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有参考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35286941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有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有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有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有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有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有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有参考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山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A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亘古不变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质朴无华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石上书”,不是书本,不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威仪、凭证的象征和表达。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

2、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所以,现存最早的文字刻石石鼓文,具有强烈的金属铭文的痕迹。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息息相关,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摩崖书写要随形就势,点画未必仔细,刻工也无法精到,强调结体开张、舒展,气势恢宏、博大。好的摩崖,像是

3、大自然中的画题或是钤印自然因为有了人的痕迹而更具有意义,人也因为与自然的互动而确立自己的价值。 碑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最为充分,遍及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按照中国人“石即山”的观点,碑是被移动到建筑周围或者特别场合的摩崖。从一开始,立碑就是中国人确定身份的主要方式。为个人立碑,强调他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影响力;政府立碑,则确立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以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权威判断。总之,碑被披上正统的外衣,向世人展示合法的、明确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一方面,历史学家非常重视碑为重构过往时代提供了文字依据;另一方面,在碑上体现的书法成就,几乎占据书法史上的半壁江山。 印章最早也来自金属制品。汉唐前后印章主要停留

4、在实用层面,缺少丈人精英的介入。到明清时期,石头与书法的结合有了大跨度改变,尤其是对软质石头的发现和充分挖掘,拓展了在石头上的书写。摩崖碑刻上不能得到的笔触乐趣,在明清篆刻中终于成为现实。虽然摩崖碑刻书法的意味更强,但篆刻作为唯一反刻的字,让书法真正成为石头上的舞蹈。 不能不提及的是,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扬长避短,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02月21日12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头上的书法,巧妙地将石

5、头与书法结合,形成了摩崖、碑刻、篆刻等多种样式, 但其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 B摩崖是体量最大的书法,摩崖书写,点画不需要仔细,但要力求结构舒展、气势宏 大,又要注意依形就势,体现石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C.碑是一种缩小了的摩崖,它遍及中国大地,数量庞大,是体现书法艺术成就的重要 载体之一,而且对仪式与权力的传递也最为充分。 D.印章最早来自金属制品,汉唐前后主要停留在实用层面,明清时期,石头篆刻广泛 发展,文人真正体验到了在石头上的书写乐趣。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金属出现时,正值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在非常珍贵的金属材料上铸造文字, 体现出

6、当时人们对文字使用的重视。 B.碑有较高的正统地位,它能够向世人展示合法的、明确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为历 史学家重构过往时代提供了文字依据。 C.软质石头的发现和充分挖掘,降低了石头上刻字的难度,让书法真正成为石头上的 舞蹈,使书法意味在石头上得到了最大体现。 D.作为书写文字的载体,石头和纸张各具特色,中国人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共同建构 了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文字在成熟的关键期和金属材料相结合,影响了文字的书写特征,所以最早刻 石石鼓文具有了强烈的金属铭文的痕迹。 B.我国有大量的摩崖和碑刻存世,并不是因为它们有传播知识的功用

7、,而是统治者和 文人要借此表达成仪、宣示权力或出示凭证, C.好的摩崖石刻,能给自然风景打上入的印记,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凸显人的价值, 这也使人类进行摩崖创作具有了内在动力。 D现代墓碑其书法价值可能不及古代,但当亲人面对这块有着文字的石头时,仪式感 造成的肃穆,依旧会出现在某个或大或小的空间星。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昊麟征,字圣生,海盐人。天启二年避士。徐建昌府推官,擒豪猾,捕剧盗,治声日闻。父忧归,服阕,补兴化府,廉公有成,僚属莫敢以私进。 崇祯五年,擢吏科给事中。上书言: “安民之本在守令。郡守廉,县令不敢贪;郡守慈,县令不

