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5297000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分)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B. 黄土高原的形成C. 崇明岛的形成D.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形成2. 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B.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C. 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D. 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

2、风力作用的产物【答案】1. A 2. A【解析】【1题详解】喜马拉雅山脉是因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属内力作用,故A正确。黄土高原的形成是因风力沉积而成,属外力作用,故B错误。崇明岛是因流水的沉积作用而成,属外力作用,故C错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因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属外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A。【2题详解】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积地貌,不是风蚀地貌,A错误。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B正确;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C正确;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项,故选A。读图“板块构造剖面

3、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虚线框内的区域可能位于A. 安第斯山脉B. 冰岛C. 夏威夷群岛D. 日本群岛4. 图中中,地震多发区域是A. B. C. D. 【答案】3. D 4. C【解析】【3题详解】图示区域位于太平洋西部,属于板块消亡边界的岛弧地貌。安第斯山脉位于太平洋东岸,A错。冰岛位于大西洋中部,B错。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C错。图中虚线框内的区域可能位于日本群岛,D对。故选D。【4题详解】图中中,地震多发的区域是,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活跃,C对。、位于大陆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地震活动较少,A、B错。 位于大洋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地震少,D错。故选C。5.形成图中各地

4、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A. 流水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水侵蚀B. 流水侵蚀、风力沉积、冰川侵蚀、海水侵蚀C. 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水堆积D. 风力侵蚀、风力沉积、冰川侵蚀、海水堆积【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景观可知,第一幅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第二幅图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流水侵蚀作用强,第三幅图为高海拔地区的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第四幅图海边的沙滩应为海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符合该顺序的是C。ABD错误。图为云南路南石林,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回答下面小题。6. 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分应为图中的()A. 甲B. 乙C. 丙

5、D. 丁7. 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风力侵蚀B. 海浪侵蚀C. 流水侵蚀D. 冰川侵蚀【答案】6. B 7. C【解析】【6题详解】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根据右图中的岩石转化关系,根据箭头方向,由沉积物形成的是沉积岩,乙是沉积岩,B对。三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图中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是丁是岩浆,D错。由丁箭头指向丙,丙是岩浆岩,C错。甲是变质岩,A错。故选B。【7题详解】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C对。与风力侵蚀、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无关,A、B、D错。故选C。下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8.

6、 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地属于A. 印度洋板块B. 亚欧板块C. 非洲板块D. 太平洋板块9. 下列地貌单元,与图示板块边界和受力情况相似的是A. 喜马拉雅山B. 日本群岛C. 冰岛D. 安第斯山脉【答案】8. A 9. C【解析】【分析】本题考察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对地貌对影响。【8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M表示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的一部分,A正确。阿拉伯半岛不属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读图,根据图示板块边界和受力情况及移动方向可知,该处是由板块的张裂形成生长边界。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处常常形成裂谷或海岭,新的大洋中脊是由板块张裂所形成的,冰岛位于板块生

7、长边界,C正确;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处常形成海沟、岛弧和褶皱山,如喜马拉雅山、日本群岛、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消亡边界,ABD错误。故选C。【点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曲流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左图中A. 甲为凹岸堆积,乙为凸岸侵蚀B. 甲为凹岸侵蚀,乙为凸岸堆积C. 甲为凸岸堆积,乙为凹岸侵蚀D. 甲为凸岸侵蚀,乙为凹岸堆积11. 左图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参照上右图)、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A. 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B. 甲a侵蚀开采砂金矿C. 甲c沉积兴建仓库D. 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答案】10. B 11.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凹

8、岸与凸岸的区分及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等知识点。【10题详解】根据图示:河流弯道流速为ca,凹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流速较慢,以沉积作用为主,在河流弯曲处凹岸侵蚀严重,凸岸为水流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图中乙为凸岸,流速慢,为堆积岸;甲为凹岸,流速快,为侵蚀岸。所以B正确,ACD错误。【11题详解】c处流速快,为凹岸,对应甲岸;a处流速较慢,为凸岸,对应乙岸。因此AB错误;c处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C错误;a处流速较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河床较浅,适合建设聚落和种植农作物,故D项正确。故选D。【点睛】凹岸与凸岸的区分从字面上来理解,岸当然指陆地部分,陆地部分凹进去就是凹岸,凸出来的就是凸

