应的配位数都对应,选项A正确; B、体心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为68%,配位数为8,选项B错误;C、Zn为六方最密堆积,空间利用率为74%,配位数为12,选项C错误;D、配位数应为6,选项D错误。答案选A。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的晶体结构类型不同B. 加热硅、硫晶体使之熔化,克服的作用力不同C. HCl、NaCl溶于水,破坏的化学键类型相同D. NaOH、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答案】C【解析】分析:A项,CO2属于分子晶体,SiO2属于原子晶体;B项,硅晶体属于原子晶体,硫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项,HCl中含共价键,NaCl中含离子键;D项,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