8、敢虐。宜仿宣宗用况钟故事,精择而礼遣之,重以玺书,假便宜久任。”时不能行。八月,淫雨损山陵,昌平地动。麟征因请罢内遣,言:“黄衣之使,初虽间有摘发,至竞同归模棱。伏愿撤回各使,以明阴不干阳之分,采公论以进退大臣,酌事情以衡量小吏,庶天变可回,时艰可济。”帝以借端渎奏,切责之。 十七年春,推太常少卿。未几,贼薄京师。麟征奉命守西直门。门当贼冲,贼诈为勤王兵求入。申官欲纳之,麟征不可,以土石坚塞其门,募死士缒城袭击之,多所斩获。贼攻益急,麟征趋入朝。至午门,魏藻德引麟征手曰: “国家如天之福,必无他虞。旦夕兵饷集,公煎遽为?引之出。明日城陷,作/4室厶旦祖宗二百七十余年蠢塾=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

9、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家人救之苏,环泣请日: “待祝孝廉至,一诀可乎?”许之。祝孝廉名渊,同试秋闱者也,与麟征善。明日,渊至麟征慷慨曰: “忆登第时吟文信国零丁洋诗),今山河碎矣,不死何为!”酌酒与渊别,遂自经,赠兵部右侍郎,谥忠节。 方贼之陷山西也,蓟辽总督王永吉请撤宁远吴三桂兵守关门,冀缓急有以可恃天子下其议,麟征深然之。辅臣陈演、魏藻德不可,谓:“弃地二百里,臣不敢任其咎。”麟征复为议数百言,六科不署名,独疏昌言,弗省。及烽烟彻大内,帝始悔不用麟征言。 (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五十四)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

10、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 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B作书诀家人日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 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C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 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D.作书诀家人日,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海下有鱼烂之殃而 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玺书,是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古代递送文书易于破损,所以竹简两片合一,缚 以绳,在绳结上用泥封固,钤以玺。秦以

11、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B内遣,指皇帝派大臣到各地巡视,用以监督地方官吏。被派遣的官员一般可以明章 或者密奏弹劾官员,各朝代称谓不同,如监察御史、巡按御史。 C.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推举官员的制度,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 “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D赠,即追赠,或追封,指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用来表扬对国家有贡献的死者, 如明追赠吴麟征“兵部右侍郎”, 宋追封岳飞“鄂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麟征才能卓越,恪尽职守。初入仕途时,他捉拿有声势的不法之徒,缉捕大盗, 名声日渐显著;京城危机时,他用土石堵塞城门,

12、招募死士缒城杀敌。 B.吴麟征清廉正直,积极谏言。在兴化府任上,因为为政清廉公正,僚属没人敢因为 私事求他;做了谏官,他建议皇帝选拔廉洁、仁慈的人出任郡守。 C.吴麟征忠君爱国,坚守义节。贼人攻破京城时,他给家人留下遗书后自缢,虽然被 救活,但终究还是因思慕南宋的文天祥,吟诵着他的诗,慷慨赴难。 D.吴麟征审时度势,有洞察力。贼人攻破山西,六部中只有他赞同王永吉撤回宁远军 的主张;贼人兵临城下,他识破了贼人以勤王为名进入京师的诡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国家如天之福,必无他虞。旦夕兵饷集公何遽为? 麟征复为议数百言,六科不署名,独疏昌言,弗省。 (二)古代诗歌阅读(

13、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89题。题多景楼注 曾肇(北宋) 屈曲危楼倚半空,诗情无限景无穷。江声逆顺潮来往,山色有无烟淡浓。 风月满楼供一醉,乾坤万里豁双瞳。片云回逐斜阳去,知落淮山第几重? 【注】本诗是作者被贬途中登多景楼而作。 题多景楼 王琮(南宋) 秋满阑干晚共凭,残烟衰草最关情。西风吹起江心浪,犹作当时击楫注声。 【注】晋朝祖逖北伐,到中流击楫,誓日;“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8.曾诗所写景物有何点,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虽然都是登楼抒怀之作,但所抒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

14、逍遥游中指出要达到遨游无穷天宇、不再依赖外物的境界,需要的条件是:_ , _ 。” (2)李白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是: “ , 。”(3)岳阳楼记“ , ”两句,告诉我们人应该有仁者之心,无论身居何时何地,都要有关心家国、人民的情怀。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谁的电话 何燕 老葛能在快递公司下班前把月饼寄出,心情格外舒畅。 团圆之夜,主任看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