9、岸。1、在北半球,由于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在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河流向右偏,要是河流是从西向东流,河流的右岸冲刷得厉害,则为凹岸,左边堆积的则为凸岸。2、在南半球,由于地球自转是自东向西,在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河流向左偏,要是河流是从西向东流,河流的左岸冲刷较厉害,则为凹岸,右边堆积的则为凸岸。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A. 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C.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

10、原带13. 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 随纬度而变化B. 从赤道向两极C. 从沿海向内陆D. 垂直地带性【答案】12. B 13. C【解析】【12题详解】从甲到丙距离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植被由森林向草原再变为荒漠。甲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为温带草原带,丙为温带荒漠带。所以本题B正确,ACD错误。【13题详解】中纬度沿海地区为森林,内陆地区水分少形成草原、荒漠的地域分异规律,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所以本题C正确,ABD错误。暑期某地质考察队对江南丘陵一区域进行考察。在图中ad沿线考察时发现,a、d两处岩石相同,年代较新;b、c两处岩石相同,但年代较老。据

11、此,回答下面小题。14. 考察队在考察期间,图中最佳的宿营地是 ()A. B. C. D. 15. 下列能正确表示ad沿线地质剖面的是 ()A. B. C. D. 【答案】14. B 15. B【解析】【14题详解】考察队在考察期间,图中最佳宿营地是处,位于山脊处,等高线较稀疏,地形较开阔,地势较高,B对。位于陡崖下,易有落石危险,A错。 处位于山谷中,易发生泥石流,C错。处位于河流沿岸,易发生洪水灾害,D错。【15题详解】图示为山谷地形,根据材料,a、d两处岩石相同,年代较新。b、c两处岩石相同,但年代较老。剖面线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图A、图C是向斜构造,A、C错。图示左侧等高线

12、较稀疏,坡度小。右侧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能正确表示ad沿线地质剖面的是图D。D对,B错。下表为我国2006年四个地区人口与经济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 B. C. D. 17. 四个地区中,最先需要迁入大量外来劳动力的是()A. B. C. D. 【答案】16. B 17. B【解析】【16题详解】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参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四个地区中,国民生产总值较高的是、,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差,CD错误。、两地区,人口少,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最高,A错误,B正确。故选B。【17题详解】、两地出生率小于死

13、亡率,自然增长率小于0,本地户籍人口减少;、两地经济发达,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劳动力短缺,需要引进劳动力,但地自然增长率比地更小,因此最先需要迁入大量外来劳动力的是,A错误,B正确;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未来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未来应该是劳动力迁出区,CD错误。故选B.18.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 从北美迁往拉美B. 从亚洲迁往拉美C. 从非洲迁往西亚D. 从欧洲迁往非洲【答案】C【解析】二战后,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世界人口迁移主要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故

14、C正确。【点睛】非洲和西亚都属于发展中地区,但西亚石油资源,因此经济较非洲发达,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图, 人口迁移差额率是指某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之差。下图是我国某省区20032013年人口迁移差额率变化情况图,该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关于该省区2003-2013年人口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B. 2013年人口比2012年少C. 人口数量持续增长D. 2012年人口数量最多20. 下列关于该省区在2003-2013年间人口迁移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省区人口大量迁入,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B. 该省区人口流动量大,可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C. 该省区获得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D. 该省区人才大量外流,劳动力严重不足【答案】19. C 20. C【解析】【19题详解】2012年人口迁移差额率开始下降,但人口迁移差额率是正数,说明迁入人数是增加的,则2012年之后人数仍然增加,A错误;2013年人口迁移差额率是正数,说明迁入人数是增加的,且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2013年人口比2012年多,B错误;据图分析可知,该省区20032013年人口迁移差额率均大于0,且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可推知其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正确;20032013年人口迁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