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芜湖教学质量监控试题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5296249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芜湖教学质量监控试题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芜湖教学质量监控试题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芜湖教学质量监控试题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芜湖教学质量监控试题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芜湖教学质量监控试题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芜湖教学质量监控试题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芜湖教学质量监控试题卷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教学质量监控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基础知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3分)A.譬(p)如 楔(q)子 归根结蒂 毫不惋惜B.谛(d)听 自诩(x) 残羹冷炙 错堪贤愚C.缥(pio)缃 脑髓(su) 混淆视听 燕侣莺传D.山鹬(y) 推衍(yn) 咄咄逼人 燥动不安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圆满举办的消息不胫而走,业内人士予以充分关注。B.哪

2、吒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新历史,导演也因此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C.学术论文要求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D.新华社用一位栩栩如生的机器人新闻主播讲述代表们抵达北京的故事。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香港暴力分子打着言论自由、热爱香港为幌子,持续制造暴力事件,其所作所为已严重威胁公众安全,并影响香港的经济民生和国际形象。B.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用一份稳健的成绩单,让世界感受中国经济社会澎湃跳动的韵律,体味奋进中的东方大国踏浪前行的不凡历程。C.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继承前辈团结一心、拼搏奋斗、敢于创新,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女排精神

3、再次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D.86岁的戚发轫院士获得2019年度国际宇航联合会“名人堂”奖,他是第一颗我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4.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潜台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鲁传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的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 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鲁付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A.你来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不是要报复我,要敲诈我?B.一定是有人指使你来

4、,这人一定是你的家人鲁贵、鲁大海、四凤。C.我一点也不想来,但命运要我来,我对命运无可奈何,世道不公又让人愤懑。D.我早知道你只要活着就会找上门来,果然没有出乎我的预料,你究竟想怎样?5.对下面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目前的中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有关部门最近一次调查表明,中学生中喜欢和比较喜欢昆曲艺术的只占到被调查人数的12%。A.有一些中学生喜欢昆曲,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有兴趣。B.很少有人指导中学生欣赏昆曲艺术,中学生不懂得如何去欣赏。C.喜欢昆曲艺术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回事,不能以偏概全。D.12%的比例正说明培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大有潜

5、力可挖。二、名句默写与诗歌鉴赏(13分)6.名篇名句默写。(6分)(1)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3)柳永的望海潮中,用互文的手法表现钓鱼的老翁和采莲的少女都很愉快的句子是 , 。(4)李清照的醉花阴中,化用陶潜诗句,写词人把酒赏菊的句子是 ,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78题。(7分)菩萨蛮韦 庄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其三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注释】这组词创作

6、于作者晚年寓居蜀地之时,共有五首,是作者回忆江南旧游而作。当时中原大乱,作者为避战火流浪至江南。金屈曲,屏风的折叠处反射着金光。一说金屈曲是屏风上的金属环纽。7.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A.“人人尽说江南好”从别人口中道出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中的“合”是“应该、理应”的意思,劝游子应该在江南终老。B.“未老莫还乡”顺承上文,一个“莫”字直接表明自己不想回到故乡的心情,因为“还乡须断肠”,即回到故乡肯定会让自己痛苦。C.“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中的“却忆”“当时”表明词人当年的江南之游已成为一段回忆,当时“乐”正反衬今日“悲”。D.“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7、”是说此时有“见花枝”之美好遇合,不再作还乡之想,而终老于此,实为词人悲苦至极时故作决绝无情之语。8.菩萨蛮(其二)中所描绘的江南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913题。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天汉元年,武帝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

8、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武终不可胁,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降武,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昭帝即位,匈奴与

9、汉和亲。汉求武等,得归。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候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 武年老,子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状:情况。 B.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攀,招供。C.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10、 论:商讨。 D.自分已死久矣 分:料想,断定。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假吏,指临时充任使臣属吏。这里的“假”与“署”“权”都有“临时代理”“暂时代理”的意思。B.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刘弗陵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等地位很高的人褒扬性的称号。C.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养于牢,故称牺牲为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D.秩,“秩”字从禾,从失。本义是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义是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候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

11、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B.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宜帝/赐爵关内候/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C.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D.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候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武义不受辱,个性坚强。苏武听到张胜的报告后,不愿意等到被匈奴侮辱后才死,而更加对不起国家,想自杀;面对卫律的审讯,他认为自己屈节辱命,而引刀自刺。B.苏武忠贞不二,气节崇高。单于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

12、并招降他,苏武始终没有同意;面对李陵的劝降,他以结束欢聚,死在李陵面前表明自己的心迹。C.苏武坚韧不拨,意志顽强。苏武在匈奴十九年,艰苦备尝:被幽闭大窖期间,他啮雪吞旃;迁至北海无人处,被断绝粮食供应,他掘野鼠采草籽而食,但始终杖汉节牧羊。D.苏武历任三朝,备受恩宠。苏武在始元六年的春天回到京城,武帝接见他并给了他很多赏赐;昭帝任命他担任典属国一职,并赐予他钱、公田和宅子;宣帝也很优待宠爱他。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4分)(2)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3分)四、现代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选文

13、,回答1416题。材料一一个成热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草,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微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热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

14、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摘编自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材料二青年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青年由于自我意识不断强化,成长成才目标日趋明确,文化道德修养逐步提升,这使得他们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行为方向、方式、方法日趋稳定,对行为效果和目标的预判能力逐步提升。当前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也广泛影响当代青年精神价值追求,对外开放使中西文化相互碰撞、对比、交汇,拓宽了广大青年的文化视野;互联网的普及把不同时空、各个领域的信息及时、全面地展现,增

15、强了广大青年对信息的分辨、比较、选择的能力;社会竞争的全面深化在考验青年的承压抗挫能力的同时,也不断激发青年奋斗的激情,挖掘广大青年的潜能。正是社会的开放性、信息化、竞争性与民主性,赋予了当代青年精神追求的稳健性,使他们能站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与面向未来的高度观察、思考问题,并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当代社会流动变动加大,偶然因素增多,突发事件频繁,各种风险不断,缺乏生活经历与社会经验的青年面对这些客观影响,容易产生思想矛盾、心理冲突、情绪波动乃至行为偏激、冲动,对青年的身心健康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可以说,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时期的青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时相对稳定和成熟,有时又易变和突发,有一定的冲动性。(摘编自朱白薇、郑永廷论当代青年精神追求的基本特征)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